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智慧城管”体系 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


研讨会现场。 记者王建桥 摄
惠州碧水蓝天交相辉映的城市风光。 记者王建桥 摄
“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呼唤城市共治”“惠州要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智慧城管’体系”……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昨日上午,以“和美惠城·共同营造”为主题的“和美网格”工作专题研讨会在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产业基地举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惠州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新征程中,如何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来自国家、省、市的专家学者,我市相关部门单位有关负责人,“和美网格”社区代表、网格员等在会上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 毅(住建部专家,扬州大学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惠州市政府顾问)
  新思想引领创新惠州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
  惠州的“和美网格”实施一年多来,已取得了许多不俗的成绩,也为惠州文明城市“四连冠”立下了不少功劳。
  应该说,惠州社区治理模式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惠州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开启了“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转变,将城市治理中的相关部门职责在基层实现整合,通过网格微信群调度指挥,直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查处城市管理的违法行为,提高了执法效能。二是社区基层党组织发挥了积极作用,搭建了社区党员在网格管理第一线发挥作用的管理平台,发挥了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了网格化运行的效能。三是奠定了“智慧城管”的发展基础。城市治理的发展一般要经历“数字城管-智慧城管-智慧城市”几个阶段,“和美网格”通过基层部门职能整合后,将为“智慧城管”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四是调动了社区居民和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李 箫(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构建“和美网格”提升城市品质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回应人们对城市治理的期盼,如何为人民管理好城市,体现出城市温度,一直是我们城管人不断思考的一个课题。在认真学习研究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社会治理、城市治理若干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我们联合惠城区政府开展了广泛调研,并提出了构建“和美网格”的构想,秉承集思广益、咸与维新的初衷联合社区,大胆创新以“和美”为主基调的城市治理新模式,各基层社区踊跃参与,献计献策,积极投身到和美创新实践中。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和美网格”内涵不断丰富,城市治理效果不断提升,社区“和谐美好”的治理愿景初现。
  通过走进社区构建 “和美网格”,打破了以强制为主的政府管理模式,开启了政府管理的“和美”模式,化解了传统网格化管理的弊端,实现了城市管理网格化的2.0升级,缓解了城管行政执法的形象危机,促进了社会和谐。通过用尊重、热爱和协同的态度推动工作,促进了管理资源的深度融合;通过社会治理工作平台的搭建,扩大了治理联动的“朋友圈”,最大化发挥了网格化的优势,为“智慧城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搭建党员一线协作平台,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找到抓手;和美概念与机制,激励了众多人群的参与愿望,活跃了社会治理力量的培育和发展,丰富了社会治理方式和方法。另外“和美网格”开放的基础平台属性,为社会治理要素的发展预留了广阔空间。“和美网格”创建已取得初步成效,既重塑了城管队员形象,使基层网格员“和美”、专业的形象深入人心,又规范了执法工作,培育了队伍信息化管理意识,提高了城市治理效能。此外,“和美网格”逐渐凝聚了城市治理共识,构建了治理责任共同体,营造多元参与、多元共治的氛围,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共治。
  虽然“和美网格”机制已由试点向惠城区全域推广,但我们深知,和美机制还有很多不完善、有待深挖的地方。接下来,我们将依靠各方力量,进一步完善、提升“和美网格”理论,进一步深度融合各类社会管理网格,创新和美工作机制,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着力打造横到边、纵到底的城市治理大考评体系,确保和美之路走得更实,走得更远。
  当前“和美网格”还处在初期,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尤其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建言献策,帮助我们一起丰富、提升“和美网格”的内涵,把和美这篇文章做大做实,以“和美网格”助推社区和谐、社会和谐。
  ■钟阳光(惠城区副区长)
  “和美网格”已在惠城区实现全覆盖
  根据我市“和美网格”创建工作部署,惠城区结合实际,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利益相关、方便管理”原则,积极开展“和美网格”试点。截至今年9月底,“和美网格”已在惠城区实现全覆盖,共划定1528个网格,配备了530名网格员。
  各试点网格队根据辖区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提高了“和美网格”试点创建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出台相关规定,对“和美网格”队员的言行举止、着装等进行了规范,着力重塑城管执法人员形象;强化执法办案,对违法行为依法依规查处,以办案促管理,提高沿街商户规范经营意识。
  接下来,惠城区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建立微信群、设立公示牌或公益宣传专栏等方式加大对 “和美网格”创建工作的宣传;继续完善各项措施以及相关规章制度,为创建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制度方面的强力保障;加强执法队员业务培训,包括执法礼仪、执法语言、执法行为、执法装备使用、执法技巧、案件办理等;继续完善“三教而罚”“零口供”办案模式,改变“重管理,轻办案”的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沟通协调,力争构建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新局面。
  ■蒋勤国(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裁、总编辑)
  全媒体展示惠州城市治理创新生动实践
  建设“和美网格”、建设美丽惠州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探索;是城管部门整合政务资源和社会资源,协作协同推动城市善治的新经验;是以“智慧城管”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深化社会治理改革的大形势下,我市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工作立足实际,围绕“共建共治共享”全力打造品牌,推出了不少亮点工程。特别是去年7月开始试点的“和美网格”创建,实现城市管理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精准对接,在基层社区形成了“党政牵头、网格主导、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基层城市治理新格局,为城市特质的提炼、城市气质的改善、城市品质的提升创出一条新路。
  这次专题研讨会是惠州探索城市治理模式创新思路的一次火花碰撞,对我市接下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很有促进意义。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和美网格”相关单位给我们提供更多更好更优更有特色的经验、亮点,利用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主流权威党报党媒的全媒体平台,以全媒体、全覆盖、全天候、全视角、全流程、全链条“6个全”优势,共同推进“和美网格”这一亮点工程的全面铺开,共同展示我市城市治理在推动惠州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生动实践,积极打造精品、打响品牌。
  ■胡善德(市委党校副校长、副教授)
  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和美网格”建设
  惠州在网格管理模式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和美网格”新概念,打造“和美网格”城市治理新模式,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城市治理方式创新探索,不仅符合中国传统“和”文化的价值理念,也同党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
  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和美网格”建设,一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二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三是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实现城市治理法治化。各级党委和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城市的能力,重视法治城市建设,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四是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城市治理主体多元化。要注重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的培育,积极引导和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治理、建设和美城市。
  ■杨择郡(市政府法律顾问、市律师协会会长、一级律师)
  惠州律师队伍可助力“和美网格”创建
  “和美网格”的创建与我市“法制副主任”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法制副主任”制度还是“和美网格”创建,都是我市对基层治理的一种探索。
  “法制副主任”制度的精髓是以法治为核心,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一种政府付费、律师自愿参与的外嵌式制度。而“和美网格”也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惠州有庞大的律师人才队伍足以支撑其运作。
  此外,惠州提出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其中“山水城市”反映的是惠州的自然特征和城市形态,“现代”体现的是对未来发展的要求和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向往,“绿色化”表达的是对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从这些含义来看,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呼唤的也是城市共治,与“和美”是一种响应。两者都是崇尚法制、尊重权利、鼓励参与、重在协商,都是智能与人文的统一。
  ■李晓燕(广东财经大学社会保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深化流动人口健康服务改革创新
  流动人口健康服务改革已进入“深入区”和“攻坚区”,改革的突破口是:强化及精细化流动人口社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区在流动人口健康服务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三者的责任边界;探索流动人口健康社区服务,提高社区健康服务能力,发展社区医务社工。
  在加强流动人口健康服务供给方面,要引导企业增强慈善公益意识,参与社区公益设施建设、志愿服务、关爱慈善捐助等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流动人口救助。此外,应发挥社区居委会在提高流动人口健康服务水平中的作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服务能力。
  ■袁文峰(惠州学院政法学院法律系主任、博士、教授)
  要确保“和美网格”创建在法律范围内进行
  不可否认,对任何一座城市来说,城市管理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职能交叉问题,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事情。“网格”概念不是新近提出的,但惠州的“和美网格”具有创新性,它能有效整合不同部门的职能,且把技术、理念都加以融合,这是以往没有做到的。
  “和美网格”是一种社区自治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厘清自治和执法之间的关系。需要明确的是,任何自治都是有边界的,不能在法律之外进行。因此,市城市管理部门应该详细学习了解相关法律条文中对社区自治的规定,确保“和美网格”的创建在法律范围内进行。
  应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
  ■市住建局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张文伟:
  “和美网格”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有力抓手。我认为,惠州“和美网格”创建应该学习美国的社会管理模式,把“社会管理”变成“社会治理”。城市管理不应该是哪一家的事,而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因此要发动大量的基金会、企业或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城市管理上来,才能凝心聚力,提高社会治理的效果。
  “和美网格”是推进我市规划建设的有力抓手,也是推进城市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再好的城市规划,没有落地就没有作用;只有城市管理好了,才能真正体现规划的作用和效果。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管科副科长刘治国:
  “和美网格”充分体现了一种亲民、科技、人性化、精细化的管理。城管和公安交警部门可在这方面展开合作,如将我市驾驶人、机动车及停车场信息数据加入“和美网格”,使得两个部门基础数据共建、共融、共享。同时,建议借助“和美网格”,实现对学校、商圈周边占道经营、私自占用公共停车位等行为的有效管理。
  ■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分局办公室主任张存信:
  建议将餐饮业油烟、汽车废机油、建筑工地扬尘、医疗废品等监管纳入“和美网格”基础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可依托“和美网格”开发app平台,市民将采集的环境违法问题上传至该app,由环保部门进行调查处置。
  ■市环卫局市容卫生监察队队长张智敏:
  “和美网格”的创建需要多部门联动、协同共治,同时也应加大宣传,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商户参与,让人人都有主人翁意识,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
  将“和美网格”打造成惠州城市管理名片
  ■惠城区江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爱华:
  我在江北街道工作6年多时间,这些年来一直希望找个路子解决社区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的问题,而“和美网格”很好地帮我们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
  去年7月,江北街道最早在文昌社区开展创建“和美网格”试点,去年底扩大到云山、新城、新湖、水北等社区,目前共有5个 “和美网格”创建单位,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三环北路以内全面覆盖 (除了三新和望江村组面积),覆盖面积约7平方公里,涉及人口4多万人。每个“和美网格”部门联动工作人员由2+n的方式组成,即两名城管执法队员加上社区干部、物业、环卫、环保、公安、园林等工作人员组成。
  然而,“和美网格”目前仍存在参与职能部门不够多、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建议政府将“和美网格”列入政府常态工作,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将“和美网格”打造成为惠州城市管理的一张名片。
  ■惠城区江南街道祝屋巷社区居委会主任金 鸥:
  祝屋巷社区以原有的网格化管理平台为基础,积极开展 “和美网格”创建工作,经成员单位共同努力,创建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积极协调联动单位,形成共建共创氛围。根据辖区实际,我们主要协调联动了城管、公安、环卫、园林、环保、食药监、司法、文化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同时发动和吸纳辖区小区物业、市场物业、一些社区组织及其成员、志愿者等单位和人员参与开展协调联动。
  为促进相关部门之间工作实现联动,我们组建了和美网格协调联动工作微信群。各成员单位的驻点网格员在群里能及时通报、反馈工作中收集到的问题和情况,由相关单位主动依职能进行认领和处置,群主则负责对相关问题进行催办和跟踪追溯,做到信息即时互享,联动及时响应。微信群的建立,有效整合了城市管理力量,管理单位从单打独斗变为多部门一同发现和处置问题,管理效能大大提高。
  ■江南辖区网格员朱建军:
  我们在推进“和美网格”创建工作中,突出把祝屋巷社区创建成为“和美、和睦、亲和、祥和”的优质网格,全心全意为网格辖区内居民服务,使市民困有所解、难有所帮,提高辖区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为强化管理触角网络建设,我们参照“河长制”做法,在社区聘请了一批热心公益的老党员任“巷长”,与网格队员结成对子,负责每条街巷的日常监督,发现有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时通报,由网格员依职处置。
  ■江北辖区网格员钟 维:
  “和美网格”工作是先进理念引领之下的执法管理实践。城管执法是一种理性活动,“和美”的特色就是一个高情商沟通的过程。我们建立了台账,对有困难的商贩,借助高情商沟通“柔性”执法,并通过“流动商户之家”给予帮助,减少了在执法过程中的冲突。同时,采取执法和普法相结合的方式,“三教而罚”,对商户违规违法行为劝导3次不改正的才进行处罚,落实了 “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名 词 解 释
  “和美网格”是聚焦惠州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建设,立足惠州城市管理现状,为克服传统网格化管理弊端,运用治理思维,引入数字化管理、社团组织管理、城市事部件管理、团队管理、协同机制管理、社区文化管理、社区更新计划等各种管理机制和要素,系统谋划的以管理网格单元为基础的城市治理综合平台。希望逐步融合各种机制,激活各种要素,促进机制和谐、社区和谐、协作和谐,心态美好、环境美好、社区美好,积网格和美,促惠州和美。
  “和美网格”的创建是自下而上的过程,体现了基层首创,是惠城区政府及市相关部门合力推动的结晶。在创建过程中,坚持了七大原则: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管理模式互融,坚持协同共治,坚持智慧化方向,坚持法治保障,坚持党工促进社会,坚持考评机制引导。
  本版文字 统筹  记者周 觅采写  记者游璇钰 杨 熠

7月1日起 营口人异地就医实现无障碍即时报销
高温持续 烟台第一海水浴场开启“下饺子”模式
22人聚众打“晃一圈” 接警后民警堵门全部落网
临川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
宜君:百场电影进广场进社区
完善“智慧城管”体系 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
东莞打出“组合拳” 加强大气污染防控
金华市三个坚持当好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答卷人
我局在“追赶超越我当先•同心建设大西安”群众宣讲活动中获表彰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首次在莞开庭 为莞企提供高效便捷诉讼维权服务
吴卓林女友Andi爆粗口骂母亲虐待 称警察无视虐待证明
市财政局强化公务接待管理责任担当坚持十种情形进行监督检查
金乡《监察法》专题宣讲团走进园林局
清华大学博士来市质检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4月26日夏敬怀、徐涛、朱君浩、邵彩霞四位代表听您诉心声
泰康镇棚户区改造三期工程举行征求意见会等会议
南部八尔湖镇获批开展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
我市发布2017年质量状况白皮书
290家企事业单位“组团”来百色招揽人才!提供近万个岗位
全市人大财经工作座谈会在遂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