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保障,是落实“两山”理念的基础。 12年来,余村依托一项又一项生态制度实施着绿色管理、践行着绿色发展——
11月25日,是新的《余村村规民约》实施满4个月的日子。在这则新修改的条约中,增加了环境保护制度的内容,涉及生态补偿金、垃圾分类等8个方面。 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法律顾问李芳说,在安吉,将生态文明纳入村规民约并不是新鲜事,但单独将环境保护制度作为一项内容并将之细化,这在全县还是首个。 12年来,余村不断求证实践,将保护一方山水的规矩,化为村民自治管理的好办法,不断在生态制度的固化与创新中走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现实。 固化制度村民有了“清楚账” 进入余村,漫山翠绿的竹林,是最靓丽的风景。余村有毛竹山6000多亩,为保护这片竹海,余村将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草甘膦写入了村规民约。“2015年,村里组织体检,有几名村民身体查出了异常。”村党支部副书记李辉回忆说,当时村干部很着急,马上碰头查找原因,最终将目标锁定在草甘膦,“草甘膦会渗透到地下,慢慢地流进山泉中,而村民的水源就是这些山泉水。” 就这样,一次村民体检将禁用草甘膦上墙并落地。几年来,全体村民自觉遵守,无一人破例。 62岁的戴长友是目前村里唯一私人承包毛竹林的村民。他坦言,受市场的影响,这两年毛竹价格并不高,但人工成本却一直增长。即使这样,每年白露前后锄草时,他仍坚持用劈山刀锄草。“虽然用农药要轻松得多,但总不能污染环境啊。”戴长友一脸坚定。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了村规民约的引导,村民心中都有本“清楚账”。 曾经,村里因狗产生过不少纠纷。为解决这一问题,去年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狗不能出门上路”的规定。“我活到这把年纪,还没看过谁能把一条狗管得这么好。” 83岁的村民姚桂娣家里养了3条狗,新规执行后,她给每条狗准备了一根拴绳,让它们乖乖地呆在院子里。她说,支持村里出的规定,现在来村里的客人这么多,如果村道上都是狗乱跑,不安全不说,也影响形象。 11月初,村里又和养狗的村民一一签订协议,规定养狗就要挂牌,一旦发现狗上路就由村里处理。这一回,姚桂娣又是举双手赞成,二话没说带头签了字。“失去过才懂得珍惜。对于保护环境,余村是认真的。”村党支部书记潘文革说,这些年来,余村在保护家园的过程中不断固化经验,家禽家畜禁止随意放养,严禁用电枪、农药、毒药进行捕鱼,严禁在水库、山塘等范围进行露营、烧烤……一条条村规、一项项民约真正落了地,渐渐成为了村民的自觉行为。 学习先进村规有了“绿标尺” 吴姚军是一名厨师,在余村农家乐金宝山庄工作已有3年。记者见到他时,看到的是一副“专业范”:厨师帽、透明口罩、白色工作服,一身行头和大酒店的厨师一模一样。“这都是按照村里农家乐管理规定来的。”吴姚军指了指墙上的制度说。“这几年,来余村参观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农家乐跟着红火起来,我们必须要做到规范专业。”潘春林是天荒坪镇农家乐协会会长,也是在余村最早开办农家乐的。这几年来,他和村里农家乐业主一起去了不少地方取经,汲取了不少养分。 在外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余村制定了农家乐管理条例,对污水处理、明码标价、用工等方面作了明确,并要求制度上墙。十来年间,余村陆续建起了35家农家乐,虽然规模各不相同,但都遵循统一标准。 保护生态环境,党员如何发挥作用?余村组织全体党员赴宁波奉化滕头村学习,当地党员分区包干的做法给了村干部启发。“余村有53名党员,如果每个党员包干管好一块责任区域,长效常态管理就多了一份力量。”村党支部委员张苗芳说。 今年7月,余村建立了党员生态责任清单制度,依据责任清单,每名党员职责明确。“我负责的是监督月家塘自然村的卫生保洁,一旦发现问题,自己能处理的马上处理,不能处理的联系保洁。” 65岁的老党员洪月仙说,别以为监督只是说说的,村里可是动真格了,年底还要进行评议,并纳入党员先锋指数考评。“近半年时间运作下来,党员的生态环保素养节节攀升。”张苗芳说,党员们还带动了许多村民加入其中。 开办民宿必须先做好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公共厕所严格按标准建造,功能设计人性化……村主任俞小平说,在践行“两山”理念过程中,余村不断学习先进、取长补短,将所学化为自己所用,各类“生态规矩”日益丰富。 创新做法逐绿有了“新模样” 每天下午4时,一辆绿白相间的垃圾清运车总会准时行驶到桥头自然村垃圾投放点,保洁员将两个干净的绿色垃圾桶从车上搬下放好。负责该项工作的保洁员胡国庆说:“下午4时放,第二天早上7时来收。在余村,其它时间是看不见垃圾桶的。” 余村共有280户农户,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为3至4吨。 2013年,全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并在2014年引进专业物业公司负责保洁。由于在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上都较为成熟,余村去年还在全市率先实施了“垃圾不落地”工作。 “余村在‘垃圾革命’方面,已走在了全市前列。”安吉县农办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主任喻凯说,余村带了个好头,起到了示范作用,如今安吉已在全县铺开这项工作,五成行政村实现了“垃圾不落地”。 近年来,余村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根据本村实际大胆创新,摸索出了多项行之有效的生态建设制度,有力地保障了“两山”理念的落地生根。 余村是安吉县第一个通自来水的村庄。俞小平说,村里自来水的水源主要是冷水洞山脚地表水。因为天气季节原因,水量大小也随时发生变化。为了保障村民能长期正常用水、杜绝浪费,村委会和各村民小组2014年商议通过了自来水管理办法,对生活用水、经营用水收费标准分别做了规定。“像我们全家5口人,一个月用水全免费。”村民向阳说,村里规定每人每个月定量5立方米水,超出部分按每立方米1元钱调节费收取。现在全家人都有节水意识,比如,淘米水浇花,洗脸刷牙的水再冲厕所,一个月根本用不完规定的水量。负责该项工作的李辉说:“村民节约意识确实很强,去年一年才收上来100多元调节费。” 天荒坪镇副镇长吴宏亮认为,这是余村的创新,这样的管理办法既体现民主,又倡导节约,很有效,还能为其他村提供借鉴。“我们希望探索出更多的新做法、新经验。”潘文革说,元旦、春节等节日就在眼前,全村域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湖州日报)
用温暖建一个精神家园
前5个月淮北市经济运行平稳
我市将补录152名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基层特定岗位
蓝山国税强化督查抓落实
绵阳市中医医院外科医生爱心帮助 点燃病人一家的希望
山水为媒绿为约
将乐: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
慈利县开启加速度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济南楼市一季度成交量同比降两成 区域供求不平衡明显
女子戒指卡手 求助消防救援
2018年永州大讲堂第一期讲座开讲 中央党校教授罗平汉主讲
开平区举行“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活动
宁海在全省率先实施公益性“生态公墓”审批事项改革
这些作品获宁波工业设计最高荣誉 件件都很接地气
党员带头树榜样,抢抓工期在一线
关于公布2017年度我市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人员名单的通知
市民参与创建只需动手指"12345"平台"接单"
市教体局全面推进全市第二季度基础教育重点项目暨民生工程项目
温州市16人入选首批省“万人计划”
珠海航展惠州有直通车 下月由惠州汽运南站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