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蒋希伟 通讯员 刘明明 姜凌云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吸引年轻人回来发展大棚蔬菜的做法进行了肯定。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看了一篇采访报道,说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现在有个好现象,就是种大棚菜的中青年越来越多了,70后、80后、90后占到八九成。”“现在的耿店村成了‘鲁西小寿光’,年轻人纷纷回村种菜,成了‘棚二代’。”“这个典型很有说服力。”
为宣传耿店村的好经验、好做法,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参考,本报记者围绕耿店村产业振兴模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以及推动人才振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采访,并撰写了一组稿件,现予以刊发,敬请关注。
“今天尖椒价格为每斤2.2元,一共卖了3500斤。”3月21日,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蔬菜批发市场上,刚刚卖完尖椒的村民任传华高兴地说,“今年尖椒的市场行情太好了,春节前后,尖椒的价格涨到了每斤7元钱!”
和任传华一样,良好的市场行情让耿店村100多户大棚种植户喜上眉梢。村民耿志国2016年返乡创业,投资50万元建了8个大棚。去年由于缺经验、少技术,又遇到市场行情低迷,耿志国挣的钱刚刚保本。今年尖椒市场行情特别好,他前两个月就卖了20多万元。村民耿付建的5个蔬菜大棚目前已入账16万元,“今年7月份之前,每个大棚还能产尖椒1万斤,有不少收入呢!”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对于耿店村来说,大棚蔬菜就是村民一直为之奋斗的产业。耿店村现有村民178户、760人,十几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的带领下,耿店村创建了茌平县绿冠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绿源蔬菜批发市场,建设了高标准育苗基地,还制定了绿色蔬菜生产操作规程及产品质量追溯等制度,蔬菜产业发展越来越兴旺,全村群众越来越富裕。如今,全村共建有第四代高标准卷帘机大棚600多个,户均3.4个棚,人均年纯收入2.7万元。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耿店村的“家业”也越来越大。通过加快新农村建设,村民全部搬进了楼房。村里还建成了文体大院,改造了全村电网,建成全县第一个村级敬老院等公共设施。
蔬菜产业做大了,村里基础设施提升了,耿店村的巨大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他们纷纷带着资金回来建蔬菜大棚,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飞自己的创业梦想,并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耿付建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2006年,耿付建中专毕业后去深圳打工,在一家打印设备公司做售后维修工作。2011年,耿付建返回耿店村,投资28万元建了5个大棚。“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今年市场行情好,收入20万元不成问题!”
如今,“户户都有大棚菜,家家都有小汽车”成为耿店村的生动写照。富裕起来的耿店人没有骄傲。今年春节过后,村民们一边忙着采摘尖椒、育苗和播种,一边思考着如何更好地提高大棚的经济效益。村民耿志国认为,要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需要依靠科技投入提升农业产业效益。“下一步,我计划引进大棚智能温控系统,既能节省人力成本,又能提高蔬菜质量。”村民任传华则打算在对大棚进行智能化升级的基础上,引进种植高端菜,让耿店村种出来的蔬菜走在全国市场的前列。
刚刚从北京参会归来的全国人大代表、耿店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对耿店村今后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耿店村吸引年轻人回来发展大棚蔬菜的做法进行了肯定。下一步,耿店村党支部将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继续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的同时,大力推动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力争把耿店村打造成为全县乃至全市乡村振兴的样板。”
邵阳召开全市文明办主任会议 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送科技到防城港市
市纪委监委举办知识竞赛庆“七一”
国庆假期厦门预计发送旅客105万人次 进港列车车票发售火爆
吉林高新区召开2018年扶贫工作会议
耿店村群众富起来了——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遂宁机关干部职工收看十九大开幕盛况
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联合举办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专题报告会
空中“巨无霸”定检大修项目顺利完工 离场直飞法国
暑假亲子游夏令营等市场火爆 出游价格普涨30%
开展河长制第三次专项考评
拒绝象牙 从我做起
“二月二”, 来这里赶庙会
贵阳市举行2018大型禁毒文艺展演暨“6·26”国际禁毒日集中宣传活动陈晏出席并讲话
广州市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总站圆满完成全市2018年肥料质量监督抽查工作
一湾揽古今 绿水蕴文秀 “大洋湾”诗词联赋有奖征集活动落幕
"扬州好人"李彬《江苏卫视》讲述与18位"父母"的故事
莱山经济开发区市场化养护雨污排水管线成效显著
男子偷挖三万方砂石 获刑1年9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