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开方除病根 精准施策断穷根——我市着力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纪实


  记者 李雅萍
  去年以来,我市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一场硬仗来打,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为抓手,医保、医疗、医药联动,统筹推进综合医改和健康扶贫,盘活县乡存量资源,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行医保总额预付制度,着力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有效破解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切实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的看病问题,确保在脱贫攻坚道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
  精准识别——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
  今年59岁的孔俊明是交口县石口乡石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患脑血管病瘫痪在床已有7年历史,妻子王巧英也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病,是村里的环卫工人,月收入只有600块钱,可夫妻两人全年光买药这一项就得花六千多元,生活拮据,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一年的收入基本上都用来看病吃药,买一袋面都觉得紧张,真不是个活法……”王巧英说起过去的苦日子直摇头。开展健康扶贫以来,交口县聚焦慢性病致贫人口,乡镇卫生院医生入户开展摸底调查,宣传慢性病报销政策,并与孔俊明家签订了家庭全科医生服务协议,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现在买药便宜多了,以前一瓶11块钱的药,如今才8毛钱(新农合报销后),党的政策好,报销比例多,特别高兴。”王巧英由衷地笑着说。
  交口县属省定贫困县,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516户、29115人,深度贫困人口3406户8178人,其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2458户6808人。
  精准识别是健康扶贫的前提。截至目前,我市组织县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深入全市155个乡镇,逐户走访贫困人口,摸底率100%,已经完成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的新一轮摸底调查,根据此次调查,排查出大病5127人、慢病(普病)40580人、重病190人。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我市进行了精准施策、分类救治,实现三个100%。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率达到100%。
  通过建立《健康扶贫三个一批帮扶手册》,我市对贫困患者疾病诊断名称、确诊日期、确诊机构、医疗费用总额、新农合报销金额、大病保险报销金额、大病救助金额、商业补充保险、家庭医生签约、结对帮扶等信息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建立起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管理数据库,为实施分类救治提供基础性数据和决策依据,打通了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
  分类帮扶——打出健康扶贫“组合拳”
  家住岚县上明乡后合会村红岩小组的毛家锁曾因病致贫。去年3月12日,他又因心肌梗塞在省心血管病医院住院,共花费了45992.88元。鉴于之前他住院曾经自付过部分费用,这次按照该县实施“702010”工程报销政策,新农合按70%报销了32195.02元,民政救助按20%补偿了9198.57元,健康扶贫兜底10%补偿了4599.29元。这一切都得益于岚县实施的健康扶贫“六大工程”。消除后顾之忧后,老毛的身体也恢复得很快。
  岚县的做法只是全市深入推进健康扶贫的一个剪影。随着全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情况的精准识别,落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健康扶贫的若干意见,我市深入推进各类精准帮扶措施,“靶向疗法”深入最需要的困难群众身边。
  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我市建立了家庭医生团队与农村贫困人口签约、乡村干部与农村贫困人口签约“双签约”工作机制,确保农村贫困群众“就医有保障,报销有人管”,使困难群众充分享受健康扶贫政策福祉。对纳入城乡医保的特殊病种大类门诊补偿的35类慢性病患者,我市进行“一对一”签约管理服务,医保目录内费用100%报销,同时推行“慢病服务小药箱”定期采买直送,提高了慢性病管理的服务水平。我市还实施了“三保险、三救助”,大病保险零起付。通过统筹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对有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免费适配辅助器具全覆盖。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已有8个县(市)上线运行。预防为主,健康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健康扶贫“组合拳”,让最需要的人享受到了最优惠的帮扶政策,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改革创新——谱写健康扶贫“新篇章”
  今年60岁的曹东娥是孝义人,2016年8月,她被检查出患有尿毒症,一次透析花费480元,一周透析3次,高昂的治疗费用使一家人生活陷入窘迫中。去年7月份,一个好消息让曹东娥对未来重新有了期盼,孝义市人民医院经过医疗体制改革,每次透析只收她40元钱。
  尿毒症透析费用的改革是孝义市健康扶贫的一个缩影。医疗体制改革,目的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特别是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医改红利。
  去年以来,我市党委牵头抓总,政府落实办医责任,加大医改力度。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李正印5次听取医改工作汇报,指示“吕梁医改工作要走在全省前列,创建吕梁医改模式”。市长王立伟亲自担任市医改领导组组长,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强调“吕梁医改要扎扎实实推进,一定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改革红利”。各级各部门紧跟步伐,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2017年11月22日,全省县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改革现场推进工作会议在柳林县召开,省委骆惠宁书记在会上的讲话,使全市上下深受鼓舞、干劲倍增。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的意见》,加速推进一体化改革。13县(市、区)全部组建了医疗集团,实现了县乡医药卫生一体化管理,存量资源初步盘活,群众得到较多实惠。其中一个县受到国务院医改办通报表扬,2个县的做法被中央电视台报道,3个县被确定为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和国家级健康扶贫示范创建县。各县(市、区)医疗集团巡回医疗下派专家1000余人次,服务群众14000余人次;县级医院派驻1600余人次帮扶基层,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3700余人次。全市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931支、家庭医生3899人,普通人群签约率达53.96%,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特殊计生家庭人员签约率达90%以上。
  在医疗体制改革中,我市首先破除“以药补医”,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市县两级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落实政府办医职责。全市所有公立医院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药品采购实行“两票制”,减少中间环节,挤压虚高价格。为了提升服务能力,我市还加强了人才培养,明确由财政按人均1.2万元出资,为基层转岗培训全科医生。对到乡村两级工作的医学本科毕业生,由政府全额补偿大学学费,服务满5年后可以选择去留。市政府与省中医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口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才;与延安大学签订《“十三五”期间定单式基层实用人才培训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为全市培养1000名基层卫计人员;与湘雅医院、天津肿瘤医院合作,为全市二级和三级医院培养110余名业务技术人员。各县(市、区)医院分别与省人民医院、山西大医院、省肿瘤医院、省儿童医院等建立医联体,实现省级专家来基层传帮带,基层医护人员外出培训常态化。
  在群众享受医改红利的同时,各县(市、区)纷纷创新健康扶贫新机制。交口县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健康档案建设、家庭医生签约、健康干预的同时,创新性开展工作,推出了“金融+保险+贫困户”模式。县政府整合筹措扶贫资金580余万元,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投保慢性病门诊补充医疗保险,人均保费达到200元。
  “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这是贫困人口的愿望,也是健康扶贫的远大目标。随着健康吕梁的建设,随着一项项惠民政策的落地生根,我市更多贫困群众将逐步迈入“病有所医、病有所依”的新时代。

星未来世界少儿才艺大赛21日启动 前五名将登上世界小姐舞台
跨境电商学术研讨
戳视频,听这首歌颂丰收的歌!
棒!苏州园区北部将添公办高中教育项目/图
清远交警“夏季攻势”专项行动战果显著
对症开方除病根 精准施策断穷根——我市着力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纪实
象山县中小建筑企业抱团发展促转型
发挥榜样作用 引领文明新风
蓝绍敏专题调研江北新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南平市继续实施高等教育六项国家资助项目
夏季烧烤食品消费警示
美丽乡村行:岚山马亓河西村橡胶产业帮民致富
金安区教育局召开“平安校园示范校”工作座谈会
澧县城头山大拇指幼儿园举行音乐美学课程家长观摩活动
买手机“赠”旅游却迟迟不兑现 临沂市民寻求说法
市房管局龙双供热公司开展安全检查
犍为县:主城区实行噪声管制 护航高考中考
9月多地严打房地产乱象 未来调控或继续加码
市领导看望与会人大代表
《潮州市枫溪片区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