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年,我市防震减灾工作连续三年荣获全省防震减灾综合考核一等奖;组建了全国首家地震应急救援技术保障分队;在全省率先实现地震监测台网和群测群防网络全覆盖……近日,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防震减灾“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汇报座谈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市坚持防震减灾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与城乡建设相融推进,不断提升震灾综合防御能力,防震减灾工作呈现出“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独具合肥特色”的局面。
为积极推动全市防震减灾法治化建设,将多年来我市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化下来,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合肥市防震减灾条例》列入了2013~2017年全市五年立法规划,2014年4月,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主持召开了立法准备工作汇报会,拉开了立法工作的序幕。2015年11月1日,《合肥市防震减灾条例》作为全国第三部地市一级综合性防震减灾法规正式施行,为我市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
开展防震减灾宣传、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是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为此,我市在全国率先设定“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月”,在《合肥市防震减灾条例》中将每年的5月定为全市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月,每年都会专门制定活动方案,分别确定“X项主题活动+Y项常规活动”的防震减灾宣传活动体系,集中一个月时间,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活动。据统计,今年5月以来,全市共开展街头大型科普宣传活动100余次,举办各类防震减灾科普大讲堂125场,全市1100所各类中小学、近百万名在校学生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不断增强地震应急救援力量,做细做实防震减灾工作,2015年,我市地震局组建了全国首家地震应急救援技术保障分队。在此基础上,2016年4月,按照“一队多用、专兼结合”的原则,在各县(市)区、开发区民兵应急连(排)中抽组编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为全市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增添新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市)区12家地震工作机构全部成立了地震应急队伍。
学校是青少年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的主阵地,广大师生对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掌握的多与少,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能力强不强是衡量全市防震减灾能力建设的重要标志。2016年,我市在全省首创,联合市教育局组建了一支近2000人的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的校园防震减灾辅导员队伍,负责组织开展校园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等工作,使防震减灾的工作触角遍布全市所有学校。去年一年,我市拿出15.8万元专款,先后组织各级各类培训班20多场次,对校园防震减灾辅导员进行了轮训。 (记者 赵俊松)
柴桑区抓招商优环境全力决战工业纪实
云南省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 手术费最高可补助2万元
他们微微一笑 尽显黄石魅力
武陵源区司法局机关党支部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创新技术助推岳阳市黄茶产业发展
我市扎实推进防震减灾工作
自考8月10日至19日网上报名
市政府党组成员、市长助理刘红燕一行到邯郸云计算中心调研
我市举行2018年南水北调防汛抢险演练
常家湾社区|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放管服”(图)
秦皇岛市56项新产品新技术列入2018年河北省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指导计划
天津多管齐下 疏通东南半环
湖北经心书院组织企业家来荆考察
方伟会见日本堺市客人
潍坊市质监局扎实推进“四个城市”项目建设
经常喝这种柠檬水,5个危害会逐渐出现!幸好今天知道了
日均近1200万人次公交出行 深圳市2018年公交出行宣传周启动
偷车贼销赃被发现 狂奔后体力不支落网
发挥生力军作用全力履职勇担当
九三学社沈阳市委员会举办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暨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