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交通强国”,是新时代党和人民赋予交通运输行业的新使命。作为深圳第一个建成区,也是东进战略桥头堡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枢纽的罗湖,人多、车多、商机多,怎样用交通建设支撑未来的发展?
12月22日,在罗湖“双周发布”交通专场,罗湖交通运输局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开封为大家解读罗湖构建以枢纽为核心、“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慢行”为主体的交通出行模式,让最繁忙的“枢纽城区”跑出加速度。
布局“国际消费中心”多层次交通集散枢纽:罗湖推进轨道、公交和慢行一体化建设
罗湖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拥有全市最早的国家铁路枢纽和全市最多的过境口岸,罗湖汽车站日均客流量位居全市汽车站之首,建成区轨道密度位居各区前列,是当之无愧的交通“枢纽城区”。面对繁忙的人流车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罗湖通过布局“国际消费中心”多层次交通集散枢纽,布局“国际消费中心”多层次交通集散枢纽,着力推进轨道、公交和慢行一体化建设。
据悉,罗湖将新建5条、延长3条地铁线路,构筑“山、湖、河、城”特色慢行休闲廊道系统。未来,罗湖规划建设5条中运量轨道交通线路,构建“四横一纵” 中运量网络,总里程共48.4公里,串联大型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居住区等客流集散点,接驳轨道交通,罗湖将形成大剧院枢纽、东门-国贸枢纽、湖贝枢纽、清水河枢纽等四个轨道交通枢纽和9个市级公交换乘枢纽,依托大、中运量轨道交通形成多层交通集散枢纽体系,支撑“一河六圈三带”片区发展。
同时,罗湖还积极谋划将高铁引入罗湖,开行东向城际列车,推进广深铁路与赣深铁路、厦深铁路过轨互通,实现罗湖与珠三角、河源、汕尾1小时可达;通过坂银通道、东部过境通道,布心路下沉、翠竹路北延等罗湖对外道路建设,构建东进战略交通枢纽;推进春风隧道、沿一线快速通道、东湖立交改造等高快速路和关键节点建设,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枢纽建设。
道路提升、拥堵治理、停车供给相结合:罗通通过精细化管理 打造品质街区
“我们开展交通规划、道路建设、交通治堵、品质提升等,目的是为了居民出行的方便。”李开封介绍,罗湖专门成立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累计完成治堵工程16项,2017年较2016年平均车速提高了约5%,交通运行状况有明显好转。同时,积极引导住宅停车挖潜,大力建设立体停车场库,精准供应停车设施,达到适当扩大停车供给,缓解停车压力。
罗湖还推出基于三网融合的公交全出行链信息服务、交通质量预报及个性化出行决策、旅游景区“免费预约入园”管理、停车供需智能调配与车位共享、基于大数据的交通行业决策分析、核心商务区智能交通及人流诱导等系列新型技术,助推罗湖交通升级。
罗湖交通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构建“10分钟、30分钟、60分钟”3个交通圈。10分钟,进入快速路、轨道快线;30分钟,到达前海、宝安、龙岗、坪山以及大鹏新区;60分钟,到达东莞、惠州、河源、汕尾。“枢纽城区”跑出加速度,一个更加快速、畅通的罗湖正向大家驶来。
“开展治堵工作,当地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对话罗湖交通运输局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开封:
记者:应对城市更新带来的交通问题,罗湖未来将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发展模式?
李开封:考虑到现状条件的制约,罗湖区将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全面发展公共交通,以交通枢纽为核心,将罗湖区打造为以轨道+中运量+常规公交+慢行为主体的“公交都市示范区”。为此,我们构建了大剧院、清水河、湖贝、东门—国贸4个轨道换乘枢纽,还有9个市级公交换乘枢纽,7个区级的公交换乘枢纽。路网建设方面,我们也利用城市更新的契机,把现有道路能拓宽的拓宽,支路能增加的就增加,加密重点片区的次支路网建设,打通片区微循环,实现小街区、高密度的路网结构。
记者:罗湖区正在打造大梧桐新兴产业带,该产业带途经的清水河、布心、东晓等片区均为交通发展滞后地区,对于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的发展在交通上有哪些支撑措施?
李开封:大梧桐新兴产业带的交通问题很复杂,必须依靠枢纽带动、轨道主导的综合性交通体系才能解决。以清水河片区为例,我们将重点打造清水河交通枢纽,接入地铁14号、17号和25号线,同时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打通梅布通道等,优化提升片区路网结构。此外,我们还在清水河、东晓、布心片区,规划了中运量轨道交通线路T1、T2线等。
记者:在交通拥堵治理方面,未来罗湖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李开封:在开展治堵工作这方面,当地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哪个地方堵要多征求他们的意见,结合他们的实际诉求,重点从优化交通组织、打通交通瓶颈等方面来制定具体的改善措施。比如田贝水贝片区,在交警部门和街道办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片区部分路段实施了单向交通组织,在布吉路、文锦路部分路段实施潮汐车道,取得良好效果。明年罗湖还将开展红岗路(清湖山庄公交站段)拓宽、莲塘片区莲十路—仙湖路交叉口改善等治堵项目,这些项目在之前召开的罗湖民生项目人大代表评估论证会上获得了95%的得票率。后续还将持续推进优化罗湖交通拥堵的治理工作,不断提升居民出行环境。(罗湖社区家园网 刘雅琼)
刘刚:将天津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关于防范假冒政府网站的警示公告
下班晚高峰女子拦停公交车 喊司机“陪喝酒”
鄂城新区掀起学习宣传热潮
鸳鸯草场:草上天堂 生态胜境
罗湖区双周发布:最繁忙的“枢纽城区”跑出加速度
患病男子随母亲外出走失 隔夜被宝鸡车站民警找到
公交站名里的包头变化
亳州空气质量开始好转 以良为主
春节期间,我市多所学校开放场所,让市民临时停放车辆,有效缓解停车难和交通堵塞问题
长沙河西拟建银盆岭公园
四届市委第三轮巡察工作正式启动
渝水区红十字会慰问敬老院老人
旭日天都楼下噪音扰民 罪魁祸首竟是它
市国土局强力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我市“大督查大落实”工作全面展开
群租房整治有7条最低标准 整治过后出租房面貌焕然一新
市委举行全市党委中心组学习会
市规划局开展四平城市总规修编调研工作(外市、县、区)
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创意园获国家级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