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又获量子通信研究一大突破,系我国科学家首次

  合肥在线讯(记者 王旭) 7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李传锋、柳必恒等人,首次利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达到2.09的信道容量,创造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该成果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该成果7月20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进展》上。该项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和教育部的支持。
  量子密集编码是最重要的量子保密通信过程之一。例如,初始时a和b两人共享一对纠缠光子,a编码2比特的经典信息在其光子上,并把光子发送到b,然后b对其手里的两个光子进行贝尔基测量,解码得到a发送的2比特信息。在这个过程中a只发送了1个量子比特到b,但是b却接收到了2比特的经典信息。衡量密集编码的重要指标是信道容量,即a向b发送一个光子所能传输的比特数。在比特系统中,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极限为2。
  相比比特系统的二维纠缠,高维纠缠具有信道容量高、抵抗窃听能力强等优势,近年来被学术界广泛关注。量子密集编码的思想自1992年提出,1996年在光学系统中首次实现。由于无法实现完全的贝尔基测量,当时利用一对纠缠光子仅传送1.13个经典比特,直到2017年,基于完全的贝尔基测量,这一纪录才被更新为1.665。
  相比比特系统的二维纠缠,高维纠缠具有信道容量高、抵抗窃听能力强等优势,近年来被学术界广泛关注。李传锋、柳必恒等人在自主研制的高品质三维纠缠源基础上,进一步制备出偏振-路径复合的四维纠缠源,保真度达到98%。他们利用这种四维纠缠源成功识别了五类贝尔态,并实验演示了量子密集编码,一举把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纪录提升到了2.09,超过了两维纠缠能达到的理论极限2,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为高维纠缠在量子信息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重要基础。

我镇第三季度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接受市检
太原体育馆等5个网点昨日起可办老年公交卡
市人防办及时处置人防工事水灾
武陵源区“厕所革命” 从景区向农村延伸
淮北市统计局举行2018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中科大又获量子通信研究一大突破,系我国科学家首次
上门筛查白内障
桂林市第二十七届冠军杯足球赛鏖战正酣
广州市政协党组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金凤乡组织开展法律法规知识考试
社区警务室开展社区民警接待日活动
咸宁城区一小区噪音扰民部门:正在协调解决
惠州市两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
市公路部门:新一轮联合治超初战告捷
市总工会召开六届四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
营山县法院召开征求律师、法律工作者意见建议座谈会
严监管势头持续 银保监会开罚单瞄准重点领域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酒仙网来了,让南阳人了解一下酒仙网是做什么的
新世纪城小区两辆“僵尸车”挡路近一年无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