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穆文集《〈癸巳存稿〉序》写有这样一段话:“壬戌冬,理初馆新城陈硕士侍郎所,为校顾氏《方舆纪要》,穆一再过之,颇多请益。理初赏之,曰:‘慧不难,慧而能虚,虚而能入,为难。’因与订交。然理初年长于穆一倍,穆以礼事之,尊为先生,不敢与齿也。”
这是一段有关张穆与俞理初(俞正燮,清代学者)结交成为好友的文字记载。话语不多,内涵却丰富。道光十二年,已五十八岁的俞理初应礼部左侍郎陈用光邀约,由山东河督署启程入京,为陈氏校订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住进北京宣武门外椿树胡同黎川会馆里。因为近七八年来,张穆与俞理初常以学问相切磋,于是一再到黎川会馆看望这位江南大儒,向他请教,颇多受益。俞理初很是赏识张穆,他勉励张穆说:“一个人想让自己聪明起来并不是难事,聪明能有谦虚之心,有谦虚之心进而能够踏踏实实做事,这才称得其为难。”张穆与俞理初结为好友,张穆二十八岁,俞理初五十八岁,张穆尊称俞老为先生。
俞老先生所言“虚”、所言“入”,涵义相当深刻。“虚”为心无成见、不自满,抱有谦虚谨慎的态度。“入”字可指“入手”,意即着手去做;可指“入时”,意即合乎时俗风尚,符合社会要求。“入”又可指“入格”,意即合格,做到自己的所言所行所为,被社会所接受、所认可。年轻人只有打好坚实的根底,才称得其为“难”。不是天桥的把式只说不练,也不是徒有虚名,虚度时日。
俞理初的这一警句富有哲理性,道出了清代考据学深刻的思想基础。但他并未认识到一个“新”字,这不能苛求古人。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一警句应调整为“慧不难,慧而能虚,虚而能入,入而能新,为难”。
张穆与俞理初初次认识可能在道光三年或道光四年,道光六年便“昕夕过从”,切磋学问。道光十二年,彼此订交。道光十六年正月,张穆获得一台出土的明代宝砚,道光十七年补作《宝贤堂龟砚》诗。这一年,俞理初正在江南为林则徐校订《海国纪闻》,为祁寯藻校订《宋本说文系传》。道光十八年春夏之间,张俞两人朝夕相见,俞老夫子作《张石州龟砚》一首。诗云:“我怀墨盒融且妍,扶病添墨意欣然。忽忆龟砚铭宝贤,开縢为作龟砚篇。昔在斜街见此砚,龟小栲栳蛇细线。明藩晋府镌以殉,文光复从土中见。石州得之重璠玙,商以古金尺建初。石寿顿展千百岁,龟久蛇迤文虚徐。大砚墨多满玉版,疑墨疑云惊龙脔。石州有笔能淋漓,笑我盒中墨一盏。”同年十月张穆南游期间,正是俞老夫子南归之时,二人在通州道中相遇,张穆赋《通州道中喜逢俞理初孝廉》诗:“老作诸侯客,著书难疗贫。感君垂素发,令我倦黄尘。身世扁舟隘,江皋夜雨新。喜逢兼惜别,蛟鳄尚横津。”道光十九年正月,俞理初赴江阴,为祁寯藻校订《三古六朝文目》及《癸巳存稿》副本。七月,应聘邀赴金陵,在“惜阴书舍”掌教将近十个月。
张穆不负俞老夫子所望,不仅完成了四部史地大作,而且与许瀚一道,整理了俞理初的《癸巳类稿》十五卷,刊入“求日益斋刻本”,又校订了俞老夫子的《癸巳存稿》十五卷,刊入《杨氏丛书》之中,可谓尽心尽力。
怀念情书时代
阿里研究院专家到孟津县送庄镇特色农产品电商孵化基地调研
禹州市入选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立体种养尝甜头
金融消费火热 宜宾建行提醒:须多问多学
【名人轶事·张穆与俞理初】
交警部门:窗口处理“电子警察”政策未变
李根田在城区调研环保工作时要求:勇于担当真抓实干 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全市政法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暨第六期“政法讲坛”举行
钱排县 多项民生工程建设热火朝天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举行
我市2018年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获证奖补工作推进有力
钟祥警方成功破获系列盗窃超市案,涉案金额达15万元
课业辅导、陪伴阅读、农民用网普及……这个学校的学生暑期很充实
潍坊启动知识产权执法平台 4小时内受理投诉
《农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我市“多彩田园”产业扶贫模式
市中区加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寻历史文化街区
小长假,主要景区接待游客20万人次
省旅发委发布国庆黄金周各地假日节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