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创新措施与机制,让困难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肥东县创新措施与机制,让困难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今年以来,肥东县注重创新措施与机制,在提标扩面上下功夫、在准确识别上求绩效、在兜底扶贫上谋精准,不断提高农村低保民生工程保障力度,真正让困难群众共享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成果。
提高低保标准增长率。加大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增涨幅度,逐步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力争年内实现城乡低保统筹。落实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确保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不低于当年的扶贫线。2017年,该县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提高到4320元,增幅达20%;2018年,该县积极推进城乡低保统筹试点,拟将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提高到不低于当前城镇低保保障标准,增幅将达50%,真正实现城乡低保保障标准与操作规程一体化。
提高农村低保保障面。完善低保家庭贫困状况评估指标体系,探索推进将支出型贫困纳入统计范畴;该县在全省率先实行低收入家庭中的大病、重残人员及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中的病人,单独纳入低保保障范围。截至目前,该县已扩面保障此类人员453人次115万元;适度扩大农村低保保障面,实行低保渐退政策。目前,该县在册农村低保人数15190户28194人,约占全县农村人口数3.06%, 力争年底前,稳步将农村低保覆盖面由原来的3%左右提高到3.5%以上,让更多的困难边缘群众得到实惠。
提高农村低保精准度。进一步完善与拓宽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实现对所有新申请低保家庭“有助必核”,提高低保对象认定的准确度。2017年来,该县实施12615户43572人次申请救助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及财产状况信息核对,发布预警信息14210条。今年底前,力争实现低保和医疗救助“一站式”、核对系统一体操作、互通共享,同时建立县和18个乡镇、331个村(社区)三级社会救助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低保、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资源一门受理、网上申报审核审批,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提高兜底扶贫衔接度。该县完善修订相关措施,进一步优化低保申请受理、入户调查、社区评议、张榜公示、审核审批等程序,实行定期复核、动态管理。2017年以来,该县累计新增审批农村低保1857户 3409人、核减2368户6560人,切实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按程序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低保对象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2016年以来,该县74名农村低保对象纳入贫困人口,160名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

安陆组织企业赴武汉招揽英才
中小微企业日 数十家民营企业为微企发展献计
分宜地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助力精准脱贫
信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宣布解除中心城区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将西湖打造成电白靓丽名片
肥东县创新措施与机制,让困难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未央区区委主要领导带队检查未央路沿线
穗港澳青少年演绎“广府文化之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今年首张通知书发给安徽独臂少年
庭审开进农户家
谨防黑家政别花冤枉钱谈好价约定内容是关键
税率下调 汽柴油刚涨4天就降了
扶贫扶医促爱心消费贴心贴近解健康难题
香港男子绑藏30部苹果手机在珠海入境时被查
磐石市开展药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
陈盆滨赴美挑战273公里极地超马
春风送岗惠民生
宁乡市文体新局赴莲花镇考察
身残志不残 有爱暖人心
住房公积金部分业务将可网上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