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红出席并讲话
1月2日,全市治理“微腐败”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通报了前期专项治理工作情况,并就进一步推动“微腐败”治理常态长效开展作安排部署。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川红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川红指出,治理“微腐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充分发挥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切实推动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更好调动基层群众参与监督,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治理系统性。治理“微腐败”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要持续抓好重要环节、建立健全长效制度机制、推动制度刚性落实,以更加坚强的决心和信心,深入推进治理常态化。治理“微腐败”是一项政治性工作,要强化对“微腐败”现状的分析研判,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强化对典型案例的反思剖析,以更加强烈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治理“微腐败”是一项民生性工作,要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利益、强化社会评价,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和态度,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成都高新区、青羊区、青白江区、温江区、彭州市纪(工)委,市卫计委纪检组,成都市自来水公司、新都区泰兴镇党委等单位作大会交流发言。(记者 常斐)
相关新闻
市纪委通报全市开展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情况
大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全市共立案“微腐败”问题1892件2068人, 查处1611件1739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省委、市委有关要求,常态化推进“微腐败”治理工作,1月2日,成都市纪委召开全市治理“微腐败”工作推进会,通报我市前期专项治理工作情况,并就常态长效推进治理“微腐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017年5月以来,我市集中8个月时间组织开展了专项治理“微腐败”。“在动员部署会后,各地各部门紧紧扭住严肃查处、通报曝光、反思剖析、回访督改、反馈促建‘五个环节’,务实出招,精准发力,大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用实实在在成效,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达到了专项治理的预期目标。
着眼工作全局
迅速形成治理高压态势
“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刻领会省纪委和市委开展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战略布局,把专项治理工作作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推动省、市党代会部署全面落实的重要抓手,将工作目标锁定在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上,突出整治基层单位和基层干部存在的‘微腐败’问题。”会议伊始,市纪委相关负责人就在通报中指出了前期集中治理的重点——基层。
“在市本级及各区(市)县、市级部门成立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本级由市纪委书记担任组长,各区(市)县、市级部门由党委(党组)或纪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在强化组织领导方面,市、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迅速下发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和自查自纠、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工作安排,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同时,在市本级召开2000余人参加的全市动员部署视频大会后,各区(市)县、市级部门及乡镇(街道)、基层站所、医院、学校等相继召开动员会,层层进行思想发动,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抓住“五个环节”
营造敬畏知止压倒态势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自专项治理工作动员部署以来,全市共立案“微腐败”问题1892件2068人,查处1611件1739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1521件1661人。对影响较大、情节较重的“微腐败”典型案件一律实行“一案双查”,全市共对336件416人进行责任追究,进一步倒逼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努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通报曝光方面,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累计通报“微腐败”问题及追责问责典型案例673件845人,向社会公开点名道姓曝光典型案例578件689人。
实行“一案一反思、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整改”,深入查找“微腐败”发案原因,以及教育监管、制度机制、履职尽责等方面的漏洞缺失等,举一反三,找准“病根”,推动整改。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党组织针对典型案例共召开专题反思剖析会8000余次,形成整改报告3850余份。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采取多种方式深入案发地区开展实地回访,把各级党组织案件通报、警示教育、反思剖析、廉政(洁)风险防控等情况都纳入回访督改范围,并督促各级党组织根据不同地区、系统、行业、领域等的特点,主动整改问题。目前,市纪委对22个区(市)县开展回访督改、“杀回马枪”20余次,各区(市)县纪检监察机关同步对基层单位开展回访督改1140余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将回访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党委进行反馈,目前反馈情况1000余次。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构建治理“微腐败”长效常态制度,确保治理“微腐败”不搞“一阵风”。市级层面正在抓紧制定出台治理“微腐败”的常态长效制度办法,各地各部门也结合实际,出台各类制度规定850余项。
践行群众路线
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
专项治理期间,市纪委组成10余个督查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不定时间、不定单位、不定线路、不打招呼方式,持续开展高频率、不间断、全覆盖的明察暗访,着力发现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各地各部门也同步开展了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各类明察暗访4230余次,发现、处置“微腐败”问题5000余个。
全市各级通过集中梳理排查“微腐败”的信访举报、巡察监督、自查自纠等方式,发现问题线索2385件,全部纳入台账、分流处置、限时办结。
2017年以来,市纪委分领域、分系统、分行业主导召开多场“听民情、顺民意、解民忧、促民生”坝坝会,向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宣传治理政策、展示治理成效,了解掌握民情民意,收集问题线索,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推动问题整改到位。坝坝会现场共收集群众诉求118条,并当场解决了部分群众诉求,收到了较好效果。各级基层党组织也探索开展“三联+”、“基层听音”走访、群众联系卡等密切联系群众工作,进一步健全党群良性互动渠道。
同时,变被动受理投诉为上门求取诉求,全市各级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党员联系群众、进村入户调研、村(社区)坝坝会等工作,与基层群众拉家常、了解社情民意。截至目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各类下基层8600余次,收集群众反映意见建议16400余件。
大力营造声势
努力形成广泛参与氛围
在成都日报、成都电视台开设“重拳治理‘微腐败’专栏”,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跟踪报道;
在“清廉蓉城”网站设置曝光台,定期曝光查处的“微腐败”典型案件;
每周三在成都电视台《今晚800》栏目推出系列特别节目《亮剑“微腐败”成都在行动》,推出28期24个“微腐败”典型案例;
《成都面对面·监督问责第一线》大型全媒体监督问责节目走进都江堰和双流,直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
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市纪委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举办“纪委开放日”等方式,不断向社会宣传专项治理“微腐败”做法成效。
不仅如此,其间还拍摄制作《重拳出击 专项治理“微腐败”》《惩治“揩油”干部 维护群众利益》《揪出惠民领域腐败蛀虫》3部警示教育片,发放全市2200余个党组织。在市县两级党校开设警示教育专题课20余次,有针对性培训干部近5000人。
“全市上下必须始终坚持治理‘微腐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认清‘微腐败’的顽固性、复杂性和反复性,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不变的恒心,踩着不变的步伐,坚决将治理‘微腐败’进行到底,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积极营造与‘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更优政治生态和更佳创业环境,让成都的明天更美好,让人民群众更加心气顺、日子美、生活越来越安逸,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常斐)
原标题:市纪委通报全市开展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情况
出入境管理支队全方位宣传“只跑一次”制度
高速免费天不作美 小车减少5%
【创建动态】市社发集团开展建筑工地创文检查
九龙坡:走马镇拆除破损围挡 消除周边安全隐患
龙湾启动“四好农村路”建设
全市治理“微腐败”工作推进会召开
市城管支队对康馨园区域“野广告”进行专项整治工作
第四届青少年硬笔书法比赛落幕
蚌埠市消保委召开获省市“诚信企业”代表座谈会
有喜有忧!春雨下不停,浔城市民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
市林业局开展林业行业精准扶贫督导工作
我市发布失信联合惩戒责任清单 31项措施让失信者“处处受限”
凤凰宝宝们与爸妈快乐过"六一"
我市再添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六旬老人重走长征路 红色之旅震撼心灵
从游戏少女 到美女老板
春运首日车票今天下午“开抢”德州14:30开售
平和南胜:拧紧一线考察“发条” 为项目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5亿元融资资金支持助推“政融保”落地惠民
经开区建成全市首个独立24小时国地税联合自助办税服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