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湖州工业转型的方向,推进智能制造水平被认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以实施“四百双千”专项行动为主抓手,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创新步伐,初步构建了做大“市队”、做 优“省队”、做强“国家队”的 三 级梯度培育机制,大力推进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多项指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两化”融合升级智造内核
在2017年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名单中,湖州共有19家企业列入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企业, 11家企业列入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上榜企业数量排名全省第二。“这个排名向信息化尚处在发展阶段的湖州制造业释放了一个十分积极的信号。”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年我市积极开展百项“两化”融合行动,围绕“互联网+”应用,推进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众包众设、异地协同设计等“互联网+”创新应用模式在企业中运用。去年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77.43,比上年提升5.7,其中工业应用指数达到46.02,居全省第1。
为加快推进先进制造领域“互联网+”示范试点企业培育,我市围绕智能制造、“互联网+”应用,积极鼓励企业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元素贯穿于包括设计、生产等在内的各个生产环节。 2017年,我市有9家企业列入2017年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
结合制造业个性化定制生产需求,我市还重点选取服装、家具、装备制造业等特色行业作为定制化生产试点,通过互联网采集并对接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 研 发 、生产、服务和商业模 式 创新,在试点的基础上推行柔性、快速响应、定制化的生产模式,不少企业尝到了互联网的甜头。浙江升华云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借助自主开发的个性化定制系统平台,个性化订单交货周期缩短至15天,板材利用效率提升至90%,加工准确率提高至98%,各工序平均效率提升30%。
我市还大力推进千家“企业上云”行动和百家“上云标杆”试点行动,加快建设华为云平台、海瑞数据中心、长兴云计算数据中心、德清广电云计算中心。 2017年,全市新增“企业上云” 5002家, 9家企业成功入选省级“上云标杆”,完成比例居全省第1,新增市级“上云标杆”企业50家。
创新驱动强化智造支撑
在去年的浙江好项目——2017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湖州赛区决赛上,来自浙江宇清热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精密激光玻璃退火系统项目引起了众多观众的兴趣。借助一流的技术水平,“宇清科技”打造出了一套将固体废物变废为宝的生产线,特别是针对大理石、花岗岩的尾矿,煤矿的煤矸石,钢铁行业炼钢矿渣等的处理更是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解决路径。该产品在浙江省优秀新产品新技术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创新对推进智能制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去年我市紧紧围绕技术进步、创新人才等工作,市、县区、企业三级联动,狠抓落实推进。 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实现1858.34亿元,增长 25.59%,产值率 37.38%,新增省级工业新产品1418项,居全省第一位,鉴定442项,居全省第二。
狠抓产品创新升级,大力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是当前湖州企业升级新产品、抢占技术高点和拓展新市场的重要选择。围绕七大重点产业的重点领域和企业,近年来我市重点打好装备制造业首台(套)认定、优秀工业新产品评选、浙江制造精品认定等创新组合拳,大力动员企业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设计投入,主动适应产品创新周期缩短、满足个性化需求、产品智能化升级等新需求,开发自主产权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2017年,全市新增装备制造业首台(套) 17项、智能产品130项以上。
推进产品创新,平台建设是基础。为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建创新平台、组建创新团队和增强承载力,我市深入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省、市三级梯度培育计划,
以政策引导、组织培训和专家入企服务、第三方服务机构辅导等形式,重点做好创新载体的宣传、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架构搭建指导、申报前材料组织指导服务、遴选项目预答
辩辅导等工作,引导企业规划制定创新发展战略、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重大技术攻关、开发新产品。
2017年,全市新增诺力机械入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新增科宁电机、贝盛光伏等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太平微特等4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求精汽车、创盛光能等26家企业入库培育;金洲管道、云峰新材2家企业入选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久立特材更是入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实现了我市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
项目推进转换智造动能
记者日前在位于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内看到,一栋全新的建筑正拔地而起。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是“微宏动力”投资超过50亿元打造的年产11gwh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系统数字化车间项目,该项目以构建高安全、快充、长寿命乘用车动力电池“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为目标,建成后将实现工业物联智能化工的精益协同制造,将生产制造管理能力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有望在3年内助企业突破百亿销售额。
去年我市以推广应用智能制造五大新模式为切入点,以开展智能产品创新、智能车间示范、智能管理提升、智能服务培育、智慧园区改造五大行动为抓手,加快提升制造业智能制造水平,推进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引领。特别是以在建百项智能制造重点项目为重点,开工了一批优质的智能项目。据统计,我市全年新增微宏动力、华莹电子和泰普森3家企业入选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入围数量居全省第1,三一装备等19家企业入选浙江省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认定16家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37家市智能制造试点企业。
在推进智造过程中,以“机器换人”为主的智能化技术改造正在成为湖州工业投资的重点方向。位于德清县临杭工业区的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斥巨资打造的大型智能高空作业平台建设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中。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200台大型智能高空作业平台的生产能力,产品具有自行走式、智能操控、安全可靠、超大覆盖、绿色节能等特点。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企业将购置先进高效的数控等离子切割机、激光切割机、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等200多台先进高效的生产设备,全力推进智能制造。
我市还深入实施“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行动,聚焦百项“机器换人”项目和千台工业机器人应用,引导制造业生产模式向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数据显示, 2017年,全市完成技术改造投资584亿元,同比增长12.4%,增幅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平均10.7个百分点,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为81.5%,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鼎力机械、永兴特钢等项目列入技术改造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湖州日报)
综合消息:多国举办活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济南最后一条蒸汽供热动脉改造 舜耕路今起夜间施工
市质监局举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
王会勇赴邢台县调研指导旅发大会筹备工作
利津县组织收看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暨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
“智造为核”助力工业绿色发展
全市秦腔大赛鸣锣开赛
日照瞄准5大类污染源展开普查
马家店公安派出所救助一名遇险精神病患
渭南市不动产登记公告 编号:411号至413号
从"刹一脚"到"过一夜" 绵阳始发航班越来越多
曹金控集团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警示教育活动
宝坻区加快推进“大棚房”治理规范土地使用管理
市委办公室系统对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文明工作进行部署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挂牌一周年新闻发布会
九江新港海事处开展民主生活会会前学习
王宁接受专访:福州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推动区域共同发展
雅安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局赴汉源县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工作
享受关爱 快乐运动 ──市爱心义工协会执行“壹乐园•运动汇”
宁强县重点农业项目建设推进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