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省2017年新农合综合考评结果揭晓,我市2017年新农合综合考评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连续4年获此殊荣。
一是投入力度大。坚持“市级统筹”运行模式,市合管中心对三区新农合统一征缴、统一管理、统筹使用,需县级配套的新农合资金均由市(区)两级各50%配套,市财政设立统筹基金专户实行封闭式管理,增加基金总量,提升基金抗风险能力。2017年,全市实际参合人数1301470人,参合率为104.15%,筹资标准提高至每人600元,个人缴费150元,共筹集资金78088.2万元。
二是过程管理严。对 96 家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实行全程实时监管,每月通报运行指标分析,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在全省率先实行按病种付费互认制度,按病种付费病种扩增到267个,在二级及二级以下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施按床日付费制度,在濉溪县试点实施大额门诊报补。对定点医疗机构出院病人按不低于20%比例电话回访,民营医疗机构出院病人 100%电话回访,2017 年市级开展入户随访 269 人次,电话回访 1.7 万余人次,约谈 65 家医疗机构负责人。
三是保障政策全。报补提标扩面,参合农民在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补偿比例分别提高到90%、85%、75%,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20万元。大病保险报补疾病扩大至所有大病,补偿自付费用起付线由2万元降到1.5万元,贫困人口降到0.5万元,新农合普通住院报补加上大病保险报补最高可报40万元。创新便民举措,全省首创 “新农合医讯通”平台、全省率先以市级为单位全面实现二代身份证替代ic卡、全省率先启动跨省就医结报联网试点。
四是实施效果好。基金安全运行十一年。2018年全市参合1284207人,参合率达102.77%,连续9年突破100%。2017年全市新农合受益2186477人次,新农合基金支出74388.36万元,占2017年当年应筹资总额的95.26%,占新农合累计可用基金的70.11%。其中,全市跨省就医即时结报补偿4283人次,补偿 2975.39万元;大病保险赔付4346人次,补偿3312.84万元;补偿贫困人口87986人次,补偿 6049万元,有力缓解“看病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市委组织部团市委联合举办三亚市年轻干部培训班
蓬江、江海进行今年第三次公租房配租 95户家庭获分配保障房
健全管理机制 补齐创建短板
火星时代济南中心两获殊荣 被名企指定输送人才
执法展风采 包饺秀厨艺——市畜牧兽医水产局开展别样活动庆三八
淮北市新农合综合考评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
孟津县住建局三项措施开展扬尘污染治理秋季战役行动
滨州市档案系统开展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工作
太愚昧!听信罂粟能给牛催膘 房县一农民种千余株被查获
山阳加强松材线虫病科学防治
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主席团第一次会议
东城区积极开展社区安全隐患整治工作
市人社局组织召开机关作风效能建设部署会
王新伟调研指导环境治理攻坚工作 对企业深度治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司马镇中秋佳节慰问敬老院老人
电白首设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中心
山东男子奔波多年只为寻找爷爷 第四次来桂林是他最后的希望
南京拟定:破坏地下文物 最高可罚50万元
解放派出所抓获一名吸毒人员
沪上高校教师自觉担当“育人”使命 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