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攀比如何引导?“哭穷”和助长都非好办法


  天津新闻网讯:最近,网上有一对母子的对话受到很多人关注。孩子问妈妈:“我的同学家有五套房,咱们家有几套,是不是很穷。”现在学生之间难免有攀比,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询问时,应该如何回答?本市儿童教育专家张秀芳提示,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哭穷”,这样对孩子的价值观养成是极其不利的,可以从适合的角度给孩子引导。
孩子上幼儿园、上学后,会接触到更多家庭条件不同的同学。每个人穿的、用的、玩的各有差别,彼此之间难产生对比。当孩子觉得自己的物品比不上自己的同学时,向父母询问诸如“我们家是不是很穷”之类的问题,家长随意回答很可能影响孩子的成长。
首先,家长不能跟孩子“哭穷”。这是很多家长非常容易出现的问题。跟孩子说家里很穷,那么孩子会在潜意识认为自己比不上其他同学,就会产生自卑的情绪,对自己对家庭都没有自信。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和性格养成都没有好处,很有可能将来进入职场、步入社会,仍然舍不得花钱,或是为了赚钱不择手段。
其次,家长不能攀比满足所谓的“自尊心”。有的家庭可能经济条件并不出众,但家长自尊心强,看孩子说哪个同学穿的用的都是名牌,就马上给孩子买一个或是买一个更好的。这样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只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时间长了孩子的需求会越来越高,金钱和物质的追求心理也可能变得畸形。当家长某一次无法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就会遭到孩子强烈的反弹,引发巨大的矛盾。
所以,当孩子开始慢慢理解金钱的作用和家庭条件的差距时,家长要适时引导,从日常的小事方面分析,比如说你的衣服鞋子穿得是否舒服,关键在于舒服实用,而不在于它是否昂贵。从大的方面分析,比如房子现在已经够住了,妈妈布置得很舒适,所以没有必要再去买新房子。让孩子明白无论家里是否有钱,东西适合自己最重要。
家长还要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想要有钱,应该靠自己的努力,等长大了可以根据自己能力范围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个阶段,家长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金钱意识和理财观念,让孩子知道家里的钱是怎么赚来的,都花在什么地方,钱可以用来做什么,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和价值观。(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太康:为民解忧办实事 小小路灯暖人心
寒露至 秋色浓
市质监部门开展机(电)动三轮车专项整治行动
新华日报|中国欧盟商会调查报告盛赞南京 营商环境优秀职业教育领先
4月1日起 国际环保纺织协会2018版新规正式生效
孩子攀比如何引导?“哭穷”和助长都非好办法
吉安县:关注营养 县政协工作组赴北源校园开展调研
重温“丰收节”!本周六,梅州将亮相央视!
漳浦六鳌第二中心幼儿园建设进入工程扫尾 可新增360个学位
市属国企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会召开
严字当头 真督实查
海南省级人才服务“一站式”平台挂牌
奋勇争先 敢于拼搏 “健康罗湖队”荣获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普法知识竞赛亚军
李延强在北海市贯彻落实国家海洋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部署会上要求
全民共创全国文明城市丨农工党界别政协委员开展创城志愿活动
“毛毛雨”来袭 市民需做好防护
我市积极做好草履蚧防治工作
丹江口做实四项工作决胜脱贫攻坚
2018上海古猗园迎春活动“小笼旺家”之贺岁篇
永金装饰原场地关门,客户担忧老板“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