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社区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职工生活区,由于中石油建设企业的特殊性质,许多青壮年常年在外地工作,为解决空巢老人和困难家庭这一社区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在社区党支部和物管办的支持与带领下,中油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于2009年12月5日正式成立,目前队员有106名,平均年龄65岁,最大年龄76岁。
中油社区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公司职工生活区,由于中石油建设企业的特殊性质,许多青壮年常年在外地工作,为解决空巢老人和困难家庭这一社区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在社区党支部和物管办的支持与带领下,中油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于2009年12月5日正式成立,目前队员有106名,平均年龄65岁,最大年龄76岁。
志愿者服务队分为关爱老人服务组、应急救援服务组、平安社区服务组、文体活动服务组、环境维护服务组、创建卫生服务组等6个服务小组,并成立了担架队、理发站、巡逻队等各项服务机构。他们在志愿精神的弘扬和践行方面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志愿者队伍的标杆,连续7年荣获洛阳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
“不管谁接手,这个团队不能散,不忘初心,让健康的老人去帮助困难的老人。”去年9月1日,带着对志愿者服务队的依依不舍和百般嘱咐,中油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原带头人焦青慧悄悄离开吉利,走上新的岗位。
9个多月过去了,笔者再次来到中油社区。黄色的居委会大楼上“中油社区”四个红色大字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银色的“中油社区服务站”门牌悬挂在大楼门口。步入大厅,放眼望去,中油社区志愿者活动纪实宣传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诠释着中油社区老年志愿者团队的事迹和精神,一切如故!
在中油社区党支部的支持与带领下,中油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没有受到原带头人调动离开的影响,各项志愿活动照常开展,在持续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的过程中,凝聚力更是日益增强。
上下同心 志愿接力
志愿者服务队将由社区居委会接手管理,面对这一重大变化,社区居民心中有一连串问号——老年志愿者们能接受吗?团队活动还能继续下去吗?
“怎么抓住志愿者的心?”“怎么和老人说话?”“怎么让大家信服?”……为了顺利接手新工作,社区工作人员李焕利在焦青慧走之前几乎天天跟着她,虚心请教经验,希望尽快进入角色,时刻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去年9月16日,是志愿者服务队每月一次的例会。这是新班子召开的第一次例会。这一天对于社区居委会来说意义深远,直接关系到以后工作的开展。
在例会上,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新道说:“我们志愿活动虽然没有薪酬,但能使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大家要继续努力。”
“社区居委会刚刚接手志愿者工作,我们感觉压力很大,但一定会努力做好。”社区居委会主任刘学英信心满满地说。
听到两位领导这样表态,志愿者赵继春满怀激情地说:“志愿工作是团队工作,我们要为实现集体荣誉更上一层楼加油。”
“提议各队长表态,大家献策献力,把志愿工作做得更好。”志愿者李桂芝提议道。
………
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态支持新班子的工作,气氛十分热烈。
“第一次主持例会没经验,可以说是赶鸭子上架。我又不太会说普通话,感觉压力很大。但没想到大家这么支持我,以后我工作起来更带劲儿了!”李焕利笑着说。
这次例会,给所有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从此,中油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上下同心,拧成一股绳,一如既往地做好志愿服务工作,让志愿者服务队焕发出朴实而温暖的光芒。
强身健体 救援应急
今年3月26日早上七点半,志愿者服务队接到居民马素英电话,说自己昨晚摔倒,现在腿疼剧烈,躺在床上不能动,可是孩子在外地上班,70多岁的老伴儿行动不便。
志愿者们立即集体出动,把马素英送到石化医院拍片检查,诊断为腿骨骨折。老太太不愿住院,想保守治疗,志愿者们又把她送回家,抬上楼,待一切安顿好后才带着一身的汗水离开。在后来的康复治疗中,志愿者们又来回接送多次。
“我们的队员们虽然年纪越来越大了,但始终保持着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即使担架上、衣服上被病人呕吐脏了,也不嫌弃,无怨无悔。”说起担架队,李焕利赞不绝口。
“只要接到电话说要抬病人,我精神头就来了,感觉浑身都是劲儿。哪里有电话,哪里就有红马甲。”今年75岁的马玉林说话时声音洪亮,双眼炯炯有神。作为有着8年志愿者生涯的担架队队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不掉队,多抬几个病人,他在家里装了一个单杠,锻炼臂力。在自己锻炼身体的同时,还不忘带领担架队的6名成员,每天打两个多小时兵乓球。
有次在广场上,马玉林把摔倒的老人扶起来,那个老人对他说:“你是中油社区的志愿者,我认识你。”短短一句话,让马玉林为自己志愿者身份倍感自豪。
“新班子非常支持我们担架队,我更要锻炼好身体,与衰老和年龄抗争。时刻保证体力,才能在抬病号的关键时刻不趴下,才能服务好居民!”马玉林激动地说。
如今,马玉林的手机号已经传遍了社区,越来越多的老人直接打电话向他求助。
义务理发 母女协力
2012年6月,中油社区“金秋理发站”成立。马常乐和郭秋森两位老师傅每周一、五上午在社区为老人免费理发,并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截至目前,他们已服务居民2000多人次。如今6年过去了,他们也都年近80岁,如何让志愿接力,成为两位老师傅的心病。
就在去年,理发站新来了母女俩,她们主动提出跟着两位老师傅学习理发。
“我有这个想法好几年了。以前来这儿剪头发时,看到两位老师傅那么大年龄,还在免费为老人们理发,受他们感染,我就特别想加入志愿者队伍,跟着他们学剪发。”71岁的占丛苔笑着说。
为了加入志愿者队伍,占丛苔特意到照相馆照了一寸照片,向居委会报名,并在学习了几个月理发手艺后,把女儿李红也拉进了志愿者队伍。理发站从此有了接班人。
一天,在马常乐师傅带领下,占从苔第一次上门理发。师徒俩来到5号楼居民周师傅家中,进入房间,一股难闻的味道扑鼻而来。他们二话不说,把房间打扫整理了一番,这才开始理发。由于周师傅瘫痪在床,他们一点点把周师傅挪下来,待到理发完毕,又慢慢把周师傅抬到床上。周师傅个头大,师徒俩在抬的过程中拼尽了全力,期间占从苔胸口岔气儿,疼了半个多月。几个月前,周师傅过世了,他们上门为老人做了最后一次理发。
说起将来的打算,占丛苔坚定地说,“我们想慢慢接手工作,直到我们也干不动为止。”
“没有词可以形容理发站,他们那么辛苦,要说的话就是一句话,服务态度好。”73岁的理发站常客李天义老师傅竖起大拇指说道。
习总书记曾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9年来,中油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以老助老,坚持做好事、为居民服务,累计帮助空巢、孤寡、困难、残疾居民260余人次,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在危急时刻把75名病人及时送入到医院,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社区的稳定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如今,队员们还会时不时地把活动照片发给焦青慧,看到志愿者队伍继续壮大,焦青慧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周慧婷)
严格落实责任 确保整改到位
宜春摄影家聂靖生获第4届 LensCulture 街拍摄影大赛奖
秋季泰山国际汽车展览会开幕
全市颐养社区建设推进会召开 确保不折不扣完成任务
地标“建”证深圳成长
中油社区:让志愿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德勤:中小型制造、科技和零售企业将在下季度新股市场占主导地位
“非遗传承保护,我责无旁贷”
中秋节还没到,黄江这群孩子已经在学校玩嗨了!
应城市民街头无偿献血近万毫升
6月27日-8月5日查处超速198959起、超载3935起
为了6万元“胜诉奖金” 律所状告委托人
广州交警绿色交管服务新举措为“智慧交管”建设助力
电梯有了专项维修基金 开发商缴存不需要业主掏钱
打造战略性支柱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与转型发展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晋城市城区“晋城农商杯——我与家乡共成长”征文大赛】我与家乡的三棵果树
许光友副市长现场指挥城管执法局应急防汛工作
30只黑脸琵鹭重返庄河 “生儿育女”
转弯未礼让直行 小车撞倒电动车
爱护公共环境 共建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