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用AR技术让人“看见”吸毒后的自己


禁毒宣传日活动上,同学们通过ar“看见”吸毒后的自己,了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广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摄
如果你亲眼“看见”毒品将让自己变成什么样子,你还会吸吗?昨日,在第31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天河区禁毒委员会举办“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暨“天河禁毒”微信公众平台启动仪式。记者了解到,目前新型毒品以不同的伪装形式出现,比如藏在饮料、果冻、跳跳糖,甚至巧克力中。警方提醒,在娱乐场所、朋友聚会时,对于陌生人递来的饮品、食品要当心,以防止误吸毒品。
无人机缉毒提高抓捕效率
在启动仪式上,天河区公安分局生动地向大家展现了运用无人机协助缉毒工作的场景。画面中,当警方初步确认了嫌疑人所处位置后,无人机便腾空升起,进一步锁定嫌疑人的行踪。同时,无人机所拍摄的画面实时传输回指挥中心,为警方的下一步行动提供有效支持,大大提高了缉查抓捕的效率。  
作为缉毒工作重要帮手的缉毒犬也登场亮相,英勇机敏的缉毒犬现场表演了搜寻毒品的过程,搜寻结果又快又准。据介绍,在过去一年中,天河区共侦破334宗毒品刑事案件,打掉12个制毒贩毒团伙,捣毁1个地下制毒工厂,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392人,查处吸毒人员798人,强制隔离戒毒552人。
ar禁毒:亲眼“看见”吸毒后的自己
为了增强宣传效果,活动中特别设置了禁毒宣传展示区。其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将先进的ar(增强现实)技术与禁毒宣传相结合——体验者站在ar终端设备前,轻轻触碰前方的仿真毒品并把手放置在鼻子前作出吸毒的样子,终端机上所实时投射出来的体验者面容立刻变得憔悴而衰老。
通过亲眼“看见”毒品将让自己变成什么样子,体验者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据悉,将ar技术与如此独特的创意综合应用于禁毒宣传,在国内尚属首例。
新型毒品伪装成饮料、食品
会上,来自广州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王警官介绍了识毒、防毒知识。王警官介绍,目前,女性吸毒大约有几种类型,比如,年纪较大者,如50多岁的吸毒者,因为身体生病听说有“特效”止痛药,上瘾后才知道是海洛因;而年纪在30~40岁左右的女性吸毒者,不少是因为“斗气”吸毒,因为男友或者丈夫吸毒,认为“我不信戒不掉”,结果自己也踏上了吸毒之路;而更年轻的,年纪在20多岁的女青年吸毒者,不少则是上当受骗或者交友不慎而误吸毒品,还有的是出于好奇,明知是毒品还要去尝试,或者认为是一种时尚潮流。
王警官说,近年来,新型毒品以不同的伪装形式出现,比如藏匿在饮料、果冻、跳跳糖、巧克力等食品饮品中用来吸引你,由于这些伪装的形式不易被察觉,使人放松警惕,很容易导致误吸,“第一次是免费,一旦上瘾将落入毒品的魔窟”。王警官提醒,要主动了解关于毒品的知识,对于娱乐场所或者朋友聚会时,陌生人递来的饮品、食品尤其要当心,防止误吸毒品。
广报全媒体记者李栋、廖靖文 通讯员李泽南

省知识产权局调研澄海区知识产权维权及重点市场培育工作
全市企业家安全生产培训会召开
武汉市农委推广二维码主动出示制 引导服务对象扫码监督
休宁县万安镇开展水稻核灾工作
省政协调研组来我区调研
全国首创!用AR技术让人“看见”吸毒后的自己
荣军街道屏山新村社区开展“慰问计生特殊家庭 深深情意暖人心”主题活动
湖人新赛季遭遇三连败 詹姆斯:这是一个过程
榆次四中举办校园华尔兹比赛
我市新建小区将配建公办幼儿园
成都市委宣讲团宣讲动员会暨集体备课会召开
郑人豪率湛江市党政代表团赴黑龙江省绥化市考察学习 拓展对口合作深度广度 推动湛绥“联姻”结出硕果
“二标四实”采集进行时(上)
观山湖区组织家庭小志愿者开展井盖涂鸦活动
“夏日灼阳”擒“老赖”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新址启用 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揭牌
东莞市技师学院体育馆木地板及地胶的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托县医院医护人员深入西大圐圙村开展“精准扶贫”义诊活动
75名流浪乞讨人员激活“合肥市民”新身份
清原提高政治站位 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