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在蛐蛐欢快的叫声中,大学城又迎来了一批大一新生。此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将魔爪悄悄伸向了这群“萌新”们。民警就在这里总结了历年骗术,希望各位新生“以史为鉴”,不要上了骗子们的当。
【第一防】上门推销应设防
2016年8月31日,大一新生小单,刚进入宿舍,就看到一个自称学长的人在推销移动电话卡,称只要45元一个月就可以获得无限流量,而且可以参加冲500送500预存话费的业务。见舍友们都纷纷办理了小单也没多问就跟着一同办理。该“学长”收取费用后,告诉他们下午2点去移动营业厅开卡。可当下午,小单一行却在营业厅被告知根本没有这个活动。发现被骗的几人赶紧报了警。
警方提醒:开学前期,同学们需要办理上网、手机等通讯卡时请到营业厅办理,一定要警惕上门推销,更不要将现金交给陌生。
【第二防】人去房空小心防
2017年9月1日,大一新生小丽刚认识几个宿舍的好姐妹,时逢午餐,小丽说要请客。离开宿舍之前大意没有锁门,只是轻轻将门带上。回来一看,几人的笔记本电脑全都不翼而飞,再一看,平板电脑也没了,发现不对的几人赶紧报了警。
警方提醒:开学季,学校内部人员混杂,又都是新面孔,宿舍阿姨和安保很难面面俱到,所以请各位同学出门时记得将贵重物品锁在柜子里并锁好门窗。
【第三防】顺手牵羊谨慎防
2018年9月2日,小王和父母到大学报到,突然身边出现一位自称校园向导的“学长”,又是帮小王拿包又是给他指路。小王感激万分,这位“学长”让让小王和父母一起去缴费,而自己在这里等他们。被“学长”热情感染的小王一家也没多想,就去签到。回来竟发现自己的行李和背包以及热心“学长”一起没了踪影,这才惊觉自己被骗了。
警方提醒:新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寻找校内向导时应认准服装和工作牌的向导员,贵重物品一定随身携带,尽量不要交给陌生人。
【第四防】微信扫码也要防
近两年,手机支付成了大众消费的主流方式,而一个小小的手机也成了我们日常隐私的聚集地。近两年,警方发现,一些自称“学长创业”的人群,趁着校园开学,新生警惕心薄弱等特点,在校园内让学生扫描二维码或者关注公众号。然后将学生们的信息卖给一些商贩从中获利。
蜀黍提醒:手机功能越来越发达,便利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风险。扫描二维码可能带来身份信息的泄露和手机病毒,请广大新生小心警惕,不要随便扫描未知的二维码。
团横河,20年间的两度“变脸”
全国人大代表周素明做客新华网
一企业获授巾帼创业示范基地
市水务局举办演讲比赛
旌阳区孝泉民族小学开学第一课 让娃娃感受川剧魅力
警方提示:大学新生提防四种骗术
安徽食药监发布2017年食品安全状况白皮书
阀门掉进便池下水道,她伸手去掏被卡
我市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城市卡“装”进12款手机 190个城市畅通无阻
教育部批准终止234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市政府办2017年-2018年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
烟台汽车总站可24小时在线购票
对话嘉宾:聚焦2018年东盟“一带一路”旅游文化交流
内江队迅速启动“以数谋私、数字腐败”专项整治工作
全市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全省公安法制系统比武市公安局勇夺第一
禹会区大庆社区城市生活e站健康教育促进中心举办心理咨询讲座为服刑人员送去冬日一缕阳光
泽州交警开展“八个一”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峨边彝族诗人走进巴金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