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地农田里点燃“科创火炬”


火炬开发区一景。昔日的蕉田农地,已经变为生机勃勃的产业新城。
  28年前,这里是我市东部沿海的蕉地和水田。1990年3月26日,国家科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山市人民政府三方面签署共同创办中山火炬高新区的协议。1991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中山火炬高新区为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火炬区)。从此, 这里便从农田华丽转身为科创高地。
  如今,以火炬区、翠亨新区、南朗镇组成的“东部组团”成为我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前沿阵地,这片热土,又将经历新一轮的变革。
  时刻准备着接住了“创建高新区”的绣球
  法国思想家笛卡尔说过:“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改革开放前沿的中山,时刻准备着。
  1988年8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
  那时的中山,由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和工业平台开始向东部靠海的中山港一带延伸。
  1983年筹建进港路(现中山港大道),1984年10月4日,中山港货运区货运码头开放使用。仅用了8个月时间,在一片淤泥当中中山港客运联检大楼如期建成。1987年11月12日,中山港工业开发建设指挥部成立,同时决定成立中山港工业开发总公司。
  1988年3月份的《东镇侨刊》 有一则《中山港出口加工区破土兴建》消息,这样描述:坐落在张家边村所属的先锋庙、大沙岗、田螺头、鲤鱼山、龟山一带,环绕月地山下,占地2平方公里,于1987年12月18日破土动工。春节前填好地基、春节后兴建五层楼高的标准厂房十一间,现代化设施,厂房新型,设备完整 。现已每日开动十七台打桩机、二十辆挖土、连泥自卸卡车等,穿梭往来工作。调来12个工程队,2000人日夜施工……
  1988年1月中山升格地级市,10月,市科委发布了《中山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设想1988-2000年》。
  当得知国家科委要在广东省物色一个地方建立国家高新区时。时任市委书记谢明仁、市长汤炳权,立即做出决策,中山要从农业向科技、经济强市发展,必须发展高科技产业。于是,开始与国家科委接洽。最后,国家科委被中山市委、市政府的诚意打动。
  1989年10月10日,在北京举行由国家科委、省科委和中山市人民政府三方参加的洽谈会,正式通过在中山市举办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会议纪要。同年,10月16日,由时任副市长吴泽球挂帅成立中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备领导组。
  全国四把“火炬”中山点燃了一把
  1990年的春天,中山点燃了一把“火”,这把“火”是科技之“火”。
  1990年3月23日,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李绪鄂、广东省副省长卢钟鹤、中山市副市长吴泽球分别代表国家科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山市政府正式在北京签约,联合成立直属国家科委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中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在全国首批2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中山火炬区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带有“火炬”的高新区全国只有4家,即中山、威海、厦门、海口;二是在全国首批2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中山是当时仅有的两个地级市之一。
  1991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火炬开发区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1992年3月29日,国务院和国家科委发函审定火炬开发区区域范围和面积,分为政策区(包括中山港区和部分市区)和5.3平方公里集中新建区。
  1992年,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更将中山火炬区列为全国五个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赋予中山火炬区在改革企业产权制度、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股份制试点等方面更多的政策空间和行政自主权力。
  1992年4月13日,国家科委就建立氢镍电池中试基地向全国招标。这是国家跟踪世界高技术的“863”计划中第一个产业化项目,中山在5个竞标城市中成功夺标。1992年6月18日,国家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1992年11月7日,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公司成立。
  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行政效率,1993年1月30日,张家边区、中山港区、火炬开发区实行三区合并,定名为中山港区,同时合并履行原有各区职能。1995年1月,中山港区改称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名称、体制一直沿用至今。三区合并之后,随着高新技术科研成果和外商、外资不断进入,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的汇聚,火炬区以其独有的高速度、高效益,在“科技兴工、科技兴市”的发展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纵观火炬区28年的发展历程,大至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创业阶段是1990年-2000年;这个阶段是通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奠定发展基础;第二次创业阶段是 2001年-2011年,这一阶段通过工业强区和产业结构调整壮大发展规模;第三次创业阶段是2012年至今,主要通过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
  火炬区正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创新发展。
  人物访谈
中山港码头货如轮转,高端平台中外科技人员倾情研发,“登羚型”“独角兽”企业登上国际舞台……28岁的火炬区,正青春勃发。
中年转战中山 恰逢黄金机遇
  ——专访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戴杭杰
  戴杭杰,1945年出生在福建上杭。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韶关马坝的大宝山铁矿做选矿工程师。1990年,45岁的戴杭杰作为高级人才引入我市。现为矿山冶炼行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那时,我们工厂算是位于中山市最东部了,现在的国家健康产业基地、翠亨新区一带都是空的,不像现在这样繁忙景象。” 回忆往事,年过7旬的戴杭杰感叹着时光飞逝,也感叹着飞速发展。
  ■放弃副处级待遇出“关”到中山
  ○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您已是韶关大宝山铁矿科研所所长,享受副处级待遇的国企干部,当时是什么动力让您放弃好待遇,选择来中山?
  ●戴杭杰:马口铁,学名叫电镀锡薄钢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卫生等行业的世界先进高档食品包装材料(如饮料罐、气雾剂缸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主要依靠进口。
  1988年4月,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成立。马口铁厂建好了,但缺少钢铁方面的人才。当时,在广东只有广钢和韶钢两大国企储备了这方面技术人才。韶钢成了中粤马口铁公司挖人的主要对象。
  在马口铁总经理再三邀请下,我决定放弃“高位”携家人“出山”。
  ■到中山月工资是原来的2倍多
  ○记者:第一次来到中山,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戴杭杰: 那时从韶关来中山需费不少周折。早上从韶关坐绿皮火车,差不多4小时到广州,然后到广钢处再转搭汽车,中间要经过4个渡口,才到达富华酒店对面车站。几经折腾,才在傍晚时赶到了中山。
  当时厂里在张溪、南下两处有安排房子给科技人员住,我住在张溪。公司位于中山港货运码头旁,搭车上班很不方便。 1路公交车最远只能到达中山港码头处。从中山港码头下车,还需步行15分钟才可到达厂里。
  从销售经理干起,然后做到厂长,再到副总工程师。
  那时我在韶关大宝山铁矿科研所的月工资是88元,但中粤马口铁公司做销售经理的月工资将近200元,比在韶关当所长多了一倍多。
  上班没几天,就收到一个令科技工作者振奋的好消息:中山要创办高新区,而且是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这让我有恰逢其时的感觉。
  ■技术人员就一个字“干”
  ○记者: 高新区刚成立时,没几家工厂,大部分地方还是蕉地和水田,地方偏僻,交通不便,科技人员少,当时您有没有心理落差?
  ●戴杭杰: 那时中山工程师是凤毛麟角。我们工厂当时在火炬区属于名气很大的了,但科技人员只有20-30人,且大多数是车间一线技术工人。技术人员没有太多想法,就一个字“干”。 企业主打向科技要效益,虽说我的职务是销售经理,但还是深入生产一线,发挥技术特长,市场僵局逐渐打开。
  此后,公司紧紧依靠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抢占行业技术高端,生意越做越大。火炬区也集聚了越来越多高技术企业。
■大事记
  1990年
  3月23日
  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李绪鄂、广东省副省长卢钟鹤、中山市副市长吴泽球分别代表国家科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山市政府正式在北京签约,联合成立直属国家科委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中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5年
  1月24日
  中山火炬高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全国高新区内第一家上市企业。
  2015年
  9月
  火炬区在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对全国114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共115个单位的评价中,综合排名列第25名,在广东省内仅次于深圳高新区和广州高新区。
  2015年
  9月
  国务院批复同意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仲恺、东莞松山湖、中山火炬、江门、肇庆等8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8年
  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狠抓创新驱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加快坦洲科创岛、三角迪茵湖科创基地建设,与火炬区、翠亨新区构建“两区一湖一岛”格局,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

2017年度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开始
清徐县东于镇抓重点、提标准、强落实,助力各项工作开展
高新区领导带领相关部门到经十一路项目现场召开项目协调会
云兴小学 参加小学阅读工程展示(云龙场)汇报演出
河畔花园电梯卡事件解决 居民物业握手言和
蕉地农田里点燃“科创火炬”
敬老“小雷锋”
数字化城管中心全力做好汛期巡查工作
每个辖市区年底前需建成3-5家食用农产品示范市场
雅安市林业局参加2018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服务活动
市政府企业家顾问团成立大会召开
佛山汽车站后日起可微信线上退汽车票啦
华安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
德国瑞曼迪斯客人一行来榕考察
2018年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荆州市民可受益
中国研发太空制造技术 实现世界首次微重力陶瓷3D打印
燃气停四天 节前已恢复
农工党娄星区支部到杉山村调研“同心美丽乡村”创建工作
重庆破获特大绕关走私冻品案件 涉及毛肚牛肉等 案值逾1亿
鄠邑区委书记范九利前往玉蝉镇召开领导班子会督导推进当前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