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投入换得村庄河道绿色


  4日上午8点,如东县丰利镇龙口村1组徐华养殖场的工人邵金付按动电钮开关后,地下储粪池的猪粪源源不断地从吸污泵喷向南侧1号微生物发酵床的生物基质上。接着,翻耙机上28只旋耕刀来回在5米宽、40米长的微生物发酵床上翻耙,将生物基质与猪粪搅拌均匀。

  “翻耙时冒出腾腾热气,怎么一点臭味也闻不到?”利用寒假前来观摩绿色畜禽养殖项目的大学生邵日义惊叹地询问。

  “猪粪经过发酵没了臭味,神奇之处就在于木屑、砻糠基质里加入了微生物有益菌,基质和牲畜粪便协同发酵,快速转化生粪、猪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恶臭,抑制害虫、病菌,发酵后的猪粪变成种植有机农产品最好的肥料,还没开始出售就有好多家庭农场来订购。”徐华解释。

  30年前,徐华家是村里最穷的困难户,徐华初中没读完就辍学。1989年底,他回乡做起了生猪贩运的行当,后来靠发展规模养猪甩掉穷困帽子。

  猪多肥多,不少养猪户直排河道。徐华虽然没有跟风,但露天储粪池的猪粪一到下雨天就漫溢到西边南北河道里,清水河成了臭水河。“闻了臭气,饭都吃不下,干干脆脆这个钱不要赚了。”去年年初,开始转行外贸生意的妻子看到客户来了一个个按鼻子,便打定主意。

  “你是知道的,我家靠养猪翻身的,叫我不养了,等于割我的肉。”徐华托出心里话。

  “猪子要养,农家人的生活环境更不能糟蹋。”妻子直言相告。

  就在徐华思考转型之际,如东县委常委、统战部长蒋树建“走帮服”来到他的养殖场,向他推介微生物发酵床技术。如获至宝的徐华请县农委畜牧兽医站的专家上门指导,他还赶到东台等地向运用微生物发酵床技术的养猪大户取经,研究建设生态养猪场的改造方案。一测算,需要投资150万元。

  “生猪行情这么差,出售1500头商品猪卖300多万元,盈利20万元,上发酵床项目一次性就花150万元,这是一笔亏本的买卖。”好多亲友劝他放弃。

  “政府启动‘263’行动整治污染,我要继续养猪,就不能打自个儿眼前的小算盘,算算长远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的大账,不是亏,而是大赚。”徐华毅然拍板,从羊毛衫厂的盈利中拿钱投资发酵床。这时候,家人站出来投了反对票:“羊毛衫厂的钱,不好拿去做亏本的买卖。”

  “羊毛衫厂是养殖场‘养’大的,如今赚钱了,反哺养殖场,就是亏掉了,也是应该的。”徐华一口咬定。去年7月,徐华在占地5亩的养殖场南侧挤出2亩地,破土开工建设绿色养殖项目。当年11月中旬,微生物发酵床投入使用。一张发酵床可处理1500头生猪产生的猪粪,产出有机肥50多吨。“算算粪污处理的成本,平均每头生猪花了50多块钱。不过,买来了村庄河道的绿色,划得来。”徐华说。

  “集生猪养殖、无害化利用于一体的生态绿色养殖场运行以后,西边河道里的水变清了,养殖场周边闻不到臭味了,我在这里工作也舒心了。”放弃外出打工前来负责饲养管理、粪污处理的邵金付乐滋滋地告诉记者。

  1号东边还有4张发酵床堆满生物基质,新买的翻耙机已经安装到位。“春节过后,我将为没有能力处理猪粪的养猪户提供服务,实现清洁化养猪、猪粪资源化利用。”

  “运用物联网技术,建设高经济效益和最低限度环境污染的农业生态系统,打造智能化生态养猪场。”去年羊毛衫厂盈利100多万元,眼下,养猪上瘾的徐华有了新的打算,再次拿出部分盈利,对养殖场的管理系统进行升级,采用全新高效的智能化养猪模式,对生猪的进食、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实现饲养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品化。

  



郑州组织系统开展“学考赛”专题活动
邵东县兽医系统举行公益活动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市举办脱贫攻坚主题文艺演出
我市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千年古县文盛武强——武强县以旅发大会为契机打造旅游发展新名片
百万投入换得村庄河道绿色
赤峰市进入移栽树木适宜时节
我省企业登记“证照合一”范围再扩大
芭 蕉:文化惠农在行动
15岁放火拍视频“熊孩子”获刑
红山区实施残疾人就业扶贫
省建设厅督查保障房B区块
“全能型”冷空气今天登场
市委统战部召开专题会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德州市重点企业人资管理培训下周开班
市政协再部署万人挥毫活动
五峰:擦亮生态底色 转换发展动能
十三届市委第四轮巡察分批向11家单位反馈情况
市政协民主监督小组进驻市教育局
到2020年石家庄市每年培训200名农村中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