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新闻网记者 徐文莉
一部村史,几多乡愁。暮春时节,从泰城一路驱车向东30公里,当车子绕过一段段绿树环绕的乡间小道,泰山区邱家店镇北王庄村映入眼帘。这里,深浅不一的绿色包裹着整齐排列的房屋,清澈的池塘碧波荡漾,一个标准大戏台矗立在村落中央见到记者,村党支部书记王仲建取出一本厚厚的村史,讲述了北王庄村过去和现在的故事。
北王庄村自古是交通要道,经济繁荣,景色优美,泉水汩汩。最繁华时,村里的集市成为远近闻名的商品集散地,村里商户印刷的纸币在周围村落广泛流通,早期村里就有了纺织户,莱芜等地的居民还专程到村里“打茶”,只为灌一壶水回家饮用图个吉利。团结是北王庄村延续已久的村风。勤劳、勇敢的做派让北王庄村经济日渐发达,村民生活越来越好。
如今,走进北王庄村,曲折蜿蜒的村路保持着旧日乡村的面貌。顺着一面乡村记忆文化墙,村内面貌豁然开朗,村里核心的公园像一颗明珠,园内垂柳依依,水面开阔,一个10米宽的戏台子传递出村里热闹的文化气息,古老泉眼旧址矗立着一块泰山石,显示出往日泉边繁华的风貌。几株果树点缀在村民院落门口,碧水岸边,花与人浑然一处,自己也仿佛融入了春天。
“小公园建成以后,成了村里核心的风景,如今村庄越来越美,村民们吃完饭出来逛逛,心里也挺滋儿啊。”王仲建说。乡村是农耕经济的载体,也是传承乡愁记忆和农耕文明的载体。重新认识乡村文明的价值和使命,就要更加重视保护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布局北王庄村的未来,王仲建有了思路。他说,现在村子周边有了龙宫、风情园、采摘园等景点,游客人气越来越旺。北王庄村也正在积极以留住乡愁为主题,打造一处集收藏、展示、学术交流、普及审美等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社会场所,供村民和游客参观。前期,村委会已经从村民手中收集了犁、耙、风箱、织布机、辘轳等农具,并规划建设一处“乡愁记忆馆”,用雕塑和陈列品再现旧时农耕文化,呈现悠久的历史底蕴。“乡愁记忆馆”展示的不仅仅是这些老物件,更是传递这些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和精神,使得乡村记忆触及到子孙们的灵魂,加深他们对乡愁的记忆。
当乡村文化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活力,文化艺术的美好价值才能更好扎根、绽放,促进民众文化层次的提升,丰富大众文化精神需求。徒步村落,青瓦、翘檐、白墙、古树、朱门、灯笼一处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展现出浓郁的民俗文化,由点及面,这也是王仲建正在推广的北王庄村未来的面貌。
王仲建说,北王庄村一共380户人家,1400多名村民。这几年,村民养苗木、干纺织,日子越过越好。村里已经有了两大合作社,苗木花卉和针织品经营都在由低档次向高档次推进。以前村民交易的是几块钱的小苗子,苗木经营成规模后,价值成千上万的大苗木交易逐步增多。以前村里的针织户产品多流向批发市场,现在大家正积极开拓网络市场。村里七八十户针织户家里都有二三个工人,年收入达到三四十万元,村民跟着村里致富能手打工的,月月收入达到三四千元,手脚勤快的老太太前去做工一天也能收入五六十元。每年,村里的经商大户们都会轮流出资,帮村里请戏班子,为老人们庆祝节日,村里还自发组建了秧歌队、腰鼓队等7支队伍,村里的商户们为文化队伍配齐了服装和道具,逢年过节,村民们都会热热闹闹欢聚一堂,村民邻里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人的眼光要继续往前看,乡村振兴像一声号令,激励着北王庄村在乡村建设领域继续有效探索,让农民生活更有奔头。
锐意改革创新 壮大主流舆论
金甬铁路(动车所) 将启动征迁
民权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第二届民权 中国好粮油产销对接博览会”食品安全培训会
西安地铁推出爱心预约服务
天易经开区:走访企业 解决问题
邱家店镇北王庄村:建设美丽乡村 留住乡愁记忆
我市职业教育多个项目入围2017年省 “三名工程”建设名单
旬邑600人锣鼓唢呐方阵演奏《群雁争雄》
北京6家景区门票价格下调 “鸟巢”门票降价10元
青川县着力打造中蜂养殖升级版
赤坎镇护龙村成为江门市首个“全国为侨公共服务示范单位”
让对外开放的环境优起来
让数据“跑”起来 湖南益阳按下便民“快捷键”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及岛屿国家海洋空间规划国际论坛昨在我市举行
高新区考察组到涪城交流融资担保业务工作
新泰入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名单
今年我市三防形势严峻 狠抓责任落实以安全度汛
日照一知名连锁装修公司突然关门!不少人的装修款麻烦了……
东岭巷社区有了法律咨询群
真情洒满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