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难≠执行不能——市中院执行局负责人张朝晖就“正确理解和区分执行难与执行不能”答记者问


  “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是法院捍卫司法权威、推进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已经开展两年多。在具体执行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群众无法正确区分“执行难”和“执行不能”的情况。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张朝晖。
问:“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两级法院的工作情况怎样?
答:做为执行战线的一名老兵,我总结为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成效显著,仍需努力。“基本解决执行难”是党中央的决策,是全国法院的历史使命和政治任务。通过两年多的工作,党委领导下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基本形成,全社会关注执行、支持执行的环境前所未有,执行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前所未有,执行力度之大、执行措施的多样化前所未有,同时执行人员的热情和压力也前所未有。
问:“基本解决执行难”后,是不是意味着全部的案件都可以得到执行?
答: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当事人认为,只要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就能顺利拿回自己的钱。一旦被法院告知被执行人查无财产或无法寻找到下落时,就可能会受到当事人质问。这里面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就是很多人不能正确区分“执行难”与“执行不能”的问题。法院执行的案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二是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经执行法院穷尽现有的执行手段仍不能执行到位的案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执行不能”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针对的是第一类执行案件,指的是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而不能得到及时全部执行的情况,主要解决的是被执行人规避或抗拒执行、有关人员或部门干预执行以及法院消极执行、拖延执行等情形。后一类案件也就是说“执行不能”的案件,不能归咎于法院,事实上是民事行为本身蕴含的商业风险、交易风险和法律风险,这种风险的承受主体只能是交易双方。这类案件总体来说,大致占到法院执行案件的40%左右,这些案件不应纳入执行难的范畴。
问:“执行不能”案件法院是怎样处理的?
答:对每一个执行案件,法院都会依照法律赋予的执行权力,最大限度利用已有的执行资源进行查控,并对被执行人采取了限制高消费、列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信用惩戒措施,限制被执行人活动的空间。所有手段穷尽,各案件仍然执行无果,法律规定就可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暂时退出执行程序。
问: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案件,是不是法院就不管了?
答:不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当条件具备时,申请执行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且申请不受时间限制。比如,申请执行人发现或法院通过查控手段发现被执行人有了可供执行财产时,案件就可以重新申请进入执行程序。
问:那么,怎样防控出现“执行不能”的风险?
答:在进行民事行为尤其是商业活动时,一定要有防范市场风险意识,有财产保护意识,有证据保存意识,有执行底线意识。纠纷一旦发生,在诉前进行财产保全也可以有效规避在诉讼期间被告处置转移财产的情况,从而尽量避免在执行阶段的“执行不能”。
最后,张朝晖提醒,大家在社会上的活动,要具备风险防控意识。同时,也呼吁当事人正确区分“执行难”与“执行不能”,更好地理解执行工作、支持执行工作。(本报记者)

老年助餐点 暖胃又暖心——松江区佘山镇北干山村老年建设事业纪事
市运管处组织开展 危险品运输事故综合应急演练
宿松县:召开脱贫攻坚指挥部第十七次指挥长会议
叙永聘请80名监督员 严把征兵“廉洁关”
建设西路社区:节后复产复工安全“阀门”不能松
执行难≠执行不能——市中院执行局负责人张朝晖就“正确理解和区分执行难与执行不能”答记者问
拙政园的水有点“不好看” 原因在哪?
我市将深入开展“国门利剑2018”联合专项行动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眉山代表团召开会议
市文广新局召开局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贺永亮带队赴江西、广东洽谈锂电池新材料项目
跟着习主席访南非:携手同行 共擘中南发展新蓝图
叶牛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振兴揭阳实体经济
从排名落后到省级示范 天门山综治建设“逆袭”
陪笔试陪面试陪实习:女性咋就成了求职“陪练”?
人民币发行70周年纪念展预展开幕即日起至31日市民可免费观展
灌云:我县临港产业区项目承载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巡特警王威 脱下军装换警服 挥洒青春守钢都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 今年武汉二手房价格首次下降
德城区财政局:对采用PPP模式项目严把“两评一案”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