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形成"一校一品牌 一地一特色"建设格局


  本报讯(记者 张潇)5月4日上午,省委外宣办举办“加强文化建设
彰显文化自信”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省委高教工委、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介绍了高校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我省充分发挥文明校园的示范带动作用
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新闻发言人、副书记陈乃霞表示,近年来我省坚持引导广大师生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滋润心灵,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创新传承途径和方法,发挥高校理论研究优势。
我省先后推出了全国重大宣传典型:西北大学理论物理学家侯伯宇教授、航天教育奠基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专家陈士橹院士、“三秦楷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王辉教授、优秀共产党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小麦育种专家赵瑜研究员、见义勇为大学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吴书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坚持用身边的典型激励师生,引导师生。
我省将文明校园创建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充分发挥文明校园的示范带动作用。截至目前,我省共有22所高校被授予各级文明校园,其中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率先入选全国文明校园。前不久,西安邮电大学又获陕西省省级“园林式单位”称号,这也是我省高校首次获此殊荣。我省抓大学精神凝练,深入挖掘“西迁精神”的时代价值,组织全省高校广泛开展“西迁精神”学习宣传践行活动。同时,指导各高校从历史长河中审示自己走过的路,追溯源头活水,凝练大学精神,形成了“一校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格局,为高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西工大: 弘扬“西迁精神” “军工精神”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闫育周表示,该校在80年的办学历程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和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大学精神的生动写照,也和当下的时代精神深度契合。该校首先讲好家国故事,弘扬“西迁精神”。学校抢抓机遇,在社会广泛关注的科技进展和热点事件中,加强对西工大故事和军工文化的宣传。除了通过“软文化”弘扬军工精神,该校还以“硬实力”助力陕西省军民融合。陕西是军工大省,西工大是我省唯一集科技教育和军工优势于一身的研究型大学,学校矢志建设“双一流”的目标和陕西追赶超越的定位高度契合;学校既坚持特色又开放办学的强校之路与陕西“五新”战略任务的发展路径同心同向。学校正在建设、谋划的“翱翔小镇”“飞天小镇”“飞翔小镇”三座硬科技特色小镇和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等数十个科技创新平台及科技小巨人企业,将为陕西追赶超越和大西安建设提供新的增长点。
西大:多举措加强文化传承创新
西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田明纲表示,
该校始终紧跟党和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步伐,把文明创建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和文化积淀,基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历史责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文化传承创新和辐射传播方面协同发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西北大学依托在中国思想文化、周秦汉唐历史文化、丝绸之路文明交往、文化遗产研究、世界文明交流等方面的教学和学术积累,构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讲座研习、学术研究、传承创新和社会传播体系。2017年,西北大学在中亚考古又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成功确认了古代月氏人的考古学文化遗存。
田明纲介绍,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使命,也是西北大学长期办学中形成的鲜明特点。西北大学所做的这些工作,塑造了大学文化“精神场”和文明校园“精气神”,引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关心国家命运,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剑阁县化繁为简优化营商办税环境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雨天骑行这些物品或成夺命凶器
“刷脸”时代来了 南充这地方“刷脸”就可取款
湖塘明德小学开展规范汉字书写硬笔比赛
陕西形成"一校一品牌 一地一特色"建设格局
坚决打赢秋冬季森林防火攻坚战
端午竞飞舟
海宁消防多措并举掀起消防产品整治风暴
我市“5313”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加快前8个月完成投资567.9亿元
世卫组织宣布刚果(金)埃博拉疫情结束
中央宣讲团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举行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邂逅最美秋天!
今儿阵风狂 后儿暖洋洋 然后就得备好厚衣裳
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界首市大力推行“劝耕贷”破解融资难题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助台胞享受同等待遇 江苏出台“惠台”76条实施意见
市中小企业局组织各区召开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工作专题会议
关于市委常委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的公告
刘棕会到挂点服务企业调研:以创新驱动助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