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高陂:老手艺的期待

林绍匡(前)林绍龙制作的藤椅
□ 记者 郭亦斌 施薇 通讯员 李文星 文/图
前天中午,阳光明媚,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一小院内,几位老人正忙得热火朝天。金灿灿的藤条在几位老人长满老茧的手中如长龙般舞动,来回穿梭,一会儿工夫,一张藤椅的坐垫就成形了。
这几位老人是林绍匡两兄弟和林绍龙的妻子。哥哥林绍匡66岁,弟弟林绍龙59岁,两兄弟打小就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下从事藤椅制作,已有几十年时间。西陂人自建国初期就开始加工藤椅,并逐步成为当时全村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我们村里生产出来的藤椅既舒适又美观,美名在外,市场上供不应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北方人特地来我们村批发藤椅回去卖,全村最高峰时候有100多户人在从事藤椅制作。”说起当年的光辉历史,两位老人至今还是一脸自豪。
林绍龙的妻子在自家门口晒藤椅框架
到了九十年代,塑料椅开始占据市场,新颖的款式、轻巧的重量、低廉的价格,一下就抓住了消费者的心,手工藤椅逐渐失去了市场。西陂村原本从事藤椅制作的手工业者只能另谋出路,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务农,目前全村仅有五六户人家还在坚持制作手工藤椅,并且从事者大多年老。林绍匡两兄弟平常也以在家务农为生,藤椅只是在农闲之余摆弄。弟弟林绍龙说:现在靠编藤椅哪里赚得到钱来吃,只是编了大半辈子的藤椅手闲不下来才会一直做下去。
虽然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但是藤椅的原材料收集、制作工序等两位老人一直都是亲力亲为,亲自上山砍竹子、木头,加工成竹片、木架等原材料,亲自一眼一手地编扎坐垫、靠背、竹架子等。一把看似简单普通的藤椅,老手艺人付出的辛劳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做藤椅的根本就找不到,就连我自己儿子都不愿意学。两三天才编好一个成品,年轻人心浮气躁,是耐不住性子来做这个的,一个成品藤椅售价在200元左右,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卖不了高价,还不如外出打工赚得更多。”林绍匡老人无奈地说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的眼神已大不如前,手脚也不像年轻时候那么灵活,做一件成品藤椅耗费的精力更多了,但最让老人们耿耿于怀的还是藤椅制作没有接班人这件事,他们不希望这门传统手工艺就在他们这代人手上失传。

三明经济开发区围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省级工业园区
为什么天宁有这么多的“绿色工厂”?
网络认识投资精英 慈溪女子轻信被骗巨款
在三月的春风里奋发向前
柘荣:科技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永定高陂:老手艺的期待
南阳一男子鼻子红肿疼痛高烧不退 原因竟是拔鼻毛
南平全市生态环保工作专题会议召开
睢宁房湾湿地通过省级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现场考评
糖尿病人需警惕“糖网病”
市食药监局传达贯彻市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并就贯彻落实作出部署
路边杂草清除、野狗尸体清理,你会吗?
上海浦东支队临港大队全面推进老港工业园区消防隐患整治
城子河区全民冰雪活动日暨第二届全民冰雪活动
刑警队长的故事——智勇双全的“博士”刑警
上杭县检察院积极开展“六一”法治宣传活动
形同虚设!梅县区一文化广场杂草丛生无人管理
2017年度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自评工作启动
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未竟事业进展顺利
偃师集体约谈促管党治党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