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 邓,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61位,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据2013年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大陆地区邓姓人口总数约为899万,约占人口总数的0.56%,排第27位。昨天上午,家住江都嘶马镇附近的居民邓兆林讲述了自己这一族的来龙去脉,以及数百年来该家族在当地繁衍生息的历程。
源于曼姓,以国名为氏
邓兆林介绍,邓姓源于曼姓,出自商高宗武丁给叔父曼季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据谱中记载,‘邓,曼姓,殷时候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相传,两周时期,邓国是周王朝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历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六百多年,后为楚国所灭。邓国的后世子孙便以国名为氏,改称邓姓。史称邓氏正宗,亦称曼姓邓氏。”
传到曼公第47代孙禹公时,禹公中兴汉室,辅佐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因“云台首功”而受封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禹公孙女邓绥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皇后,邓氏家族也成了东汉王朝最具权势的外戚家族。禹公世居新野,而新野在东汉时归南阳郡管辖,所以也被称为南阳郡邓氏。“而我们这一支据谱中记载也是南阳郡邓氏的后代。”邓兆林说。
邓兆林说,自己家族是在明代洪武年间迁至扬州,繁衍至今。“谱中称我们的祖先原居福建,后经商迁至姑苏,明代洪武年间因兵乱从苏州阊门迁出,行至维扬东乡,见此地风景秀美,土地肥沃,便定居于此。此后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到了民国初期我们家族在当地已有两百余户,千余人。”
“后来随着灾祸、战乱、建设、读书等各种原因,我们族人这些年迁出去很多,如今遍布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多个国家。”邓兆林说,自己这些年根据《邓氏家谱》中的记载去过阊门、福建等地寻根,但是基本没有收获。“我去阊门后才知道原来阊门当时就是一个集散地,苏州城及周边各地的人都是从阊门登船出发,至于我们邓氏一族当时的具体住址根本无法考证。还有去福建也是,因为谱中记载的内容太少,所以也无功而返。”
经商是家族老本行
维扬东乡邓氏明代迁至扬州
教化乡里,诚信待人
“我们祖先虽然是经商的,家族子弟中读书人也不少。当我们祖先迁至扬州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办私塾,教化乡里。”邓兆林介绍。据谱中称,当时不仅是该家族中的子弟,周边乡邻的孩子也可以来这个私塾读书。据说这个私塾一直延续了数百年,直到清末才因战乱而终止。
邓兆林说:“当然,经商是我们家族的老本行。记得小时候听家中长辈说,以前我们家族在当地可是一个大家族,掌控着许多货物的经营。长辈告诉我,以前我们家族虽然富有,但绝对不是为富不仁的那种。相反,我们家族中的子弟无论从事哪种经营都一直秉承着诚信经营、和善待人的原则。比如遇到灾荒时,我们家族总是会拿出粮食来赈济灾民,同时也会降低粮食销售的价格,让乡亲都能吃饱肚子。再比如我们家族对待佃户、长工等一直都很和善,逢年过节还会慰问他们。正是因为这些行为,让我们家族数代人在当地都深受好评。”
东乡邓氏祖训
做人以孝为先,读书方能辨是非
邓兆林说,邓氏一族的祖训如同其他许多家族一样,将孝字放在首位。“我们祖先认为孝是人之根本,遵守孝道是每个人的本分。这其中包括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等等。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一个人如果连孝这个最基本的原则都做不到,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做好其他的事情。当然,对于家族中不孝的子孙,祖先的惩罚也是非常严厉的。最严重的会逐出家门,这在当时的社会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了。”
“还有就是要读书,家族中每个子孙都要读书。我们家族虽然是经商为主,但是祖先认为要经好商,首先要做好人,如何做好人就必须要多读书。祖先认为多读书才能明事理,分好坏,辨是非。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诚信经营、和善待人。我想这也是我们家族能传承数百年的根本原因。”
记者 宫鋆煜 文/图
诸暨市认真做好能源月报及园区工业企业统计年报工作
环保税开征首日 哈尔滨市受理申报纳税人134户
乐亭县供销社新能源货车助力村村通物流体系建设
惠进才:守牢秦岭生态红线 走绿色发展之路
东莞市文化馆广场有灯谜游园会
维扬东乡邓氏明代迁至扬州诚信经商 教化乡里赢美名
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拟推荐候选人和候选组织公示公告
恩平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召开 努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之城
让66岁宝鸡老教师难忘的一件事
宋文豹参加“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 因地制宜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节能宣传周:志愿者倡议共建生态辽宁
公积金提现实现“秒速”到账
郑州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大会
衡水市扎实推进“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整改“回头看”
外国人过中国年有多拼?他们的包饺子神器让人笑cry
2018年5月2日TVOC浓度排名
我市召开两会建议提案交办会
青岛海防工程局原法定代表人被采取留置措施
女子下车时不慎将钱包遗落在车上,下一个女子继续坐车结果她这样做……
75岁老人去世 捐献眼角膜4人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