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区委全会精神 实现“6+1”领跑

  文/珠江商报记者李文杰 王世彪 吴日辉 林晓格 邵姮 张泰银
  区委全会上,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所作的讲话,为顺德如何领跑指明了方向、开出了良方,针对六个关键环节和党建领跑的举措是在前期“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基础上,发挥顺德优势、补齐短板、问题导向给出的回答。围绕区委全会讲话,昨日分组讨论上,与会人员就科技顺德、城市现代化、党建等话题谈感想并结合工作谈落实。
  关键词一:中心城区建设
  加快大良容桂融合高水平规划“一河两岸”
  全会讲话提出,顺德强中心建设仍需提速,并开出良方:面向全球聘请高水平团队,编制中心城区规划,提升中心城区城市形象,将其打造成顺德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展示窗,以此带动各镇(街道)坚持以规划引领推动城乡建设。加快“大良-容桂”中心城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交通组织和新体育中心、德胜河跨江大桥、“一河两岸”城市景观带、大汕岛顺风岛生态公园、清晖园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顺德区副区长冼阳福介绍,目前正在制定“一河两岸” 城市景观带以及容奇大桥、德胜大桥的亮化提升工程方案,预计2019年元旦前将完成,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同时,预计近期将完成中心城区交通建设方案,中心城区规划计划近期开始招标。大良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玉团表示,中心城区建设既要有硬件也要有软件,硬件设施区里正在统筹推进,大良围绕“品质大良”,为市民打造品质生活,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容桂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国兴表示,容桂要把原来的工业、乡村面貌改为现代化的城市面貌,将集中精力把村级工业园改造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推进,并做好“一河两岸”绿化亮化等面貌提升。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
  顺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列海坚表示,这些年来容桂受中山土地资源丰富往南走,大良受广州牵引往北走。作为区最大两个镇,经济总量、人口规模都是最大,如果不聚合慢慢就会散了。一个城市没有一两百万人口的规模,很多设施、产业养不活。要尽快融合起来,聚集起来后就会有很多商业机会,在大城市落地的项目就能够在当地落地。今年年初,区人大代表提议大良、容桂融合发展成为议案,多年来这是第一次,体现了群众对于两地融合的期盼。
  顺德区政协主席周文表示,大良与容桂要在交通、产业、文化等方面的加强交流沟通配合,并强化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持续性,努力建设高水平中心城区,引领全区城市现代化建设。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旗表示,要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上实现领跑,首先在规划上要有整体性,思想上、规划上都首先要统一,有整体意识。
  郭文海对中心城区建设工作给予了肯定并要求,一是要利用好发展空间,全力把大良、容桂建设成150万人口规模的高水平中心城区;二是在建设过程中,要以规划为引领,今年重点要开展好“大良-容桂”中心组团的国际招标及各项规划工作,清晖园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做好规划之后,明年开始重点推进;三是要加快把大汕岛、顺风岛两个岛开发好,建设成为群众共享的生态岛,再加上“一河两岸”城市景观带,让群众享受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二:科技顺德  
  发力科技创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会讲话提出,村级工业园推进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奖补资金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针对此问题,全会讲话对“科技顺德”提出了详细的部署,包括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传承弘扬、科技创新体系、工业设计、村级工业园改造等都有详细的要求。
  早在1978年,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就荣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特别嘉奖。1985年我国首部专利法实施当天,顺德糖厂高级工程师洪金安就在北京递交专利申请书,成为全国首批专利申请人之一,现虽年过九旬,仍初心不改,关心科研项目。全会提出,要大力弘扬这种创新精神,推动顺德从制造业基地向科技创新大区迈进。物理空间有限,创新空间无限,顺德不能只满足于做制造基地,没有核心科技的制造,一定没有未来。科技是未来顺德发展的核心,必须集中资源和力量、全力攻坚,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领跑。
  昨日分组讨论中,谈得最多的话题也是科技顺德。顺德区委副书记、区长彭聪恩认为,顺德的话语权源于实体经济发达,必须以此为发力点,顺德努力推进的各项工作包括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等都是为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顺德领跑全国必须依靠企业的力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迸发的内生动力才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政府要做平台、造环境,做好法律保障和营商环境。”彭聪恩说,在企业办证手续上,我们要全力做好服务;在企业融资上,只要企业用于技改、用于科研,我们就要给予财政补贴,并且为企业融资做好担保。当前,我们全力打造“科技顺德”,企业在前面跑,政府也要雪中送炭。
  区政协副主席谭振东表示,顺德在高端工业设计方面还是比较薄弱,顺德是制造大区,还不是制造强区,要通过重振“可怕的顺德人”的精气神,不断攻坚创新,掌握高科技的核心技术,把产业做强做大。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常务副局长谭素认为,全区建了十几个创新平台,但发挥的作用还不尽如人意。为此,顺德也正在制定方案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全会讲话对顺德如何实现领跑的思路非常清晰,最关键的就是抓住科技顺德这个‘牛鼻子’。”区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万和新电气公司董事长叶远璋认为,顺德在制造业领域的基础已经非常扎实,但缺的是全产业链的优化,尤其是研发、销售和服务领域,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未来,顺德要实现领跑,就要打通全产业链,这对于众多家电和家具企业来说,是赢得发展的关键。来自广东康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的吕赋恩也表示,对于家电企业来说,科技是发展的主导。
  区委常委、北滘镇党委书记周旭表示,北滘将依托自身的基础,增强产城融合发展的系统优势,打造智能制造的创新生态体系。围绕美的、碧桂园等大企业,谋求产业链的招商和新产业的布局;围绕设计顺德,思考如何推动工业设计、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龙江镇党委书记梁伟沛表示,“科技顺德”是顺德发展的根本,目前龙江正将“科技顺德”“科技龙江”融入整个发展中,也将在科技创新的招商引资上发力。杏坛镇党委书记柯宇威介绍,作为顺德西南片区大镇,杏坛接下来将坚定不移积极对接三龙湾建设,做大做强军民融合产业。目前,杏坛已在规划专业的园区,未来将积极引进一批重点高新企业并瞄准了一批规模在5亿~10亿之间企业重点培育,积极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
  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丁庚山则指出,顺德要实现领跑,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营造劳动光荣、尊重劳动的社会风气。
  关键词三:党建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树立敢于担当的精神
  全会讲话指出,要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党的建设上实现领跑。时刻牢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开创新时代顺德发展新局面的根本保证。要努力将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和激情,形成领跑的强大合力。
  在分组讨论中,与会人员对如何凝聚全区力量,特别是对形成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氛围方面进行热议。区委常委潘东生表示,要解决顺德发展面临的问题,实现领跑,就要重振“可怕的顺德人”的精气神,就要为有担当的同志担当,区委区政府要有这样的气魄和锐气。要大力营造创新的氛围、干事创业的氛围,还要树立敢于担当的精神。
  “无领跑,不顺德!”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驭洪认为,顺德一直在领跑,但领跑是一种负担,带来更多的任务压力,不少人有了领跑的疲惫感。在这种情况下,顺德要进行新一轮领跑,就要把我们的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发出来。顺德要面向镇街和部门的干部队伍建立差异化的考核办法,建立新型的激励机制,真正把干事创业的饥饿感激发出来,把老百姓的认同感激发出来。这种饥饿感、认同感就在于改革的措施是否有成效,是否与老百姓的需求和企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地凝聚起各方的力量。
  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伟成表示,区委组织部将认真贯彻全会精神,特别是推动形成“1+1+10”体系,“1”就是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加1就是基层党建要领跑三年计划,再加10份具体的实施方案,力求推动顺德的基层党建旗帜更高、“头雁”更强、基础更牢、制度更全。
  广东罗浮宫国际家具博览中心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欧学江认为,目前,党建在企业里已经逐渐融入企业的发展,企业的高层对于党支部的工作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近两年来,党建在正能量的宣传和对员工的凝聚和公司的企业文化,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以后将继续抓好党建,深入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
  关键词四:教育卫生
  补齐短板吸引并留住人才是关键
  全会讲话提出,目前顺德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不高,基础教育特别是公办初中教育短板明显。全会讲话提出,要全力补短板树标杆,在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上实现领跑。大力提升公办中小学办学水平。全力破解基础教育特别是公办初中教育质量问题,更大力度选聘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加大区级教育统筹力度,树立一批基础教育的标杆学校,全力打造教育强区;持续推动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全面深化“政校合作”内涵,发展前沿医疗技术、建设高水平临床科研平台、集聚拔尖医学人才、打造高水平医学学科、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等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医院,加快建设医疗卫生高地。
  讨论中,顺德区教育局局长闵乐萍表示,顺德要聚焦公办初中教育质量问题,直面短板,为继续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明晰了思路、找准了方向。顺德区卫计局局长谭俊杰表示,医疗卫生事业要实现领先,不是仅仅在于医院的治疗水平,还包括好的科研平台和教学相长,以及有效的长期人才培养机制。
  教育医疗要提升,人才是关键。“近几年顺德出台了一批人才政策,尤其是针对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这是意识到人才是发展关键的迅速反应,但教育的问题仍然不容小觑。”区工商联(总商会)党组书记张鹏提出,从调研来看,顺德要实现领跑,首先就要解决人才流失的当务之急,不仅仅是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就学,占到顺德产业大军的一半技术工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也面临着子女教育的困难,公办小学、初中入读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顺德大良东乐顺一教育咨询服务中心营运总监黄欣彦表示,目前,顺德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公办初中教育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教育培训行业也感同身受。作为教育培训机构,也将有针对性地匹配好精英教育和基础性教育师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佛山新闻网无关。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菠萝为媒带给琼州海峡两岸无限商机
考生家长谈如何规避志愿填报风险
新华镇村村乐文艺演出拉开序幕
工信部一行莅临杨浦 调研上汽集团
为12名贫困学子送去关爱
落实区委全会精神 实现“6+1”领跑
苍南首届“十佳农企十佳农民”出炉
芜湖:举报非法集资最高奖励10万元
浙超联赛第五轮 大榭银博主场大胜
全市齐心协力抗击冰雪保平安
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爱心送考”活动助力高考
桐乡市抢抓政策机遇实现中央预算内投资“开门红”
《十八洞村》入围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
鹏城眼|昔日黑臭的观澜河今可赛艇
市领导走访慰问尖山区劳模和贫困职工
“艾云尼”来袭,园林部门加紧采取预防措施
张建慧会见北京孝夕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足力健创始人兼CEO张京康
何恒:关于遂宁环境整治的建议
市交通局:我市强力推进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
北京市10个街乡负责人被市环保局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