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在操场上重排升旗队列。(本报记者林铭鸿摄)
(厦门日报 记者 佘峥)躲过了9月1日,但是,躲不过9月3日!中小学幼儿园今天开学。
新学年很少在9月3日开学,今年是因为9月1日是周末。
这个新学年和以往任何学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教育改革元年,教育被赋予更多的重任。
教育红利
三大礼包让市民受益
这类重任,对于家长来说,有些是红利。本学年,教育将释放一大波红利。从目前看,至少有三个教育大礼包。
首先,小学和幼儿园试点课后托管。从九月份开始,我市将在部分小学和幼儿园试点课后延时服务,即试点学校“放学后还帮管孩子”——没有大人在家的孩子最迟可在学校待到18时,学校负责看管,每生每月缴50元到60元不等。
目前我市小学的放学时间比双职工父母的下班时间提早了许多,给一些家长带来了困扰和不便。
不过,要享受这个红利,还要等上一段时间,从各区看,试点学校的名单还未公布。
第二,14所学校试点开放体育场地设施,附近市民可入校锻炼。这项新政已经在8月30日开始实施,每周一到周五的每天晚上(不少于2.5个小时),周末、节假日(每天不少于6个小时),市民都可以到试点学校锻炼。不过,从试行情况看,不少市民是“叶公好龙”,入校锻炼的市民不如想象的多。
第三,中小学被要求“零起点”教育。日前,省教育厅首次发通知:中小学各年级要做好“零起点”教学,并要求学校要向家长公布本学期各年级各学科课程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校长要向教育局做出“零起点”教学书面承诺。
集美区已经率先公布“零起点”教学的监督电话和举报邮箱。“零起点”教学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
改革元年
新中考和新高考今秋启动
新学年也是福建教育的改革元年,新中考和新高考改革,分别从今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和高一启动,也就是说,2021年,福建将迎来第一次新中考和新高考。
某种角度看,改革的初衷都是好的,即希望改变目前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希望学校不要只教考试科目,也要上足体育课、音乐课和美术课。所以,新初中会考和新高中会考,都是全科考,即教过的都要考。但是,如何平衡全科考和学生负担之间的关系,似乎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法。
无论是教育红利,还是改革元年,都有一个共同点,外界都对教育、对学校寄予厚望,认为它“包治百病” ,但是,似乎很少人意识到,学校可能还不够强大,不够应付所有的期望。
譬如说,人们希望学校担负起越来越多的社会服务功能,但是,学校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课后托管给了老师很大的压力,不知道在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中如何取舍,有老师甚至说:课后托管后,是不是以后老师不要结婚生孩子了。
用大白话说,外界认为应该学校和老师做的事,老师并不这样认为。
本学期,小学初中(中职)于2019年1月23日学期结束,寒假从1月24日(农历十二月十九)至2月20日(农历正月十六)。高中于2019年1月29日学期结束,寒假从1月30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五)至2月20日(农历正月十六)。
11日晚冷空气来当“绊脚石” 这次降温能力有限
陈平会见参加儒商大会来菏考察客商
认字跳舞啥都教 村里这个“母亲学堂”办了十多年
省农资行业保质增效助农增收活动在嘉鱼县启动
副市长郭庆带队检查燃气安全工作
今年是福建教育改革元年 三大教育礼包让厦门市民受益
气候对农产品品质影响有多大?看庆元绿茶就知道了
“三金王”诞生记
中国交通频道记者深入金寨县拍摄报道留守儿童交通安全
叶露中在六安开发区调研重点项目时强调
聚焦实体经济 紧盯重点项目 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益起爱”暑期班再开课 留守儿童乐享快乐假期
我市“旱稻新品种引进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得初步成功
男女老少齐上阵!梅州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
中山区部分区域明日停水或降压
修文县开展遍访留守儿童及贫困家庭传爱心
防止门缝“咬”手 消防提醒家长看管好孩子
我市启动春季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莞城启动2018年征兵工作 60余名应征青年参加体检
湘潭市房产管理局关于锦宏铭苑紧急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公示
范县产业集聚区成功跻身全省20个优秀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