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产业可称之为生态产业、健康产业、补短板产业,也是能够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大产业。白城有适宜燕麦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今年,我市燕麦种植面积20万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其中:盐碱地、退化草原种植面积占90%,耕地占10%。全市共生产燕麦草10万吨、燕麦籽粒2万吨,实现产值2亿元,全部实现了自产自销,并在燕麦种植、品牌打造、招商引资上,率先实现了规模化、品牌化、项目化。
积极推进规模种植。转变发展观念,大力探索“一粮一草”“两季燕麦草”“复种燕麦草”等种植模式,由过去分散农户种植向农业企业种植转变,引进了国内知名大企业大公司,市场化运作,集中连片流转土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有效开发盐碱地和退化草原,在今年严重自然干旱等诸多不力因素情况下,燕麦喜获丰收。白城大生农业开发控股有限公司在镇赉县建平乡万宝牧场、通榆县三家子牛场、洮北区道保镇双龙村共投入5500万元,建设燕麦基地3万亩;吉林省吉运农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通榆县什花道乡襄平村投入1.87亿元,建设燕麦基地4万亩;通榆县巨宝农牧开发公司在通榆县苏公坨乡聚宝村投入6200万元,建设燕麦基地5万亩;洮南圣一金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在黑水军马场投入2100万元,建设燕麦基地4万亩。这些企业,正在大力引进肉牛肉羊养殖加工项目,就地转化燕麦草,形成农牧结合、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良性循环。我市共投入资金3.7亿元,企业自筹资金3.3亿元,项目补助资金0.4亿元,打井370眼、上喷灌176台套、购置大型机械138台套,从燕麦种植到产品收获,全程实现了机械化。白城大生农业和通榆吉运公司,引进大型指针式喷灌圈,每个圈作业面积500亩以上。洮北区洮儿河小米专业合作社,利用前茬小冰麦,复种燕麦450亩,每亩收获燕麦鲜草1吨以上,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努力打造燕麦品牌。为提高白城燕麦知名度,市财政投资20万元,打造“白城燕麦”区域公用品牌,设计logo标识和卡通形象,确定“草原湿地原生态,东方龙种好燕麦”白城燕麦品牌宣传口号(slogan),在白城电视台和《白城日报》多次宣传。在北京农交会、长春农博会、包头绿博会举办的专场农产品品牌推介会上,宣传推介“白城燕麦”品牌。“白城燕麦”已成为我市一张闪光的名片,抢占国内外市场。
制作了《吉林省白城市农产品加工招商引资项目指南》和《中加燕麦国际产业园发展规划》宣传片,在全国各地巡回宣传播放。市委、市政府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杂粮产业工业委员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白城市燕麦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暨项目合作会”,对我市燕麦产业发展情况及打造“东方燕麦之都”战略规划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对燕麦片、酶解燕麦饮料、燕麦啤酒、燕麦化妆品等10个附加值高、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燕麦产业项目进行重点推介。启动建设了中加燕麦国际产业园,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华信集团”旗下企业的大生农业集团,成立了白城大生农业开发控股有限公司,进驻产业园,极大地推进了白城燕麦产业发展。
我市与加拿大开展了近20年合作,培育了19个燕麦新品种,白城燕麦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燕麦首席科学家任长忠率领的科技团队日趋成熟,形成了明显的科研优势。“加快建设中加燕麦国际产业园,全力打造东方燕麦之都”战略决策,凝心聚力,达成共识。(王安)
我市“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资质”换发“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工作圆满结束
西安市北斗产业园4个支撑项目获国家1亿元支持 着力打造北斗产业创新孵化生态圈
南通蓝印花布亮相中国非遗博览会
市司法局召开党组主体责任点评研判会
市规划国土委坪山管理局关于凤凰公馆项目(宗地号G11314-0092)屋顶总平面图修改的公示
我市燕麦产业蓬勃发展
“爱心年夜饭”送到困难知青家
“绿富美”变形记——兴源合作社党支部探索带民致富新路子
铁西区新企业注册家门口银行就能办
第二十届全国肥料“双交会”在南昌举行 3万多人参会
海内外九千多种期刊参展中国刊博会
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天津路两辆大货车“吃撑”上路被交警处罚
我市25个市级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
中共邱县纪委召开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离石区交口街道办 多措并举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救助迷途老人
向周总理致敬
市城管委组织帮扶干部入户慰问困难群众
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将于1月6日、7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