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17日正式公布。此项改革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的新阶段,向着有效破解生态环境“公地悲剧”困局的制度创新,迈出重要的一大步。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难题,使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摆脱“公地悲剧”。其要害在明晰产权。公共属性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很多利益主体都有使用权,但就是没有明确的所有权利人,这必然导致资源和环境过度使用的“公地悲剧”变成无主债。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就是要在明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所有权基础上破题。我国宪法和物权法等法律规定,国家所有的财产即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但是矿藏、水流、城市土地、国有森林、山地、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受到损害后,现有制度缺乏具体索赔主体的规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衔接同时推进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统一登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试点等重大改革措施,最终做到产权明晰、“公物有主”,值得期待。
“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这三个现象,事实上是环环相扣的。明确了政府代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所有权以及损害赔偿权利人,而且可量化、可评估、可问责,受损害的群众也可以通过公益诉讼等渠道捍卫环境权益,就等于在环境污染问责上做到了明确责任主体和索赔主体,这将有效倒逼企业切实做到“谁污染、谁治理”,还可以通过转移支付来实施专业化的第三方治理。
通过这项改革以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我国面向水、土、气的污染治理,面向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国土修复事业,将在制度、产业、技术、标准等方面蓬勃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王立彬)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带队调研普陀区无证无照食品经营综合治理工作
宽甸县古楼子乡举办蓝莓实用技术培训班
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吴新强同志免职的通知
威逼拘禁 五人团伙全获刑
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破“公地悲剧”须明确责任主体
黄陵县召开脱贫攻坚“回头看”暨问题整改工作会
市政协委员视察 市菜篮子公益性大型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项目
铁路温州西站规划迁至瓯海中心区 附近设S1线和M3线换乘站
和县分别召开全域环境整治推进会和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考核迎检工作部署会
新浦街道:“三招”抓环境整治 坚决打好雷霆行动攻坚战
徐州市慈善捐助中心正式运行 周铁根庄兆林刘成林等出席启动仪式
庐山公布2018年节假日门票免费及优惠政策
真实案例拍成微电影 怀远县法律援助寒冬涌《暖流》
车管所:规范机动车业务代理机构管理
高建春:学生都是我的孩子
推动经济适用房小区营造和睦家风氛围
开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培训班举行
以过硬作风狠抓贯彻落实 用实际成效回报殷殷嘱托
设置五大暑期安全互动体验区 开展体验式暑期安全教育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