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区教育系统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逸夫实验小学老师为学生上安全体验课。
莆田三中举行扫黑除恶防欺凌专题培训会。
学校视频监控室。
  □湄洲日报记者 黄凌燕 通讯员 梁亦娴 文/图
  10月19日,城厢区教育系统党委委员、副局长陈进带领该局人员前往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等学校督查,要求各校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细致排查各类问题隐患,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确保校园安全有序。
  这是城厢区教育系统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个场景。自我市启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城厢区教育局结合各校治安形势,认真部署,快速行动,普及“扫黑除恶”应知应会知识,掀起“扫黑除恶”热潮,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校内乱象,学校管理,校外往往就成了监管的盲区,这也是教育系统扫黑除恶的重点区域。”城厢区教育局安办负责人郑光华说,区里十分重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今年8月中旬,城厢区区长吴文恩带领区府办、区教育局、区综治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实地调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百日攻坚’重点问题整治暨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工作,察看了莆田五中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逸夫实验小学、文献中学公共安全教育体验基地等。
  校园周边环境管理,涉及多领域,要多部门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治理治安乱点。今年7月,城厢区出台《学校及周边治安重点问题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由区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该办公室挂靠在城厢区教育局。方案明确了区综治、公安、交通运输、城管执法、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卫计、教育、工商、住建、食药监等职能部门职责,要求各部门依据职能分工各司其责,落实学校及周边安全防控日常监管职责。
  两个月后,该区又下发《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问题移送反馈制度》的通知。“建立学校及周边治安问题移送反馈制度是区教育系统扫黑除恶建立的一项有力机制。上级督查、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上级交办、督办或领导批示要求整改落实的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问题,各学校排查发现的学校周边安全隐患问题等,经协调无法处理的,可由区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直接移送区有关成员单位处理。”郑光华举例说,比如学校周边发现组织、操纵、唆使学生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或犯罪团伙,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学校周边出现交通信号灯、交通标线、指示标志等交通设施不完善,造成上学、放学时段校门口交通秩序混乱,移送公安交警部门处理。校外托管机构的“小饭桌”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移送食药监部门处理。
  该项制度要求各成员单位严格落实学校安全共管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归口调处”的原则,落实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属地管理责任、执法监管责任。对移送的安全隐患问题推诿扯皮,不及时调查处理或不按时反馈的,由区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上报区综治办,予以综治考评扣分或问责。
  ■预防治理校园欺凌
  走进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保安室,一面偌大的视频监控屏映入眼帘。18个方格画面聚焦校内外每个方位,学生们的一举一动,一目了然。该校安办主任许新敏介绍,暑假学校投入40多万元,更新了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共设169个探头,对校内外关键的18个区域实施24小时监控,可随时查看校园实时情况,防止校园欺凌等现象发生。
  除了技防,该校也加强人防保卫。学校向全体保安传达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相关要求,强调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与校园防欺凌的信息反馈,确保师生在校安全。
  在校门口宣传栏,一幅幅“扫黑除恶”主题漫画,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校园欺凌,如何避免校园欺凌等内容。该校校长林雨娇说,学校以漫画、手抄报等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校园防欺凌主题内容。此外,发挥教育工作的辐射作用,借助学校电子屏、宣传栏等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小手拉大手”,让师生及家长共同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校园欺凌是扫黑除恶的重点,也是治理的难点,往往发生在看不到的角落,给未成年人的身心造成影响,也影响社会的安定稳定。”城厢区教育局干部说,该区每个学校成立预防校园欺凌领导小组,对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处置。
  上月,城厢区第一实验小学邀请该校法制副校长、龙桥派出所警官陈霞来校,做“杜绝校园欺凌,共建平安校园”专题讲座,用典型的案例分析,为学生们上了一堂法制教育课。
  记者了解到,城厢区教育局要求各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生欺凌专题教育,结合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防治学生欺凌知识和反欺凌技能。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防治学生欺凌专项调查,查找可能发生欺凌的苗头迹象或已经发生的欺凌事件。
  ■帮扶疏导重点学生
  10月15日,星期一。在莆田文献中学升旗仪式上,一名家长送来一面锦旗,感谢学校对其女儿的帮助。该名家长是外来务工人员,其女儿考试成绩较差,遭到家暴后,离家出走。学校老师在上课时,发现其女儿缺席,于是联系家长一起找寻。在公安部门的帮助下,孩子找到了,而后学校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并对家长的暴力行为进行规劝。如今,孩子情绪稳定,家长也满意。
  当周周末,该校举行了一场反家暴家长座谈会。会上,该校心理咨询师给家长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家教“心理课”。而后片区民警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课上,家长们现场签名,承诺反家暴。
  “我们学校外来工和进城务工子女较多,针对这类重点学生群体,我们着重做好教育管理和帮扶转化工作。”文献中学校长陈国勇介绍,2018学年,该校共结对帮扶248人,重点帮扶15人,心里健康疏导29人,精准扶贫17人。
  防止家暴,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帮扶疏导重点学生,避免接触黑恶势力,这是城厢区教育系统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推出的一项举措。
  “重点学生主要是指学困生、待进生、单亲家庭子女以及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陈进说,针对重点学生教育问题,该局制定出台《城厢区重点学生教育和管理机制》,明确了重点学生界定、转化衡量标准、转化教育原则、转化措施、成效评定等。
  陈进认为,转化“重点学生”的前提,应是老师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转化上,既要全面了解、分析成因,还要因材施教。目前城厢区实施三级管理转化制度,班主任管理为第一级,年段管理为第二级,学校安保室管理为第三级。其中班主任是本班所有“重点学生”教育转化的直接责任人。年段则应加强对“重点学生”的跟踪,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协助处理好“重点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学校安保室则是起监察、协调、沟通作用,对于违纪严重、处于危险边沿的学生加强教育管理。
  各校学期末实行重点学生的转化鉴定,采取销号管理,未转化的持续帮教。该区鼓励各校,设立重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步奖项,把“转变一个重点学生与培养一个三好学生”同等对待。对重视转化工作成效明显的教师给予奖励,作为评先评优的条件之一。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城厢区教育系统党委书记、局长刘永贤说,校园是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区教育部门将继续加大力度,遏制黑恶势力在教育系统的滋生空间,防止青少年成为黑势力犯罪的“马前卒”,培养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保障他们健康成长。

红古区矿区街道举办专题讲座打好禁毒“预防针”
【省级环保督察整改进行时】2019年底,州城将有三座污水处理厂运行
东营市电梯维保质量第十六次抽查情况通报
任各庄镇中心学校:促师幼共赢,创幼教品牌
市长杨绪松到海丰调研乡村振兴建设工作
城厢区教育系统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网约车司机网上找人代刷服务分 被骗2100元
蒋文红督导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何良军:确保春节及重要节点全市生产环境安全
高考成绩公布 7月上旬开始录取 德阳文科最高645分,理科最高692分
省专题调研组来我市召开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修订调研座谈会
袁超任遂宁市委常委,提名副市长
鞍山8个名优产品入选“辽宁礼物”
南张街道做活土地文章壮大集体经济
首届全国优秀运动员职业发展论坛在穗举办 奥运冠军教娃娃打羽毛球
宜昌市政协一行调研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国际港务区
我市建立招商引资项目预审机制
重拳出击扫黑除恶 烟台福山警方打掉两个涉恶团伙
企业开出万元月薪高薪揽才 招聘现场需与求依然未同步
三年内再规划7000个共享单车停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