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历史悠久,早在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该区域就有人类活动。在千年流淌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这片区域上的人们不畏艰险、奋发努力,创造了灿烂丰富的社会文明,缔造了光耀千古的人文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滨州历史文明。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中窥见滨州历史文明的发展和脉络。
>>>孙家遗址:山东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
孙家遗址属后李、龙山、商、周文化遗址,位于邹平县城黛溪湖南缘,高台地势。东接黄山西麓,南为长白山。遗址总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遗址中发现有后李文化的遗存,是迄今山东地区发现最早的古文化和人类遗存。
1981年3月文物普查时发现。1986年5月山东省考古研究所调查发现距地表50厘米下,文化层丰富,并捡取大量标本。1992年济青高速公路施工中,在地表下1米左右发现灰坑并夹杂大量陶片。土质为黄沙粘土,采集标本有陶釜、石斧残片、鼎足、鬲足及豆盘、豆把、口沿等。陶质分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多饰绳纹,距今约8000年左右。
该遗址最突出的特点是文化层次多而丰富,文化堆积厚达2至5米。是山东地区为数不多的新石器时代后李文化遗存之一,证明早在北辛文化之前,邹平地区就有母系氏族的先民在此生活,丰富了黄河下游、泰沂山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内涵,对探讨这一地区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环境变迁具有重大意义。2013年10月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韩遗址:黄河三角洲地区最北端大汶口文化遗址
小韩遗址位于阳信县城东南商店镇小韩村北,发现的大汶口文化器物主要有大汶口早期晚段和中期的陶器残片。根据市博物馆张卡的考证,我市境内的大汶口文化遗址目前发现的有阳信小韩遗址、滨城区卧佛台遗址、邹平丁公遗址和秦皇台遗址等四处。1988年发现,这一遗址的发现将阳信东南区域、徒骇河下游地带的人文历史年代,上推到距今约6000年前后。该遗址位于迄今为止已知大汶口文化在滨州和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最北端。
小韩遗址采集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遗物多为陶器,有夹砂(蚌)陶和泥质陶两种,器形有鼎、钵、罐、三足觚形杯等,以钵类居多。彩陶器物残片均为泥质陶,胎壁较厚,色呈浅灰,外多施红、白、赭三种色彩,烧制火候较高。鼎等炊煮器均为夹砂陶,手制,不甚规整,火候较低;罐和小口双耳壶等盛器则多为夹细砂或泥质,火候较高;钵、杯等食器、酒器则全为泥质陶,陶钵形制多变,有的施彩绘。可知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各类陶器的特点,能够根据不同的用途制造质地不同的陶器。陶器多为手制,以没有装饰的素面陶器居多,也有少量彩陶。
1992年6月,小韩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鲍家遗址: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存代表
鲍家遗址属于龙山、商周至汉代文化,位于邹平县长山镇鲍家村南,地势较高,俗称“鲍家埠子”。1973年,因地面暴露遗物较多被发现。1978年,惠民地区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与钻探,探明遗址分墓葬区和居住区两部分,墓葬区内分布着商周至汉代的墓群。居住区位于遗址南部,文化堆层下层为龙山文化遗存,上面叠压商周至秦汉的遗物。龙山文化的石斧、石镞、石铲、蚌锯、蚌镰、黑陶杯及蛋壳陶片,还有饰有附加堆纹的陶鬶把,鬼脸式鼎足和商周的陶鬲、陶簋、铜戈、铜削等,都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鬼脸式鼎足又叫鸟首型鼎足,因外形酷似鬼脸或鸟首而得名,鬼脸型鼎足为龙山文化所特有、独有的器物特征。1977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据《滨州文物通览》介绍,村高遗址也属于龙山、商周至汉代文化,该遗址位于博兴县兴福镇村高村,采集到的器物以夹砂红陶、夹砂黑陶等龙山文化陶片为主,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可辨器形有罐、鼎等,还有商周时期夹砂红陶绳纹鬲口沿、泥质灰陶簋,汉代泥质灰陶盆口沿、壶口沿、白陶壶口沿等。1992年6月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商遗址属于龙山文化至商周文化,位于惠民县何坊街道,1973年发现,发现有龙山文化白陶鬶、黑陶器,商周时期夹砂红陶残片、獐牙鹿角以及其他骨器等,1978年原惠民地区“四有”工作队,采集了部分器物标本,有鸟喙形灰陶鼎足、粗绳纹陶鬲、粗绳纹夹砂灰陶罐、陶豆以及灰陶缸、石器残片等。1977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路家遗址采集到的石器、陶器、骨器等标本具有明显的龙山文化特征,石器有石斧、石锛、石铲,石锛通体磨光,刃部锋利。陶器多为磨光黑陶,有黑陶簋、陶罐、陶盘和纺轮等器物。骨器有形制规整的骨锥。路家遗址位于惠民县胡集镇路家村1990年7月中旬,村民在挖鱼塘时发现该遗址。1992年6月,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棒槌刘遗址历史悠久,沿革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出土器物有龙山文化时期的蚌刀、石镰、骨针、骨锥,商周时期的夹砂陶鬲足、鬲口沿以及战国时期的豆把、鬲、簋等。遗址位于阳信县水落坡镇棒槌刘村,1992年6月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郝家遗址: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
院庄遗址位于博兴县锦秋街道办事处院庄村,属于岳石、商周、汉代文化,1981年普查时发现。出土器物有岳石文化泥质灰陶尊形器、夹砂黑陶鼎、半月形双孔石刀等,商周时期夹砂红陶绳纹鬲、夹砂黑陶素面鬲、泥质灰陶三角纹簋、大腹豆,汉代白陶罐、盆、奁、耳杯等残片。20世纪50年代挖预备河时出土商代铜鼎、爵等。2006年12月被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记载,在遗址的南边,有一座两千多年前的古城,古城是汉代延乡侯国的国度。因为都城在临湖的高地上,每到秋冬季,都会有无数的大雁在这里驻足越冬,久而久之,人们便有雁乡国的说法了。
郝家遗址属于商周文化,位于惠民县孙武街道办事处郝家村,遗址原为台形,当地群众俗称“蛤蜊台子”,后因农田建设已被平为农田。遗址表层暴露有大量器物残片。采集标本有鬲、豆、罐、簋等器物残片,质地分别为夹砂陶、夹蚌陶、泥质灰陶等,属于商周时期。其中商代夹砂红陶绳纹鬲,周代陶罐、豆等较为典型。1992年6月,该遗址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鲁遗址也属于商周、汉、南北朝文化遗存,位于博兴县曹王镇东鲁村,采集遗物有商周时期夹砂黑陶素面鬲口沿、夹砂灰陶绳纹鬲口沿、鬲足、泥质灰陶豆盘、豆把,汉代泥质灰陶罐口沿、奁腹等,遗址曾建有寺庙,已废圮,并曾出土北朝石造像,泥质红陶罐口沿、瓦当残片等。1992年6月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烈士陵园守陵人:守护烈士英灵 传承革命精神
夏津交警大队在中小学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夏日送清凉服务到一线(图)
滦县国土资源局
莘县精准招商力促智造升级
[滨州文物行]省级遗址看滨州历史发展脉络
3天领到欠薪高区法院诉前调解为纠纷化解“加速度”
射洪县万林乡掀起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高潮
金溪圆满完成党报党刊征订任务
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政协第十三届泰安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
嘉报的晚霞
南宁市环境保护局贯彻落实公共机构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沅古坪镇召开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会议
高新区城管执法局雪中坚守岗位,寒冬整治不懈怠
保护水源地不放假,青龙县长王殿忠带队“巡水”
港南区加快推进桥圩温暖小镇培育工作
[枝江]市委书记刘丰雷到曹店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图)
当涂县太白镇荣获“省级卫生镇”称号
省督查组来扬督查 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