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40年,中国在外汇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体现一国实力的外汇储备显著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储备反映一国实力,尤其在发生金融危机时,又是信心的表现,堪称一国经济的“定海神针”。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仅为1.67亿美元,1996年破千亿,为1050亿美元,2006年破万亿,为10663亿美元,2014年6月达到3.993万亿美元峰值,截至2018年9月末为30870.25亿美元,有所回落。尽管目前全球经济处在强势美元和美国加息的周期中,未来中国仍有可能保持在这一水平上下。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经历以下重要变革:1979年至1993年,人民币经历从单一汇率到双重汇率的变迁。1994年是中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重要年份,改进了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施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2005年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5年8月11日,又完善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
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大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1996年12月底,中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款,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之后逐步开放资本账户的部分内容,直接投资项实现基本可兑换;通过通道开放的方式稳步推进证券投资项下可兑换,包括qfii、rqfii、qdii、rqdii、沪港通、深港通等。
外汇储备管理由传统方式走向积极管理。外汇储备管理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原则。随着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在满足安全性和流动性之后,还有不少外汇储备,如不妥善管理,外汇储备机会成本过大,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中国开始关注外汇储备收益性,通过中央外汇业务中心,将外汇储备进行积极管理,在香港、纽约、伦敦等地设置机构,在全球多元化投资配置资产,取得不错回报,实现了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目标,为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奠定基础。
抵御金融风险的外汇监管方式日趋成熟。中国外汇监管当局不断推进外汇监管方式改革,弱化事前审批,完善事中事后管理,提高了国际收支监测分析的准确性和前瞻性,对于抵御金融风险传染,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 高洁)
转载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来源地址:http://www.gov.cn/xinwen/2018-10/09/content_5328680.htm
欢娱影视向《中国电影报道》致歉:团队严重失职
肥乡区委书记赵洪山主持召开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市林业局以省环保督察为契机 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
管与疏 不是简单的1+1=2 嘉兴交警稳步推广校园周边交通差别化管理改革模式
13场高端活动邀百余位院士 这个年会有点酷
外汇管理,更积极更开放
洞头一男子开车犯困 一时迷糊出事故
用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来续写生命的乐章
中考昨日落下帷幕,超长假期怎么过 走出考场,他们心里都有“小九九”
假如世界没有了水……
市民去看样板房被要求验资 没50万谢绝看房,你怎么看?
信号灯频繁“罢工” 市民出行存危险
云和创新选拔人才促农村经济发展
固镇县城管执法局“三强化”促党风廉政建设提水平
宁德市医调委成立至今成功调解医疗纠纷152起
青岛宜家最新进展:预计下半年开工 2019年开业
市疾控中心开展“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
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档案法》实施情况
市中区:召开2018年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
江宁发布民生利好——力小琅小分校9月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