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龙在制作中
瓷器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早在宋代,仙游烧窑制瓷就兴盛一时。我县民间艺人陈万龙,致力青瓷的挖掘与传承已有二十余年,在继承仙游古窑工艺技法上不断推陈出新。近日,他作为仙游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传承人,入选了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榜头镇仙水村的宝瓷斋工艺陶瓷厂,今年44岁的陈万龙正低头专心制瓷。瓷土在转盘上快速地飞旋,手引泥走、泥随手变,在双手娴熟地往复提、拉、挤的过程中,瓷坯逐渐成型……
谈起仙游陶瓷的工艺历史,陈万龙是如数家珍。中国最早的瓷器就是青瓷,因其表面施有一层薄薄的青釉而得名。北宋时期是仙游民间瓷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各地的青瓷窑址终日炉火不断。到了明朝中叶,我县制瓷业日渐衰微,只有少数手艺人还在坚持土陶技艺。陈万龙的祖辈,就是土陶手艺人,他也自小继承了这一项技艺。
出于对陶瓷文化的热爱,23岁那年,陈万龙来到中国瓷窑开山鼻祖——浙江龙泉越窑拜师学艺,随后又去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他博采众长,将本地传统土陶工艺与越窑、汝窑、青花瓷等名窑名瓷技法相融合,不断创新艺术青瓷设计理念,逐渐在业内崭露头角。
走进宝瓷斋二楼陈列室里,佛像、花瓶、玉盘……四处摆满了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作品,冰清玉质的外形在灯光反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令人惊叹不已。“青瓷讲究的是‘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罄’。要做到这九个字,首先选材是关键。”陈万龙说。
“人们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代交通不方便,信息又不灵,做陶瓷不可能去远地取泥,原材料都出自当地。”为了就地选取好瓷土,陈万龙稍有闲暇,便四处寻访、发掘我县散落民间的许多老窰址,那里四处散落的青瓷碎片让他着迷。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把仙游古窑最原始的精华保留下来。”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陈万龙开始了无止境的试验研究。他经常独自扛着一把锄头,在田间地头取样试验,以检测古窑群土质特殊的“dna”。“每个地方的泥土独特的矿物质。”比如,含铅量高的黏土,烧制出来的瓷器是白色的;含铁量高的黏土,烧制出来的瓷器呈青色。
选好瓷土,接下来就是过滤去砂石和杂质,放入池中发酵几个月。“这道工序传统是用脚踩,现在采用机械对钟。只有经过发酵,做出来的瓷器才少有裂纹。”陈万龙说。当然,好的青瓷作品,要求是苛刻的,稍有裂纹和瑕疵,整件就要扔掉。陈万龙烧制十件,往往保留下来的只有两三件。
青瓷制品成型过程中,要经过拉坯、修坯、除尘、补水、上釉、烧制等30多道工序。从做坯,到瓷器出窑,每完成一批,都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当陈万龙用手精心打磨的坯子在窑内接受1300℃的高温煅烧时,他就像一个精心伺弄庄稼又期待收成的老农,在窑前一守就是几个小时。
“手艺人最重要的是耐心,要沉得下心来慢慢琢磨,来不得半点浮躁。要真正把老祖宗的技艺还原出来。”对于青瓷文化传承,陈万龙有自己的见解。他还成立了仙游青瓷研究所,携手志同道合人士,对散落民间的老窑址进行考察。陈万龙说,作为一名青瓷手艺人,选择了工匠活,就要守得住“工匠精神”,才能乐在其中。(今报记者 唐伟 文/图)
最新!滨州警方悬赏5万追捕的一名涉黑恶类犯罪逃犯投案自首!
全市宣传部长会议召开
武汉千名志愿者走进江滩河岸,清理垃圾保护母亲河
一季度承德市财政收入积极向好
连续18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陈万龙:与青瓷为伴 与泥土为伍
改革开放40周年:八一广场的前世今生
丰满区到舒兰市考察学习基层党建工作
天津“慧眼”防汛
市商务局:我市积极做好2018年全市进出口目标任务分解工作
鹤山区鹤壁集镇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帮扶工作的开展
大沥镇以“挂图作战”提升党员干部战斗力和执行力
港南区营造立功光荣良好氛围
湘潭“百家名企高校行”走进湖南工程学院 万余名大学生现场求职
双峰县红十字会将交通安全知识送上车
市统计局召开服务业统计工作会议
奉贤青村镇城管中队严查招工小广告净化市容显成效
蚌埠市实施绿色养殖
【水到渠成共发展】南水北调中线惠泽郑州 送来丹江水也送来了绿带
深惠汕高铁让海丰1小时就到深圳,加油,海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