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化身冰心散文中的‘小橘灯’,用坚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照亮了山区孩子们的心。她用5年时间走进湘西20多所山区小学支教,用自己的青春点亮山区孩子们的世界。”近日,一个90后女孩湘西支教的故事登上了湖南卫视,经过包括央视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关注,更多人认识了这个来自惠州的客家妹子——殷沙漫。
一个广东妹子缘何去湘西支教,又是何种力量让她在公益路上一路前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殷沙漫,倾听她与山区孩子的那些故事。
殷沙漫与山区孩子们。
人物简介
殷沙漫
今年24岁,出生于河源龙川,6岁时随父母来惠定居。2013年考取吉首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学 (师范)本科专业,如今在吉首大学攻读民族学硕士专业。曾被评为2016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南省雷锋式当代大学生”“湖南省优秀本科毕业生”“吉首大学校园公益之星”等。近期,她不顾生病的躯体,背起行囊,坚持山区支教的故事被湖南卫视《赶考路上》节目报道。随后,她的公益事迹被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各大媒体报道转载。
-------------------------------------------------------------------------
自踏入大学校门起就准备将公益持续做下去
“在我大一加入麦田计划的时候,我就准备要将公益持续做下去,因为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也是我愿意做的事情。”看起来柔柔弱弱、说话轻声细语的殷沙漫做起事来却有着与其外表不相符的坚定和果决。在很多人看来,去山区支教、走访偏远苗寨、帮扶贫困家庭,这每一件事做起来都不容易,更何况一做就是5年。但对殷沙漫来说,这却是她自踏入大学校门起就决心坚持做的事情。
在此之前,她曾经在中学的6年时间里,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和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20余次。因长期坚持志愿服务工作,她曾被评为惠州市“一星级”志愿者、惠州市实验中学 “感动校园十大人物”之一。她开始做公益的初衷很简单,只是因为一次生病看到不少志愿者在医院帮忙,她打心底佩服这些志愿者,这也让志愿服务的种子在她心中萌发,她初中就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
而受语文老师的影响,一直想当老师的她,在高考后选择了位于湘西的吉首大学。在此之前,她从未到过湘西,对湘西的认识也仅局限于中学课本《边城》中的描述。高考填志愿时一心想走出去看看的她被全家人反对,但在她的坚持下,家人也只能妥协让她选择广东省附近的学校。
到过湘西8县市走访30多个贫困苗寨,调查了170余户家庭
高中时就开始留意各类支教消息的殷沙漫,大一军训完就申请加入吉首大学麦田计划志愿者协会。而她第一次跟随团队探访的就是离学校两个多小时车程的村小。此前,她对于山区小学的印象都来自于各种新闻报道,虽然知道学校的条件会比较差,但去到现场她还是被震惊了:学校的课桌、黑板、卫生间,与惠州任何一所学校的情况都差别很大。离开时,村小老师的一句“我希望你们早点回来”让她潸然泪下,也让她更加坚定地走在公益的路上。
大学4年,殷沙漫带领团队走过湘西8县市,到访30多个贫困苗寨,实地调查了170余个家庭。她组织“圆梦六一”活动,收集孩子愿望,向全校师生以及广大社会爱心人士发起倡议,帮助孩子实现愿望,还帮助40多个贫困儿童寻找资助人……
殷沙漫到村民家里走访。
在湘西收获了沉甸甸的感动
随着公益的脚步越走越远,探访的山区小学与贫困儿童越来越多,殷沙漫发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极易被忽视。此外,音乐、美术、体育、心理健康课程等的缺乏,也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少了些色彩。所以,她希望借由开设“知识新窗·第二课堂”,给孩子打开一扇知识的新窗户。
从大三开始,殷沙漫每周二下午都会赶到湘西泸溪县松柏潭小学开展 “知识新窗·第二课堂”。从学校到村小要坐一个小时班车再坐船才能到。而上完课,她又要匆忙赶在五六点班车结束前乘车赶回学校。为了赶下乡的班车,她经常来不及吃午饭便去上课。殷沙漫说,在那个学校上课的两个学期里,上课前孩子们都会在河边等她,有时候会摘鲜花或带着自己做的小手工送给她。
在殷沙漫的带动和组织下,师弟师妹继续将“知识新窗·第二课堂”传承了下来,这个第二课堂已陆陆续续在湘西山区的村小开展着,知识的种子在湘西山区小学广泛播撒。而只要有时间,她还是会到山区小学给孩子们上课。她在朋友圈里这样写道:“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从排稠到丹青再到排吼,3个完小,119个一二年纪的孩子和一个不会画画但很想启发孩子们想象创造的殷老师。我想,对于同学朋友一遍又一遍的 ‘你为什么还留在湘西’的疑问,大概就像爽姐说的,就是为了寻找这样一份感动,沉甸甸的感动,而我在湘西在麦田找到了这份感动。”
■对话殷沙漫
“不能给予孩子更多帮助我会很难受”
近段时间,因为媒体报道而“爆红”的殷沙漫“忙到飞起”。她一边要面对各大媒体的采访邀约,另一边已是吉首大学研一的她,还有数不清的学术讲座、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需要完成,此外,这个月底即将开展的田野调查准备工作也要完成。面对突然 “爆红”,面对大家一致的赞美,这个才24岁的女孩却显得很淡然。
做公益让她的心变得柔软
问:你怎么看待大家对你的评价?
答:我其实不是特别喜欢大家把我去给孩子们上课理解成支教。我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支教,因为我还是学生,还要完成学业,并不能长期呆在山区,只是每周去给孩子们上课。
问:对于你所做的事,身边朋友是否不理解呢?
答:我没有太多关注身边朋友的评价,我就想做好自己的事情。身边的朋友和老师都很支持,而且因为我在做这个事情,他们也慢慢加入进来。
问:做公益这些年来,你的人生有什么改变吗?
答: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我一直比较坚定地向往,同时也希望自己能积累更多知识。
这几年的经历带给我很大改变,公益带领我在这个坚硬的世界里慢慢修得一颗柔软的心。特别是在看待很多人和事的时候,更多的是去理解和尊重,而不是评价和批判,这对我的学习乃至以后的生活帮助很大。现在很多人面对一些问题,更多的是吐槽或表现出不友好的态度,而我走访山区后,接触到一些更加底层的人的生活时,我就更能理解和尊重他们。
生病出院了才敢告诉家人
很多人并不知道,做公益上瘾的殷沙漫患有低钾血症,过度劳累会让她四肢乏力甚至晕倒。大学期间,她曾多次因疾病而入院治疗。
问:低钾血症是何时出现的,这个疾病是否会影响你做公益?
答:低钾血症是在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出现,在大学期间因为这个病住院多次。患低钾血症会出现头晕、心率快、四肢乏力等症状。大多数去医院,都是因为这段时间太累了。因为每周二固定去第二课堂,日常的课程需要完成,周末还要继续对山区孩子进行探访和服务。
问:做公益时,哪些事情让你很难受,是否曾想过要放弃?
答: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做公益时,因为体质不好,走一两个小时山路去探访会让我身体吃不消。而且为了赶班车来不及吃午饭,一去到就上课,等到下午四五点上完课,身体会虚脱。
我目前还是学生,能力有限资源也有限,面对孩子们的渴望时,感觉自己很渺小,不能给他们带去更多帮助,心里会很难受。遇到一些家庭特别困难的孩子,我只能去看看,帮忙联系一些爱心人士或爱心组织。
问:对于你做公益,家人是否担心呢?
答:家人很尊重我,我会和他们分享做公益的那些事情,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他们肯定会担心我,经常嘱托我照顾好自己,好好吃饭。每次我住院都不敢告诉家人,都是出院后才跟他们讲。
已明确未来努力方向
2017年9月,殷沙漫的身份从吉首大学本科生转换到研究生,她为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选择留在了湘西。研究生学业已完成一年,对于未来,殷沙漫已有了努力方向。
问:你接下来会一直留在湘西吗?
答:接下来我将继续考博,但是否会留在湘西、考什么专业还在思考中。我现在只想把自己手头上能做的、该做的做好,包括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学术研讨,写学术论文、做公益活动以及这个月即将开始的田野调查。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自己当下的事情做好,再慢慢思考未来。
问:在你的未来规划中,山区孩子是否在其中?
答:这些山区孩子仍在我的规划中,我不能够保证我以后一定会做什么事情,但至少现在我会努力做更多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给山区孩子上课,去探望他们。我现在还在麦田计划做志愿服务,但更多是作为一名策划者,引导和组织师弟师妹做一些公益。
本组文字 本报记者姚亚超 本组图片 受访者供图
“温比亚”登陆 周末我市被雨水频繁打扰
永兴县有序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兴凯湖公安分局、密山市公安局圆满完成第七届兴凯湖杏花旅游节安保工作
省第七届残运会乒乓球比赛落幕周口队摘得一金三银一铜
福建“最美人物”网络投票开始 长泰两人上榜
惠州90后女孩5年来走进湘西20多所山区小学支教
渭南市重点商品市场场长制工作正式启动
狼山胜境
我省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南通市领导会见李昌钰博士:常回家看看 助力家乡发展
扫码可缴税便民加速度
中考丨2018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招生学校录取分数公布!
曾安辉:十八年敬老情不变
广东:火车霸座者将有法律“紧箍咒”
关于设立“新乡改革邮箱”的公告
湖北监测地震震级精度达0.1级 地震速报时间缩短到10分钟
省“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单位名单公布 潮州439个村(社区)入选
乍暖还寒呼吸道患者扎堆 年轻人也要多注意
省级重点高中学杂费850元/学期·生
探访舟山全球最大单体“石油岛”:满库存可供全国用油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