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成荫、河流清澈、空气清新、乡村洁净……这是连日来,记者探访谷城县乡镇、村庄的感受。
近年来,谷城县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扎实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推进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上闯出了新路。
a 治垃圾 政府出资保长久
在盛土康镇,每5户至10户农家屋前,都会摆放三个分类垃圾箱,村民们会将垃圾简单分类,对应投入不同的垃圾箱内。随后,村里的保洁员会将垃圾运至镇上的中转站,最终送至县里的处理厂。“户初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在县、镇两级政府的设计下,完善的垃圾处理流程链条已形成。
盛土康镇积极探索第三方营运,通过政府出钱购买服务的方式处理农村垃圾。由县财政投入40%,镇(村)投入40%,农户分担20%,市级财政给予奖补。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推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与此同时,盛土康镇投入250万元,建成高标准垃圾中转站;投入500多万元,购买各类清运设备,在16个推进村装备了100个箱式垃圾容器,配备两辆配套自装卸式垃圾车。
如今的盛土康镇,不见以前“垃圾随地扔、蝇虫到处飞”的景象,王家井、黄岗等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村庄不断涌现。
b 治污染 循环利用管长远
庙滩镇是蛋鸡养殖大镇,鸡粪造成的环境污染,一直困扰着该镇居民。魏家山蛋鸡养殖基地负责人蒋群林告诉记者,鸡粪臭气熏天,导致养殖户时常与村民起冲突。
经过多方考察,蒋群林决定建立一家制肥厂,上马“鸡粪转化有机肥”项目,以破解鸡粪污染的难题。
蒋群林购买罐体抽排车,上门出钱收购庙滩镇养鸡户的鸡粪,一只鸡一年的粪污1.5元包干。鸡粪经过一系列工序后,制成富含有机质、氮磷钾的肥料,每吨达到售价800元。“鸡粪不仅不再造成污染,包括我在内的养殖户都能有收益,这是皆大欢喜的局面。”蒋群林对记者说。
循环利用污染物,谷城县找到了环境整治工作的方法。2016年以来,该县划定了全县禁养区和限养区,督促15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兴建了沼气池、多级沉淀池、干粪堆积棚等粪污处理设施。
去年9月,谷城县与蓝德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全面治理畜禽粪污和农村生活垃圾,将其转化为有机肥。该项目总投资约3.6亿元,一期项目投产后可日处理畜禽粪便800吨、生活垃圾100吨。
c 治源头 绿色生产见长效
绿色生活方式,必然建立在绿色生产方式基础上。“抓住污染源头,防患于未然,治污效果才能更好、更彻底。”谷城县县长黄克立对记者说,2016年,谷城县减少农药施用量140吨,有机肥施用增加到68万亩。
登上五山镇下七坪村的茶山远望,满山茶树绵延不绝,黄色的“黏虫板”点缀其间。茶山承包方玉皇剑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姚伟介绍,茶山面积约3000亩,全部采用人工拔草、物理灭虫,“我们采用的肥料是羊粪和菜籽饼,不仅能为茶树提供全面营养,而且对土壤没有污染。”“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留住青山绿水,有机种茶在谷城已是常态。”谷城县农业局茶叶办主任余勇说,全县现已建成茶园14.4万亩,全部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10.3万亩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近3万亩茶园获得有机茶认证。
采矿行业,一直是污染“重灾区”,但在谷城的矿山上,却不见尘土飞扬、泥沙遍地的景象。
在庙滩镇水沟村土地岭硅矿区,记者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树木。矿区投资方春江矿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春江说,公司在开发硅矿的同时,泥土就地回填并种上草木,目前已栽种各类树木4万多株。
进行地表植被恢复,企业的成本必然增加,可胡春江却说:“开矿所挖的土运到山下,全年运费110万元。将泥土就地回填,却省下了这笔费用。算生态账,公司终究不会吃亏。”
界首市提升水利工程 着力疏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南京雨花东路综合整治工程启动 6月底工程全部竣工
市农机局:我市召开2018年农机管理工作会议
突发:“龙水引眉”一期原水管线爆管 眉山城区低压供水
一切为了群众的健康——昌乐全力以赴做好灾后防疫工作纪实
谷城县大力推进绿色生活方式
高新园区学习传达贯彻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精神
巾帼不让须眉的航空修理“大师”
九旬老妪盖三层被御寒
五论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
我市加强火灾隐患排查
清理收集涉黑涉恶线索13件
人保财险开封市分公司捐赠爱心帐篷助力文明创建
资本融合“智本” 助力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
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闭幕
30省份回应“问题疫苗”流向 公安纪检等部门介入
“邻居出租房子当员工宿舍”续:群租的人搬走了
图说武汉|妙手“缝补”瓷器
韶山市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宋红:只留清气满乾坤
全力支持部队建设 用心做好拥军优属 泉州市领导走访慰问部队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