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结果20日正式公布。在全国39件特等奖获奖作品中,南京高校揽获9件,特等奖数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等联合主办,被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类的“奥林匹克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本届“挑战杯”吸引了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200多万大学生参加,共有314所高校的755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
南京高校获得特等奖的9件作品分别来自南京大学1件、东南大学2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件、南京理工大学1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件、南京工业大学1件、南京中医药大学1件。
南大获得特等奖的项目为《最后一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个体生命记忆——1937—2017:穿越八十年的家国之梦》。项目指导老师、南京大学历史系武黎嵩说,自2016年9月30日起,团队对51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进行了150余次口述史料采集,整理出124万余字的录音实录稿、46万余字的自传整理稿,制作了75分钟的4集纪录片,分析出幸存者们的阶层分布。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专家学者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进行了寻访调研,但当时的侧重点在于搜集南京大屠杀的证据。”武黎嵩说,学生此次调研的创新点则是在南京大屠杀对幸存者造成的持续伤害上,有的幸存者的一生就此改变。
南信大获得特等奖的项目为《中心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基于南京市的纵向案例调研》。“项目选择了大气污染治理这一当下的热点话题。”指导老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曾维和副教授说,学生历经两年跟踪调研发现,2016年9月前,南京等城市大气污染出现了“治理失灵”的困境,究其原因和环保部门属于地方政府管理有关,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利益,对于环保部门的环保举措“不当回事”。2016年9月,江苏等12个省份试点环保部门由省环保厅垂直管理,“改革后,环保部门不管是在监管方面还是治理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曾维和说,学生们调研认为,这一模式值得向全国推广。
东南大学团委副书记杨文燮说,南京高校获得这么多特等奖,和南京以及南京高校一直以来的浓厚创新氛围有关,“挑战杯是根据学科分不同组别进行比赛的,南京高校的强势学科比较齐全,在不同的组别都有竞争力。历年来,南京对于科技创新非常重视,南京的高校也是如此,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氛围,所以成绩突出。”
衡阳市雁峰区电政办全区网络租赁服务政府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西安市纪委通报曝光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华阴市“三个一”打造纪检监察铁军
企业举办技校可获“双重补贴”
青少年网球赛18日正式开赛
在宁高校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9个特等奖 全国第一
福建圣维生物厂房主体封顶
以“决战”姿态全程加快推进产业项目建设
不能忘却的记忆——记寻访烈士张荣贵后人之路
拒绝“帽子多”、避免“一刀切”——《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三大焦点透视
曝光!近5万款APP被下架,这5款最危险,有下载的快删掉
南谯:“三个年”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上台阶
徐州经开区中建材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及设备制造项目奠基暨三季度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
张台小学增强安全意识 共创和谐校园
[网评]为官“清淡”,为民“情浓”
平湖市运管所“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显成效
大英县公安局举行“扶贫日”捐赠活动
京津两地座谈新经济核算工作
麻章区召开创文迎检工作部署会 查漏补缺对标整改 切实完成迎检任务
麻城市教育局多措并举过“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