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淮南日报》报道,2017年9月28日,“淮南好人馆”在淮南师范学院正式开馆,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这标志着淮南有了一个展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阵地。这其中有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全国道德模范”张宝、“跪着上课”的小学教师李元芳、“带着父母上大学”的淮南师范学院毕业生沈海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
笔者以为,淮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以“淮南好人馆”为载体,将其建设成为淮南文明创建工作的地标,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榜样,春风化雨般感化身边的其他人。
广泛宣传,提升“好人馆”知名度。提高一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自然需要增强舆论宣传力度,此举对“淮南好人馆”也同样适用。淮南市及淮南师范学院应加强对“淮南好人馆”的重视力度,积极对馆内开展的相关活动进行宣传,或组织媒体记者和市内作家走进馆内采风,亲身实地采写一批有血有肉的新闻和文学作品。
积极动员,增加“好人馆”参观量。开馆第三天,淮南市委中心组成员来淮南好人馆参观学习,之后,淮南市人民检察院、淮南市读书学会、孔店中学、吴大郢芝英希望小学等单位陆续到好人馆参观学习。淮南师范学院为充分发挥“好人馆”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场馆育人功能,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和文明校园建设,分批次、有序组织全校师生参观学习,对增加淮南好人馆的参观量以及扩大影响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加强管理,实现“好人馆”规范化。据了解,淮南市文明办以及淮南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作为“淮南好人馆”的校外、校内主管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淮南好人馆”的对外开放、人员接待、日常管理等相关工作,为“好人馆”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内外兼修,将“好人馆”成为淮南文明创建的“地标”。中国文明网评论称,所谓“地标”,必须具备物质和精神两大层面。一是建筑物本身的规模、高度、外形,与城市的外观特征相融合。二是它所透露出来的气质,表现在精神文化对人的引领,能够影响城市发展进程,并能引导潮流。“淮南好人馆”也应该对照以上内容,做到内外兼修,不仅加大对馆内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更应该提升内在的思想文化引领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淮南市乃至全省文明创建工作的“地标”!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高新区:“初心堂”新时代讲习所揭牌
阿富汗塔利班称与美国进行“积极有益”直接会谈
周江勇会见北京西城区考察团
我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好人之城”---“兰州好人”已超过900人
让“淮南好人馆”成为文明创建的“地标”
劲头不松力度不减 文明创建永不止步
市互联网经济发展局长沈嗣文赴港区调研化工行业智慧化、信息化建设
烈日当头警徽闪 汗水诠释责任感
跨境电商搭起数字丝绸之路
松桦11#应急维修工程 竣工验收公示
《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作出新调整
今年我市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出炉
海南学子入选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江北长寿等区县事业单位公招296人 多为教育岗位
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举行各组召集人和相关负责人会议
市质监局2017年度行政审批两大指标实现100%
22所民办校试点放开收费
我省扎实推进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
市政协党组召开扩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