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3月21日,年近70岁的王朝芬从普陀医院普外科康复出院了,回忆起10多天前的经历,她感慨:多亏了“医共体”,让她就医一路绿灯,逢凶化吉。
王朝芬家住虾峙,10多天前因腹痛、呕吐,由岛际医疗包船及时转诊至普陀医院急诊科。医生检查后,立刻将其转入外科,进行专家会诊。王朝芬当天就在医院普外科实施了手术,术后康复情况良好。
普陀区启动“医共体”建设已有3个月。普陀区卫计局副局长汪云明说,“医共体”让各医疗机构成为一家人,实现了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享,让百姓享受到了更快、更好的就医服务。
每周三是桃花中心卫生院最忙的时候,因为这天是区级医院专家的固定坐诊时间。岛上居民杨立明说:“以前上区里的医院找专家看病要跑不少路,现在这里就能看,特别方便,排长队也愿意。”
这也要归功“医共体”建设。“医共体”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建立健全“委派院长”工作制:由普陀医院科室主任担任海岛卫生院“第一院长”,定期指导帮扶;业务骨干任“下派院长”,扎根海岛负责全面工作,上下打通,切实提升基层卫生院综合水平,为海岛患者提供“订单式”医疗服务。
在普陀医院区远程放射诊断中心,副主任医师郑朝晖为患者张继承进行了报告诊断。
张继承在虾峙镇中心卫生院就诊后,卫生院将其影像资料实时传输至普陀医院,由区级专家第一时间诊断,享受“家门口”就诊体验。
据介绍,普陀区以“网络医院”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健全完善了区域内影像诊断、医学检验、消毒供应和设备维修等共享中心,实现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实现医疗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对老百姓来说最主要的还是方便,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大医院一样优质的诊疗。”郑朝晖说,“基层无法解决的病例,我们会通过转诊平台,把患者转到上级医院相应科室诊治,专走‘绿色通道’,免去了很多步骤,这也是‘医共体’的利好体现。”
据了解,目前普陀区“医共体”建设以普陀医院为龙头,区第二人民医院及11家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形成服务、责任、利益和管理共同体,基本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这是普陀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机制的一次重大改革。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实惠。”汪云明说,今后,在“医共体”建设中,除了专家传帮带基层医护人员外,还将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加强与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医院的联系,为提升‘医共体’各单位医疗服务能力提供坚强保障。”
太湖县政府研究申报安徽省畜牧业商标品牌基地创建工作
陈桥岁月馆开馆 讲述“江海龙脉之地”的悠久文化
古城镇三举措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工作
林州市五龙洞、万宝山景区荣升为3A级景区
聚焦独特韵味 传递别样精彩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 普陀 “医共体”建设为百姓亮绿灯
唐山车务段开展铁路道路交通及路外安全宣传
商丘市夏季广场文化活动启动
灌南又现“叶欣仁” 快递车包裹散落 路政员及时收回
四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结硕果
印尼三宝垄市代表团来我市访问
惯偷出狱盯上寺庙功德箱 一年不到盗遍江浙皖16寺
七旬老伯满头鲜血瘫坐路边,清新交警暖心救助
郑建军在全市公安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 扎实工作 确保全市社会持续稳定
老人保养的黄金时间是啥时候?用好三个“饭后半小时”!
潮州与深圳珠海韶关三地婚庆社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向黑龙江省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情况
重磅!今年底前广东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
张光峰会见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客人
丹棱县: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推进工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