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回到包头见到姥姥和养母的一霎那,苏艳艳跪地郑重给她们磕了头,抬起头,已是泪流满面。离开包头18年,苏艳艳终于回来了。
本报从4月8日晚发出苏艳艳寻找养母和姥姥的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读者以及热心市民纷纷提供寻亲线索,当晚寻亲成功。苏艳艳安排好家中的事情,与爱人一起踏上了从河南到包头的火车。4月19日9时12分,随着列车缓缓停下,怀着紧张、激动心情的苏艳艳和爱人走出包头站,十几位家人早已等候在外,他们一眼就认出了苏艳艳,把一束鲜花送给她,欢迎她回家。
“艳艳离开包头18年了,模样没有很大变化,她的养母和姥姥行动不便,在家等她。”苏艳艳的大舅说,这些年家人也没有停止寻找她。
养母一家迎接苏艳艳很隆重,不仅亲人们都来车站迎接,还在车上系了喜庆的气球组成车队接她回家。舅舅和姨们首先带苏艳艳和爱人去往敖陶窑村原来居住的平房,一路上,苏艳艳对家的记忆越来越清晰,还记得家里院子很大,村里有个大戏台。
随后,苏艳艳跟随家人回到了姥姥、养母的家,行动不便的养母站在门口,见到长大成人的艳艳不禁泪眼婆娑,不时地摸一摸艳艳的脸颊。艳艳一时间百感交集,向姥姥和养母跪地磕头,终于回了家,艳艳蹲在地上大哭,她说:“姥姥,妈妈,我回来了。”
苏艳艳的养母由于身体患病原因,手脚行动不便并且口齿不清,二姨向记者介绍:“当初双双残疾的养父养母捡到了艳艳并含辛茹苦抚养着,用米糊喂养、亲人们轮流买奶粉养大了艳艳。”
跟随继养父去河南,艳艳以为只是去玩几天,没想到一离开就是18年。“艳艳离开后,她妈妈趴在村里的戏台上哭了几天几夜,每一年的农历十月初二,她妈妈都会在包头给艳艳过生日,那一天,是把艳艳带回家的日子。”艳艳的大姨哽咽着说,全家人都十分疼爱艳艳。
终于团聚了,街坊四邻前来道喜,家人也张罗起团圆饭,和姥姥、妈妈以及亲人们坐在一起,苏艳艳和爱人感动落泪。
苏艳艳和爱人及养母一家都感谢本报的帮助,十八年,终团圆。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宋美慧 祝家乐)
纪工委、监察分局认真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月活动
西安两女子街头倒烟头并拍照 市委督查室介入调查
发挥骨干企业带动效应 推进智能科技协同发展
城口开展问题食品商标侵权排查专项行动
交通运输行业启动防台应急响应 各在建交通工程开展隐患排查
离开包头18年 今天苏艳艳回家了
三亚首支人防志愿者队伍成立
松阳望松街道党建“三张清单”,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我市举办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宣传咨询活动
工艺美术精品展 让市民大开眼界
紫金县人大常委会要求机关干部职工不断增强履职为民工作实效
@青岛人 两条关系青岛的铁路将合并 下江南有口福了
大山深处,那些温暖的笑脸——远安“脱贫村”踏访记
“一带一路”沿线国法务官员代表团到高新区考察座谈
谋准谋实履职重点 携手谱写新篇章 市政协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召开
连云港市召开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座谈会
龙潭区启动2018年悦动吉林“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周活动
城东办事处开展打黑除恶宣传教育活动
一天之内小区多家业主被盗
产能压减了 竞争力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