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奠基,西溪南镇东红村走向复兴


徽州区西溪南镇的东红村与西溪南村隔河相望,西南边紧靠琶村村,东北方与潜口镇为邻,下辖莘墟、松明山、西山、唐贝自然村,各村之间纵向连为一体。正是这个方圆不过四五里的狭小之地,像镶嵌在西溪南、潜口两大文化古村中间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曾因教育人才辈出。
明代文学家汪道昆便是东红村松明山人,其祖父汪玄仪、父亲汪良彬以盐业豪于吴越间,开创了厚实的经济基础。汪道昆自幼承家教甚严,自觉专攻儒经。在明嘉靖二十五年投应天府考试,次年中礼科进士,授浙江义乌县令。后任南京工部主司曹官、襄阳知府、福建福宁按察副使、北京兵部右侍郎等职。万历三年,由于与当朝首相张居正政见不合,49岁的汪道昆辞官归里,开始了他在家乡进一步关注教育、弘扬文化的伟大事业。
那时候家大业大的莘墟、松明山吴氏、汪氏等族人对培育子女名登金榜、居官入仕、光宗耀祖十分崇拜信仰,因此村中的官宦乡贤都特别关注塾师的选聘。其中最有名的塾师董其昌走进了莘墟坐馆。董其昌本就才华出众,加上之前在休宁榆村的坐馆磨练,尽管当时年仅二十出头,但他在莘墟坐馆期间,三更灯火五更鸡,师生同堂共室,精研儒经,苦练笔墨,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开启一代教读新风,深得西溪南、莘墟、西山、松明山一带村人仰慕和赞叹。
自董其昌坐馆莘墟以来,这一带的教育名声大振,许多地方乡贤、外方名士纷纷前来应聘塾师、教习。历史需要岁月沉积,教育需要薪火传承。从明朝的中后期一直到清朝,几百年间,莘墟、松明山一带人才辈出。唐贝村汪廷玙一门“祖孙三进士,父子两探花”更是为家乡增光添彩,至今仍被传为佳话。但到了晚清,由于朝廷腐败,外夷入侵,经济萧条,商铺倒闭,莘墟、松明山一带随之尽失当年的繁华。特别是到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兵荒马乱,天灾人祸,学舍尽废,稍有一点家底的人家只能把孩子送到邻村去读书。
解放之后,教育兴村又成了东红村人关注的重点。除公立的西山小学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莘墟、松明山、唐贝都相继办起了民办小学,早晚的朗朗书声又给这沉寂多年的教育文化之乡带来了复兴的希望。几十年来,教育的深入普及,给这个村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贡献才智和力量。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东红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全村人民苦干实干加油干,全面加强新农村建设,村民素质大幅度提高,村容村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平坦、宽敞的村级公路四通八达,徽派的高楼小院古色古香,村里的文体设施齐全,大中专入学率逐年攀升。党的十九大指明了乡村发展的方向,一个现代化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正在东红村徐徐展开。

中考20日至22日进行太原高中招生政策出台
[宜宾榜样]身患癌症却坚守岗位13年 陈宏友用行动诠释敬业奉献
连云港市编办与沙口村联合开展“高质发展当先锋 后发先至做表率”主题党日活动
多一抹绿色,多一份在乎 可口可乐为最美乡村植下一个梨园
眉山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
以教育奠基,西溪南镇东红村走向复兴
违规发到朋友圈集赞 临海交警试水"集赞可不处罚"
大同区老山头乡建强“四支队伍”激发党建内生动力
中国航空产业创新峰会举行
暴力闯卡拖伤民警兰考警方迅速处置暴力妨害公务嫌疑人王某被刑拘
市政府召开第十九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
宣城市召开秸秆机械化利用现场会
清镇市开展环境社会共治宣传培训
本市今年1到9月份接待入境游客超260万人次
刘锋在白马寺山植物园和爱格琉璃制品有限公司调研时要求:全面提升园林绿化水平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
江川玫瑰搭上电商快车
申报福建省备案高新技术企业最高可获200万元
鞍山市医疗系统打造“无红包医院” 违纪者从重处理
市城乡建委进建设工地检查安全生产
冰可乐掉地上捡起后爆炸 20岁男生手指被炸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