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渔期内且放鱼


湘潭新闻网6月8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黄武平)今年的6月6日是全国第四个“放鱼日”,市农委下属市渔政管理站在雨湖区杨梅洲江边共计投放青、草、鲢、鳙鱼苗共计120余万尾,这是湘潭市继2004年以来连续15年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
另据《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规定,全省从2013年起实行湘江干流春季禁渔期制度,时间为4月1日12时到6月30日12时,要求江中无捕捞渔船,岸边无作业网具,市场无捕捞江鱼。6月7日,市渔政管理站有关负责人介绍,到目前为止,禁渔期内湘潭市暂未发现非法捕捞现象。
“放鱼”为湘江添丁增口
湘江鱼类资源丰富,历史记载有鱼类159种,但多年来受滥捕、环境等因素影响,现存鱼类只有142种,主要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其次是鲤鱼、鲫鱼、鲇鱼和黄鸭叫等。而且 ,江中鱼类年产量大减,大鱼少之又少。因此,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是养护湘江渔业资源,促进渔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对有效恢复湘江鱼类种群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湘潭市今年投放湘江的120万尾鱼苗为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其中鲢鱼、鳙鱼取食浮游生物,可以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食杂草,可以减轻河道淤塞;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它们能和谐相处,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
历年来,湘潭市的增殖放流活动以“四大家鱼”为主,兼顾其他鱼类,且全部经过了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检疫。市渔政管理站提醒广大市民,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展鱼类放生、增殖放流等活动时,都不能盲目为之,尤其是对待外来鱼种要慎之又慎,否则会对湘江鱼类资源造成损害。
“禁渔”为鱼类保驾护航
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共有合法渔船220条,最多的是雨湖区(含九华),其次是湘潭县。近些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引导和扶持下,绝大多数持证渔民已经“上岸”,开辟了新的谋生渠道,捕鱼只是一种副业。但与此同时,一些非职业渔民受利益驱使,常常下河捕鱼。并且,随着大功率电力捕捞设备及新型网具的出现,相当一部分捕鱼者利欲熏心,无节制地捕捞鱼虾,所到之处几乎能让鱼虾“绝子灭孙”,这是必须严厉惩处的。
非法电鱼的,大多是在凌晨三四点行动,用“地龙”等网具网鱼的,大多是在清晨六点左右收网。所以,渔政执法人员也会在这两个时间段,加强巡逻和打击力度。特别在禁渔期内,执法队员们全天候坚守江面,不允许任何违法捕捞行为发生。
市渔政管理站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宣传和打击力度提高,加上市民禁渔意识增强,今年的情况比往年要好,禁渔两个多月来暂未发现非法捕捞现象。希望广大市民在自觉遵守禁渔令的同时,随时随地积极检举揭发非法捕捞行为,为湘江鱼类资源构筑牢固的“安全网”。
记者手记
“老规矩”是渔业无形帮手
年届八旬的市民刘先生很喜欢与人分享过去的渔业故事。他说,过去的渔民有条不成文的规矩——“两不要”,不然就会“因缺德遭报应”。其一,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中没长成的不要,大致标准是0.5公斤以下的,捞上来后要立即放生,纵然拿到市场上也没有人愿意买;其二,通过观察鱼肚子大小判定,没有产子的“四大家鱼”不管多大也得放生。
刘先生讲这些东西既不是纯粹的念旧,更不是宣扬带有迷信色彩的人生观,最主要的目的是唤起人们对待湘江的主人翁责任感。“江水遭污染,鱼虾死绝了,你去捕什么? ”“今天把鱼子鱼孙捞光了,明天你去捞什么?”这是刘先生最爱说的两句话。
其实,刘先生所说的捕鱼业传统规矩,与现在的禁渔令有异曲同工之美,“因缺德遭报应”虽是一种迷信观念,但在那个时代,这种朴素的思想为保护鱼类资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这种“抓大放小”“取之有度”的传统捕捞规则与理与法都值得遵循。

我区召开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窗受理”工作部署会
临沂:外卖小哥一天连抢三起 民警全力追查终抓获
视频回放:《现场会后话发展》特别节目宝坻专场
205国道徒骇河流钟大桥路段 一大货车撞上隔离墩
汕尾多个海域违法偷渔 公然交易!执法者:我们只有一条船 还坏了
禁渔期内且放鱼
第十三届“湘台会”和第二届“电博会”16日至20日在长沙举行
市城管局环卫处检查龙岗区环境卫生大检查百日行动开展情况
机井装上“安全锁”锁紧儿童保险阀
百名香港青年体验和合台州
雨城区离退休干部: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发挥正能量
政府搭台镇企结对 涉农工业企业助力脱贫攻坚
五河县国土局多措并举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市发改委:2018年国庆“黄金周”安庆机场客流稳步提升
由低到高分3级 哈市出台供热季煤炭保供应急预案
市长田树槐到部分景区调研国庆假日旅游工作时强调狠抓安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全力营造安全有序的节日环境
山东省乡镇林业站站长能力测试培训班举办
南方各地全力以赴迎战“山竹” 防风救灾工作有序展开
市农委开展质量安全保障工作
浔阳区开展计量突击检查 四家“作弊”电子秤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