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潮安:以新发展理念引领 推进质量强区建设)
去年以来,潮安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区一次党代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潮安振兴发展新局。全区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为指导思想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区经科局、区食药监局、区质监局、区工商局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为本、安全第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质量强区”战略,着力构建现代质量监管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质量型社会,全面推动质量型经济发展。
最近,潮安区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提出要在新的一年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加快质量强区建设的步伐。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林小群带队到大型超市开展食品安全检查。
区委副书记、区长吴维凯带队深入企业指导品牌创建工作。
区经科局:多措并举推动“质量强区”工作
以科技创新和高品质著称的健诚高科高白度日用玻璃陶瓷。
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推动工业企业质量管控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提升质量管理监督水平,2017年以来,潮安区经科局多措并举,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推广应用智能化制造,提高生产制造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推动质量强区和潮安经济振兴发展。
去年以来,该局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带动作用,引导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全区共有57个项目列入潮州市2017年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项目总投资17.93亿元,至上年度完成投资4.197亿元,1-12月份累计投入4.78亿元。其中:广东皓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日用陶瓷智能六轴机械手生产设备技术改造项目”,通过引进六轴工业机械手及其配套设备应用于转移印花机的操作,实现机器换人,同时可使印花机连续自动化生产, 实现多台移印机之间的连贯印彩,突破了印彩机多色印彩的难关,增加产品多样性,提高生产稳定性和产品合格率。项目改造后,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有效增加产值。该项目获得省、市、区三级2017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事后奖补资金合计18.68万元;广东宝佳利彩印实业有限公司、潮安区皓强瓷业有限公司、广东展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5个自动化技术改造项目共获得省事后奖补资金420.89万元。
该局通过组织开展智能化生产、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化生产、制造试点、推广应用智能化制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成品率。推荐恒洁、皓强2家企业申报2017年工业机器人开发创新推广应用项目;推荐皓强、恒洁等2家公司申报2017年省智能化技术改造示范企业,其中恒洁还申报2017年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组织健诚公司申报2017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支持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智能化生产改造,提升消费品产品品质。推荐雅士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正一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申报“三品”战略示范项目。
该局还积极实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全区部分食品企业建立并通过诚信系统评价,推荐广东正一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佳宝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扬航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食品工业企业作为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单位;推荐郭卓钊、洪泽雄、郭大捷、杨婉如等4位食品行业代表作为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宣传及评价人员。为建立健全商务信用管理制度,积极引导企业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强化诚信经营的管理,进一步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通过加快培育知名品牌,挖掘文化内涵,提升特色品牌影响力,推荐具备条件的企业参加“广东老字号”申报工作。加强质量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全区质量检验检测水平。继续推进潮安区庵埠小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庵埠食品品牌创新联盟建设”和广东五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不锈钢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提升公共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
开展潮安区科技服务机构帮扶对接交流活动,组织庵埠食品工业卫生检验所的科技人员到凤凰镇茶叶检测中心开展潮安区科技服务机构帮扶对接交流活动, 提高凤凰茶叶检测中心的技术与管理水平。
积极引导和服务潮安区庵埠食品与软包装研究所做好新型研发机构能力建设,开展检测技术科研活动,服务提高庵埠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促使庵埠食品和印刷包装两大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助推质量强市建设。
与此同时,通过利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及“诚信兴商”宣传月为契机,开展肉菜追溯体系建设宣传活动,推广普及追溯知识和理念。同时,做好以诚信经营为核心的企业诚信文化建设,重点宣传国家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鼓励企业通过诚信经营,让消费者购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营造良好的氛围。
区工商局:“四项措施”打造“质量强区”
潮安区工商人员开展农资检查执法,净化农资消费环境。
去年以来,潮安区工商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工商局的工作部署,创新思路,创优服务,在建设“质量强区”工作上取得了新的成效。
打假治劣——净化“质量强区”市场环境。区工商部门把打击假冒伪劣执法工作作为助推“质量强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开展多项红盾质量维权专项行动,查侵权、打假冒、保名品。一是开展商标侵权专项行动,强化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2017年,共立案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26宗,没收销毁侵权商品1531件,没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3236件。二是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 ,提升系统内网络市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效能。至目前,全区纳入网络监管经营主体数据库的用户共计4513户,发现并删除违法商品信息1893条,责令整改网站689个次,查处各类网络交易违法案件111宗。三是开展红盾护农专项行动。对辖区内农资经营户进行执法检查,一查经营主体资格,严把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关;二查是否有“三无”、过期、标识不清等不合格农资商品;三查进销货台账、进销货票据是否填写齐全,检查农资商品是否做到货、账、票相符,做到进货渠道正规,销路清楚。2017年以来,共检查各类农资经营户44户,发出《致全区农资经营户一封信》44份,督促规范农资经营户完善索证索票及录入台账制度35户次。
培育品牌——提升“质量强区”影响层次。以争创驰名、著名商标为重点,不断加大行政指导力度,完善商标培育机制,积极开展“2017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一是走访帮扶,强化品牌富农。引导辖区经营户、农户实施农产品商标战略,尤其是茶叶、菜脯、橄榄等具有区域优势特色涉农产品,申请商标注册,发挥品牌效应。2017年以来,共引导新申请涉农注册商标9个。二是挖掘特色,强化名标培育。一方面以古巷创建“全国卫生陶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为契机,致力提升古巷辖区内企业品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挖掘不锈钢、卫生陶瓷、糖果、茶叶等农副产品特色产业中知名度高、经营规模大、产品质量优、市场信誉好的企业,确定6家企业为名标培育重点指导对象。目前,全区共有驰名商标6件、著名商标39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1件,有效注册商标数量32062余件,约占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数量的63%。
信用建设——规范“质量强区”营商秩序。积极引导经营户增强文明诚信意识,规范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一是开展年报工作督查。采取定期通报各单位工作进度和深入基层指导、督查等方式,确保年报工作顺利进行。潮安区2017年度企业年报率为91.70%;个体户年报率为86.47%;农专社年报率为88.59%。二是开展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工作。 三是开展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工作。 2017年以来,共公示行政处罚案件信息274条。四是开展“守重”公示工作。大力引导企业诚信经营,目前全区共有“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54户,其中连续10年及以上获得“守重”的企业有49户。
“双全”服务——激发“质量强区”发展潜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营者提供全心、全面的服务,最大限度激发潮安市场主体发展潜力。一是全心服务,落实市场主体准入政策。继续推动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企业注册资本认缴制、“五证合一”及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企业简易注销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等措施落实,全力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措施广泛运用,与3家银行签署协议开展一站式工商登记服务。2017年末全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比2016年末增长20.03%,2017年以来,共办理电子营业执照76份,全程电子化登记196次。二是全面服务,扶持市场主体做强做大。大力服务园区发展、“个升企”、企业科技创新、融资上市等,开辟绿色通道,落实专人跟进,指导帮扶。2017年以来,共扶持260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办理企业动产抵押登记55宗,涉及抵押物价值3.95亿元,被担保主合同金额1.88亿元;办理股权变更登记229户;帮助拟上市企业办理增资登记2户;股权出质登记10户;新设立投资公司26家。
区质监局:着力提升工业产品质量 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去年以来,潮安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挥职能作用,围绕转型升级、科学发展为目标,从质量文化、质量基础、质量监管、品牌建设四个方面着力,深入实施标准化和品牌战略,推动工业产品提质增效,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成效明显。
质量发展规划日益完善。潮安区明确将质量工作作为发展的任务措施写入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强省战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将质量提升为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完善区长挂帅、强区办统筹、25个成员单位参与的质量强区工作架构,形成推动质量工作的强大合力。
质量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引导企业学习实践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开展“标杆经验进企业”活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目前全区有251家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0)认证。制定并实施对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活动进行鼓励的扶持政策,全区有48家单位主导或参与制订了92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共发放区级标准战略资金奖励238.48万元。实施质量服务活动,加大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和质量专业技能培训,聘请技术专家为企业开展新标准重难点解读、专项技术帮扶等服务措施,帮助企业加快质量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区域有45家企业的主要质量管理人员取得首席质量官培训证。
质量文化蓬勃发展。为营造追求质量、创造质量、享受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区质监局着力加强对区域诚信经营、精益求精,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等质量文化建设。一方面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营造浓厚质量氛围。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质量月等专题活动;以彩塘从熙公祠作为宣传工匠精神的基地,广泛倡导精益求精的质量文化;建设中小学质量教育实践基地,加快质量知识进校园步伐。同时,着力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宣传,倡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通过央视等影响力强的媒介,将欧陆、安彼等典型质量、品牌标杆企业的质量文化进行专题宣传报道,推动企业质量文化的社会传播。
质量监管更加科学高效。深入实施小家电、涉食不锈钢、卫生陶瓷、食包材等重点产品质量整治,保障支柱产业质量安全。在监管方法上,区质监局改变过去简单的现场检查、违法查处等模式,实施区级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强化证后监管、实施分类监管、质量问题约谈、整改落实跟踪、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违法查处、质量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诚信体系建设等科学监管体系,推动企业自觉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强化社会监督,畅通质量安全社会监督渠道,高效解决质量纠纷、质量争议、质量投诉等,质量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品牌建设成效明显。鼓励引导企业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创建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提高产品效益。大力推荐优势产业的优势产品纳入省名牌产品建议评价目录,培育和推动企业争创省名牌,目前共有省名牌工业产品16个,列入培育产品8个。推动优势骨干企业争创省质量奖,做好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工作,在第三届市政府质量奖的评审中,有2家企业获得殊荣。2017年,获批筹建的全国卫生陶瓷知名品牌示范区(古巷镇)已通过省质检部门的核查,并报送质检总局验收考核,有望成为我市首个产业国家级知名品牌示范区。
区食药监局: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和社会共治格局
去年以来,潮安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国家食药监总局提出的“四有两责”的工作要求, 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食品产品质量的提升,逐步形成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和社会共治格局,全区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发展。
坚持规范引导,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潮安区食药监局着力强化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多次召开提升食品产品质量宣贯会,与负责人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并对辖区问题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警醒企业要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关,构筑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日常监管中,着重督促企业落实“三严制度”,履行进货查验、索票索证,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等,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近年来,广大食品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明显提升,企业使用非食用物质或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的行为得到有效杜绝,全区食品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围绕社会公众关注、社会危害严重的突出问题, 区食药监局相继开展了“清网行动”、“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网络订餐”等多个专项整治行动,规范了全区食品生产经营市场秩序 ,力求取得整治一项、净化一片的效果,有力震慑了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2017年10月以来,区食药监局联合各镇(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整治辖区内学校、幼儿园食堂、镇区主干道路两侧及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经营单位。通过整治,进一步净化全区餐饮食品经营市场秩序,有效保障了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7年共立案150多宗,罚没款200多万元。
创新监管,推动示范创建工作升级提档。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民生工程。潮安区食药监局不断创新监管模式,积极探索新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发挥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的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全区食品安全水平的整体提升。目前,城区卜蜂莲花商业广场食品安全示范街已成功打造为粤东首条省级示范街;以庵埠镇为中心、辐射周边镇的省级出口休闲食品安全示范区成为省内首个省级出口休闲食品安全示范区。
强化技术支撑,进一步提升食品产品质量。食品抽检工作作为食品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准确判断食品质量,有效防范食品质量风险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潮安区食药监局将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作为实时监测食品产品质量,防范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主要手段, 突出问题导向,针对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产品,不断加大抽检力度,包括预包装食品、食用农产品等,并对全区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全覆盖抽检。2017年该局共抽检食品1035批次,总合格率97.10%,有效地监控了潮安区食品安全的实时动态。对经抽样检验的问题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及时依法采取责令改正、责任约谈、行政处罚、产品召回等综合整治措施, 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提升食品产品质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经过努力,全区食品产品质量状况明显改善,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主要表现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持证率稳步提升,由2014年3000家增至2017年3500多家,增长率达14.28%,有供餐的学校、幼儿园食堂持证率达100%;食品生产小作坊经过整治规范后,取得突破性进展,已有32家食品生产小作坊获得了《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全区食品产品抽检合格率持续上升,食品合格率由2014年的91.96%上升至2017年的97.10%,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升。
宿州市委召开干部任前集体谈话会
9月6日至30日 那梅立交桥主桥进行桥梁修复请慢行
东莞市2018年中考志愿填报6月5日开始
中西乐器信手拈来!66岁慈溪老汉被村民奉为"乐器大神"
市爱卫办检查南头镇卫生先进小区、卫生先进户创建工作
潮安:以新发展理念引领 推进质量强区建设
邵武男子因拒付八百元就被限制高消费
张天茂出席朔州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燃点煤制旺火工作动员会
市港航管理局创造茂名化学品船入户最快速度
优质林果托起山村致富梦
哈高新企业增长率副省级市排第七 呈现递增趋势
同和堂大药店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4周年
开展春风行动,助力增收脱贫
民建四川省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在遂召开
市委市政府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调研交流会
做好自己说好中国故事,就会有自信
莱西市:百姓宣讲大赛圆满落幕
2018工业强基现场会暨中国工业强基战略推进论坛在烟台举行
临近春节各大超市备足货物迎接春节消费热潮
宁波利用外资喜迎“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