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高质量发展”成为热度最高的词汇之一。对河南这个农业大省、经济大省来讲,我们的产业结构、创新动能、环境质量、社会事业等,与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小的差距。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河南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遵循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实现新征程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哪儿?近日,河南日报记者采访了出席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团的三位全国人大代表,也是三个省辖市的市长。受访中他们表示,核心在“转”。首要的是观念转变,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关键是要加快三个“转”,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转方式”“转结构”“转动能”,推动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转”出高质量发展新河南。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由要素拉动转向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要求打好“四张牌”,张张都与高质量发展有关,其中一张牌就是“创新驱动发展”。许昌没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近年来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全省,归根结底靠的是一条创新推动转型发展之路。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是着力点,先进制造业是主战场。我们鼓励和支持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在创新中唱主角挑大梁,并大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以许继集团为例,去年的专利申请量接近600项。森源集团每年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5%,还在北京清华科技园设立了投资部、研究院。现在,许昌有一批创新型行业领军企业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通过“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实现了效益倍增。去年全市企业研发投入占总研发投入的比例达到9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20%以上,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居全省第2位、第3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可以说,我们正在跑出自己的创新“加速度”。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一个地处内陆的省辖市怎样才能实现聚才引智?2013年以来,我们连续5年召开高规格的科技创新表彰大会,拿出8700多万元重奖领军企业和人才;大力实施“许昌英才计划”,设立了总金额15亿元的“英才基金”,就是想方设法让人才汇聚扎根。但我们仍然感到,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短缺,正在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下一步,我们将探索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让更多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为加快增长动力转换、增强持久创新能力提供智力保障。 (转自3月7日《河南日报》)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领导来我市调研
中介冒用他人身份行骗 伪造购房意向书骗走公司500万
武功人民政府荣获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筹办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宁德市名师名校长 “特支人才”遴选办法出炉
社论:推进朝阳振兴发展一定要牢牢把握“四个必须”
加快增长动力转换——跑出我们的创新“加速度” 全国人大代表、许昌市市长胡五岳
大亚湾区:举行主题晚会 宣传扫黑除恶
华师附属北滘学校迎首批459名小学新生 初中部明年9月开学华师附属北滘学校迎首批459名小学新生 初中部明年9月开学
前3月宁德市CPI同比上涨1.2%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党委会迅速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教育部、省关于党建和安全稳定相关会议要求
蕲春县彭思镇聚力在外知名人士回乡创业纪实
崇阳县柃蜜小镇开园迎宾
上海金山消防支队全力推进春夏火灾防控
德州中秋节市场稳中有进 商品销售额同比增8.5%
美丽的冬天
春天的告别——饶宗颐最后的日子
建立VOCs整治机制 加快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祁县小作坊“煤改气”顺利推进
殷都区:抓住机遇 转型发展 建设新殷都
新南街道玉带社区开展“残疾人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