□汕尾日报记者 吴广廉 梁 佳
施辰亮 林一秀
聚力镇域经济
林国全委员认为,我市当前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不仅仅要把精力放在1+4工业园区上,也需要把发展镇域经济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把创文、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治安维稳各项工作和镇域经济发展工作结合起来,做好产业规划,发挥引导作用,加大招商引资,打造产业集聚,提升服务效能,加大人文关怀,夯实队伍建设,提升投资环境,落实政策扶持,助力转型升级,从而更好地加快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设美丽海湾
房根义委员认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而且对全市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建议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强海陆污染综合整治,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与建设,培育海洋生态文明意识。
创建教育现代化
刘平委员认为,近年来,我市教育基本完成了省要求的“创强”、“创均”工作任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对照创建教育现代化的标准,我市校舍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设施设备、图书购置、教师学历提升、教资培训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资金投入缺口大。县(市、区)主要负责人要担负起创建教育现代化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全市各地要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大胆整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现代化创建;加大督导问责力度。只有全市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创建、体验创建践行创建,才能增强办学的生机活力,共同谱写汕尾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
邹永强委员认为,市政配套跟不上城市发展、停车管理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市区停车资源尚未整合利用,这些是市区“停车难”的主要成因。解决市区停车难问题,事关汕尾创建文明城市,更事关民生福祉,我市要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等市政配套设施;要加强管理,创新和培育停车产业市场,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停车秩序,严格建设要求,确保新建建筑、住宅小区预留足够停车场地,创新社会治理,变解决“停车难”为发展“停车产业”的机遇;要挖掘潜力,整合停车资源的有效利用,发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实施停车场地错时开放共享,运用价格杠杆,完善停车调控机制,借助现代技术,修建立体智能停车场。
加强医卫人才队伍建设
范星委员认为,我市的医疗水平整体不高,现有医疗卫生技术人才队伍总量、素质、结构与广大市民的医疗卫生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医卫技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上”,已成为制约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市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畅通渠道,全面增加卫生人才总量;引育并重,提高卫生人才素质;推进改革,保障卫生人才政策待遇;加大投入,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扩大结对帮扶,充分利用资源;政府要加强督导和考核评估,落实卫生强市决策部署。
培育建设特色小镇
王声效委员认为,规划建设一批符合我市实际的特色小镇,有利于推动我市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我市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要深刻认识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压实责任,统筹谋划;抓住“特色”,着力培育,分类打造;坚持“市场主导、以人为本、产业建镇、因地制宜、创新探索”五项建设原则,全力招商引资;推行“申办制”、“奖励制”、“摘帽制”三项机制,实行优奖劣汰。
企业把关不严“雅安”变“孝感”城管工商即查即纠依法查处
我市召开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第十四次推进会议
市解决城市建设领域矛盾纠纷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专题调度会议
“镜面人”在汉成功换肺 目前已接受康复治疗
市质检所:第三季度省监督抽查的检验工作已接近尾声
市政协委员发言摘登
安达2018文化志愿者春节联欢晚会网络直播
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贷款权益需维护
纪实文学《梁家河》
邵东城区二小开展“5.25”心理健康日主题活动
我市县域经济平稳发展
王益区举办2018年贫困退出业务培训班
不断挖掘产业优势杜尔伯特多元牧业加速县域经济腾飞
我市召开上半年政法工作观摩讲评会
东莞市人民医院拟建中心实验室 力争5年内创建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榜样每周人物榜
公开透明 利企便民
安居区2018年“庆国庆”名优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会侧记
司法行政系统执法人员集体“充电”
开展东莞市建筑工程工伤预防宣传暨安全教育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