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媒体:中非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合作典范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在卢旺达北方省鲁林多区建设的灌溉大坝。
国际在线专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7月22日至23日对卢旺达进行国事访问,这将是自1971年中卢两国建交以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卢旺达。卢旺达《新时代报》7月20日刊登了该报记者保罗•纳塔姆巴拉(paul ntambara)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中非合作是当今国际间合作的成功典范,这种合作以互利共赢、优势互补为原则,开创了南南合作的新模式。以下是文章的中文译文:
中非合作在当今的国际体系中被广泛认为是一个最主要的成功故事,是有建设性和积极意义的互利合作的典范。中非合作推动了非洲发展议程的实施,帮助非洲推进工业化、发展经济并减少贫困,为非洲大陆的繁荣和复兴注入强大的动能,是南南合作的典范。
中非合作论坛为非洲提供了北南合作之外的选择,它已成为中国与非洲之间开展双赢合作和扩大对话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有力地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它对于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非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高度的互补性。目前,有超过2000家中国公司在非洲投资。他们给非洲带来人才、技术、资金、税收和就业,提升了非洲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企业在矿产、基础设施、通讯等领域的投资,极大地促进了非洲的经济发展。
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中非贸易额已突破2000亿美元。中国在非洲援建基础设施、投资建厂,为非洲人民带去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当然,这种合作并不只是中国单向向非洲输出,非洲也通过向中国出口商品获得了利益。中国对非洲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原材料资源的需求,推动了非洲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给资源出口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积极影响。
有西方舆论鼓噪说,中国的制造业影响了非洲制造业自身的发展。这种说法其实是夸大其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国的制造业影响到了非洲本土的制造业。非洲工业发展的挑战来自于全球,而非单单中国一个国家。
除了贸易和投资,中国还在其他方面给予非洲国家无私的帮助。例如,中国助力非洲国家加强粮食安全和能源保障能力,提供公共医疗援助,建设通讯网络,参与维和行动。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对非洲的慷慨援助,不附加任何条件,真可谓是兄弟般的情谊。
可以预见,中非各领域的合作将不断深化,双方将寻求有特色的、高质量的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建立更加强大、更加有效、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伙伴关系。(刘言)

郑州火车站地区管委会召开2018年春夏火灾防控工作部署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专题培训班开班
市民政局举行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培训会
高血压预防“十步曲”
马钢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全部“退役”
卢旺达媒体:中非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合作典范
许维泽督导检查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潮州启动防风Ⅲ级应急响应
南充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将遭顶格处罚
丁福浩带队观摩中心城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点项目
浦口区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
【竞争性谈判】滨州经济开发区公用事业管理局“煤改气”工程及加气站安全检查采购竞争性谈判公告
全市稻渔种养面积达4.5万亩
侨区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
山海关区长城博物馆积极开展国际博物馆日社教与宣传活动
县领导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调研 加强政治建设 提高履职能力
宁波发布全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 纸质媒介仍受阿拉热捧
广元市成功举办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投资洽谈会
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召开全体人员会议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成都多举措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