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11日讯 对于心血管内科医生而言,冠心病中钙化病变和植入支架后期的再狭窄病变是一个让人无比头疼的老大难问题。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洪教授应用准分子激光技术,成功化解这一难题。
10年前,62岁的丁爷爷因急性心肌梗死接受了急诊心脏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这两年,丁爷爷再次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到医院接受冠脉造影后,发现植入到心脏左回旋支的支架内几乎被堵成了“一线天”而且血管严重钙化。
一般来说,对于这种血管内支架再狭窄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是支架里再套一个支架;第二种是用药物涂层球囊局部扩张处理。然而,由于丁爷爷支架内的狭窄部位斑块纤维化严重,进行球囊扩张恢复通血时,只有导丝通过了闭塞血管,1毫米大的球囊及其他器械均无法通过病变部位,微创介入手术无法处理,只能接受药物保守治疗。
怎样让丁爷爷血管内狭窄的支架恢复通畅?这一难题困扰着江洪教授团队,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准分子激光冠脉内斑块销蚀术(elca)技术方案让他们眼前一亮。
elca是通过一根直径1毫米左右的激光导管从手臂或大腿进入心脏冠状动脉的病变部位,释放激光束,销蚀血管内部的斑块,疏通血管,从而恢复心肌供血,能有效解决支架内再狭窄球囊无法通过病变部位的难题,是目前唯一能解决这类复杂冠心病的微创手术方法。
在借鉴国内外成功应用elca的经验之后,江洪教授带领团队认真学习elca操作流程、手术适应症、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并反复评估患者的病情,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采用新一代elca技术,再通患者血管内狭窄的支架。
9月6日上午,江洪教授亲自上阵,并指挥团队精准操作。根据病变的特点,江洪教授选择了0.9毫米的激光销蚀导管送至丁爷爷心脏里的病变位置,经过几分钟的时间,利用激光反复销蚀后,血管腔逐渐扩大,然后使用药物球囊持续扩张,术中造影显示远端血流渐渐恢复,边支血管无影响,“一线天”变成了“通天大道”。随后,江洪教授团队又连续为3位类似患者解决病变问题,目前四人恢复状况均良好。(记者伍伟 通讯员高婷 陈静)
【编辑:祝洁】
(作者:伍伟)
【任城区】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暨区委常委(扩大)会议召开
汪若怀到常坟镇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
泸州2020年将形成"9073"养老格局
市领导到惠州机场公安分局调研
朗声颂祖国
10年前植入的支架被堵成“一线天”,这一诊疗新招破解心血管病难题
市油区办驻村帮扶工作组为司田村建成输配水灌溉工程
烟台有3.2万余企业未报年报 逾期将丢信用“生命线”
2018济宁市养老产业高峰论坛举办
全面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模式 宝钛集团:引领中国钛工业走好新航程
第十届合肥·庐江茶文化旅游节启幕
《泸州地名文化遗产文丛》出版
今年全市价格工作发展目标确定
《寻找李白》女主角王健桢通过拍戏感受真实的扬州
叶露中在走访慰问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困难群众时强调
持续发挥优良作风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娄底市城投集团举行“大学习”活动政治理论应知应会知识考试
万柏林区赴介休南庄村等地学习考察农村环境改善工作
广元市首轮脱贫攻坚全覆盖督导取得实效
井研县:刘勇带队开展节前安全生产检查
关于临时调整公交20路、35部分运行路线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