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到了冲刺阶段,全县各级各部门抓住经济新常态的历史机遇,以自身的优势在党建引领脱贫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7年以来,桑植县通过抓好党建促脱贫,使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党建活力变成攻坚动力,目前剩余贫困村93个,贫困人口12763户3992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9.6%。
聚焦政治引领,高位推动互联互融
将抓党建促脱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不松劲不懈怠。推动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在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上通过《实施党建五项工程促脱贫攻坚的意见》,建立任务清单51条,按照一张任务清单,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的“一单三制”要求层层推进。加大抓党建促脱贫绩效考核比重,考核分值占比达到48%,真正体现了抓党建促脱贫的指挥棒作用。建立了脱贫攻坚五大责任体系,明确了县主体责任、部门协调责任、乡村包干责任、驻村帮扶责任、督查巡查责任,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网,形成了各司其职、协调运转、协同发力的合力攻坚局面。
聚焦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整改销号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弱点难点,敢于亮丑揭短,注重整改落实。针对“支部不强”问题,加强换届后班子建设,推选31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参加中央、省委举办的抓党建促脱贫轮训班。围绕十九大精神和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组织298名党组织书记在县委党校开展集中轮训班8期,闭卷考试不合格的要求回炉再造。制定《村干部停职教育管理办法》,开展淬火整训,进行责任倒逼。推行村干部报酬与绩效挂钩制度,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作为村干部基本报酬按月发放,剩余0.5倍资金纳入绩效年底发放,凸显“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的干事导向。针对“产业不兴”问题,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带头落实产业扶贫“四个一”要求,推行村企合一、村社合一模式,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28个,村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13家,实现经营收入2051万元,盈利182万元,吸纳3500多名贫困人口务工,人均增收2300元。针对“帮扶不力”问题,探索推行“136”管理模式,即一个总体目标、三张责任清单、六项管理制度,完善驻村帮扶干部履责评估机制,果断调整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的驻村干部86名。依托县委党校,严格培训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178名,“头雁效应”发挥明显。
聚焦要素保障,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坚持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识别考察、选人用人,在保持贫困乡镇党政正职相对稳定的同时,将脱贫攻坚实绩作为调整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调整脱贫成绩靠后、战斗意志不强的3名党委书记,提拔重用扶贫一线干部14名,其中8名担任乡镇党政正职。选派5名干部到扶贫办和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乡镇挂职锻炼,将引进的优秀人才安排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实习3个月再正式上岗。大力推进“一村一名科技特派员”计划,选派省级8名、市级12名、县级55名科技特派员进驻93个贫困村开展工作。积极推动人才引进,33名脱贫攻坚岗位急需高学历人才扎根基层一线。完善基层投入正常递增机制,村级运转经费预算同比增长7.1%,基层保障进一步增强。统筹推进平台建设,整合涉农资金3750万元助力平台建设,改造提升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21个,全县所有村级阵地面积达到350㎡以上。
聚焦示范带动,分类打造典型样板
积极探索“党建+”模式,着力打造可借鉴、可复制的示范样板。比如,实施“党建+旅游圈”,精准实施文化旅游扶贫,着力打造白族文化旅游小镇,目前已接待县内外游客2万人左右;推行“党建+产业扶贫”模式,实行“一党小组联抓一产业”,党小组带富作用得到明显发挥;实行“党建+企业扶贫”模式,由村两委成立合作社,与“龙门阵”等知名企业合作发展腊肉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同时,积极推广“党建+电商扶贫”模式,全县已建成电子商务站323个,帮助贫困户销售土特产、民族工艺品,带动增收2000多万元。
常州上半年完成整治“一河一策”消除黑臭水体工程43个
邵伯闸确保重点物资运输安全
东阿县考察团来我区调研
市法制办开展《淮安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施办法》制定座谈调研活动
鹤壁与中行河南省分行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桑植县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
记者一线探访:高温下坚守的“环保人”
女子三人篮球赛圆满结束 坑美村队获得冠军
绵阳|力争今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83%!
蚌山区黄庄街道网格员倡导文明养犬,促进邻里和谐
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 助力佛山新一轮发展
解放思想再出发 推动发展高质量
南石医院邀请香港康健雅美医生周祺一行到院授课受青睐
全市道德风尚高地建设推进会昨天在宁举行
打破“看不懂”的心理障碍 去美术馆看抽象艺术展
城区智慧停车收费项目启动
武陵源区人民政府党组召开2017年度专题民主生活会
新疆实现助农取款服务点乡镇全覆盖
唐山市开滦第一中学开滦一中学生桌椅竞争性谈判公告
河南大学程遂营教授新书《黄河上的古都》出版讲述黄河边上的古都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