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40年】朱乃豪:从传呼机到5G网络 见证通讯大发展

    讲述嘉宾:朱乃豪
    ●公司工程维护部经理
    ●高级工程师、省级高级技术专家、江苏省劳动模范
    本报记者 张玉菁 聂超
    随着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回望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中国信息通信业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伟大跨越。
    从传呼机到手机、从2G网络到即将迎来的5G网络……作为信息化时代的参与者、建设者,中国移动扬州分公司工程维护部经理朱乃豪见证了中国信息通信业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历程。时光飞逝,蓦然发现,那些曾经代表某个阶段尖端科技的产物,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标点……
    见证      从传呼机到即将迎来5G网络
    1997年,朱乃豪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线电通信专业毕业,被分配到扬州邮电局工作。这时,通信行业迎来一场大变革,政企分离后的运营商将靶心对准市场。当时,扬州移动公司许多业务都是从零开始,朱乃豪白天跑基站、晚上蹲机房,遇到技术难题通宵达旦,有时在公司一住就是好几天。
    还记得2011年大年初二晚上,正在亲友家聚餐的朱乃豪接到电话,覆盖泰安一带的通信设备出现突发故障,当地用户呼叫困难。“绝对不能影响老百姓春节期间的通讯。”朱乃豪立即丢下碗筷,赶赴现场,从联络处理到故障解决只用了不到26分钟。“通信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责任,要保障以客户为中心,以用户体验为标准。越是在节假日,越是在恶劣天气,越是遇到重大活动,我们的神经就绷得越紧,要做到保障在前、冲锋在前。”朱乃豪说。
    “通信行业技术衍变非常快,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通讯技术人员跟着它不断地跑,才能为扬州人提供一个好的网络环境。”朱乃豪说,1998年扬州手机用户仅5.7万,随着2002年扬州GPRS商用,2005年手机用户超过了100万,2008年手机用户超过了200万;2009年3G牌照发放,2013年4G牌照发放,2016年扬州实现4G网络全覆盖,2018年实现用户超过320万……
    回望扬州通信发展“时间表”,朱乃豪这一代通信人踩着时代节拍,用精湛的技术和无数日夜的默默付出,推动扬州通信阔步向前。
    创新:让信息服务更便捷、更高效
    过去20年间,扬州地面上平均每天竖起两座地面基站,支撑着用户基数的几何级攀升,每天250万GB的数据流量牵连的是手机里人与人温暖的问候,或是APP里一场精彩的直播。今天,便捷的信息服务已悄然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里。
    “过去我们出门,带钱包、带钥匙;进入移动通信时代以后,我们出门要带手机、带钱包、带钥匙;而进入信息化时代后,我们出门只要带手机就可以了。通信的公共基础设施属性越来越明显了,它就跟水、电一样,属于生活必需品。”朱乃豪说。
    日积跬步,方至千里,今天的便捷离不开昨天的努力。2010年,扬州地区网络投诉一直居高不下,朱乃豪迎难而上,查找原因后发现,主要是因为TD建设和运营等主客观因素带来问题。他立即行动起来,在网络维护优化工作中建立定期走访机制,每周至少一次走访营业厅等窗口部门,了解营业员、投诉处理员、客户经理等的情况反映。了解问题后,他创新思路,带领优化团队全面系统分析症结,及时加强投诉处理力量,特别是关注基础维护管理,开展室内分布系统整治、城区质量提升及解决热点弱覆盖等专项工作。
    短短两个月时间,扬州地区网络投诉下降了12.39%,基础通信类投诉每万户占比在全省排名上升两位。
    援外:全力进行网络维护对口支援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高速发展的中国通信行业令全球瞩目。2009年,朱乃豪作为江苏移动技术专家,被选派赴巴基斯坦,为当地CMPak公司提供网络维护对口支援。
    赴巴之旅并不轻松。除了要克服语言、文化的差异,还得考虑当时动荡时局下的安全问题。不过,朱乃豪最担心的还是手头的工作。他在当时的日记里写道:“过去两周局势十分糟糕,子弹都打进了驻地的客厅,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基站运行,我能做的只有尽快在当地培养出网络维护团队”。
    九个月的援巴工作,朱乃豪将自己带去的专业书籍、工作笔记翻译成英文,制作成PPT,对巴方骨干技术人员进行高层次培训,被当地人称为“来自中国的MBA”。他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当地网络覆盖、信号提优工程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传承:模范带头带出“创新团队”
    2016年,以朱乃豪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扬州移动公司创立。朱乃豪将他的踏实务实,传递到了工作室每一位成员身上,实现了从“科技达人”模范带头到“创新团队”人人争先的转变。工作室成员21人,平均年龄32岁,全部来自班组生产、技术一线,凝聚了一批批技术精英,是我市开展网络创新工作的坚实阵地。
    2016年,工作室提出“通过滴灌多层覆盖方式实现大话务保障”技术方案,运用到扬州众多重大活动通信保障中——在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等活动中,都可以见到朱乃豪团队忙碌的身影。
    平凡岗位也能创造傲人成绩。“朱乃豪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以来共获得创新成果9项、成果转化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得国家级荣誉2个、省部级荣誉7个、地市级荣誉9个。
    “团队不仅要技术过硬,还要有实战侦查能力。”朱乃豪说,一直以来,团队将日常演习中的点子整合,利用最新科技形成行之有效的方案破获伪基站诈骗,截至目前累计侦查到伪基站信号25次,协助公安部门“人赃并获”11次,切实维护了公共通信秩序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在朱乃豪的带领下,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学习、共同工作、互相帮扶,工作室涌现出一批批新的劳模和团队领军人物。他们在各自领域成为技术上的“领头羊”、劳模精神的“传道者”。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现在中国已拥有世界最大互联网用户数。截至目前,扬州软件和互联网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运算能力全国前五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相继落成,阿里、京东、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至沓来。
    人物点评
    信息化时代“追梦人”
    在扬州通信行业,朱乃豪是位“牛人”。“牛”在哪里?“牛”在高超的通信技术和创新能力。工作20年来,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通信行业的技术带头人。为了跟上时代的节拍,朱乃豪积极进取、刻苦钻研,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在工作中实现着自我价值,为扬州通信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传呼机到手机,从2G到即将迎来的5G,以朱乃豪为代表的这一代通信人,用精湛的技术和辛勤的付出,为扬州人民的网络覆盖、信号提优工程做出了极大努力。他还让中国通信技术走出国门,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如今,扬州城市信息化建设正朝着“智慧城市”快速迈进,朱乃豪和他的团队在追梦之路上不断前行。

6月1日起 751路等四条公交线路将调整
市领导就政策性粮食监管工作调研时要求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确保国家政策性粮食安全
市消防部门举行大型综合体灭火救援实战演习
2月15日至2月20日市公交总公司对95条公交线路运行时间进行适当调整
镇海大奔司机吃"醉虾"吃出酒驾 这些东西千万别多吃
【难忘40年】朱乃豪:从传呼机到5G网络 见证通讯大发展
在常州全市国有粮库中,现代信息化仓容达69%
吉林省事业单位招224名高层次人才
海门醉翁路边昏睡失禁 民警不顾污秽抱起 送他回家
区科工商信局机关党委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7周年“重温历史、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国网沅陵县电力公司:活跃在大街小巷的“红马甲”
太和县召开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
外卖小哥送餐途中救人 正能量行为刷爆朋友圈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解读《生态环境 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
福利来了!广元哈罗单车全面免押金骑行
我市创新驱动工作成效显著
两大税收优惠型险种齐聚苏州
展宝卫:泰安的发展要聚焦重点项目
我市返乡创业企业参加省博览会展演
英山经济开发区微信群全天候服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