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相聚在同一个故乡,他们是在营口工作或生活的外地人,他们以在营口创业、工作或生活的经历,为营口营商环境代言,让人们感受营口的发展变化,营口营商环境的发展变化。本报从今天起开设“营口天下人”专栏,展示这一群体在营口的奋斗历程。天下营商,共“营”未来。
12年间,李存义从一名初到营口懵懂无知的异乡客,变成了对营口充满浓浓深情的“准主人”,是营口的包容让他顺利完成了人生的转变,他也用青春和奋斗热情建设着自己的第二故乡。
2006年,李存义从河南来到营口濮耐镁质材料有限公司工作,经历12年的奋斗,他从车间生产一线员工成长为公司的生产技术科科长。李存义经常说,是营口这座机遇之城,给了他锻炼和展示自己的空间。“我初到营口时,感到特别陌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我体会到了营口是一个包容的城市,营口人待人都很友善,让我踏踏实实放下心来在营口工作。”李存义说。
采访中,李存义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包容”。也许,正是从外地人口中轻松随意吐出的一个词语,更能显示营口这座城市的气质所在。比起大城市过快节奏的生活,李存义觉得营口自由、惬意。如今的李存义,一年只回两趟老家,在濮阳也就生活20多天。12年光阴已经让他深深地融入了营口这片开放包容的热土。而这段时光给李存义生活带来的,不单单是时间上简单的线性推移。他颇有感触地说:“我在营口工作10多年了,营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越来越好了,环境越来越亮了,交通也越来越发达便利了。我回老家不用倒车了,坐上高铁当天就能到家。”
采访中,李存义的同事告诉记者,以前企业招工需要员工办理一个外地就业证,如果员工自己去办就必须要回到老家户口所在地,非常费劲。现在企业所在地的社区就可以统一帮助办理,根本不用自己再瞎跑了。正像李存义和他的同事描述的一样,如今的营口,机场、高铁、高速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海陆空”大交通版图四通八达,并且还出台了一个又一个包容与共享的政策,让一个个异乡人心生安定,成为他们打拼人生的梦想之地。李存义说,“我对营口未来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了,计划3年内在营口安家落户,让营口真正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十多年来,营口用它的开放、包容与诚意,让一个个异乡人心怀留恋,成为他们愿意托付终身的第二故乡。
关于金虹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新华街变美了
张洪岐检查呼兰区消防安全工作情况
大红门交出亮眼疏解成绩单
青浦区又添一家乡镇标准化林业工作站
包容与诚意 温暖异乡客
永兴:常抓学习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火墙”
乱砍滥伐 难逃法律惩罚
致敬! 高温下的劳动者
鲜花祭忠魂 今日一起缅怀烈士
车被债主开走 竟报警称被盗 警方一查揭开“闹剧”真相
巴中代表团举行第三次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沅陵县政府召开2018年第2次常务会议
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韩建亭参加
2017年台州市塑料制品出口小幅下降
淄博市第十八届中小学生“布谷”科技节启动
发挥职能职责 加快商务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我市公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三五”规划
苏州太仓港与日本下关港缔结友好港
山东省公共资源(国有产权)交易中心威海分中心正式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