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谢宜均和他的枇杷园。
到宜昌采访,听说当地一青年,好好的国企高管不干,回家种枇杷,发誓让故乡旧貌换新颜,全村人都跟着他干。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遂顺道造访。
离城这么近,咋还这么穷?
长江奔涌出三峡,峡口最末一尖角,叫牛扎坪,陆游“三峡至此穷,两壁犹峭立”就是写它。壁立千仞之上,有一村落,叫覃家花园。1989年,“花园”里生一男孩,叫谢宜均。
“我不明白家乡咋一直这么穷。”谢宜均说,牛扎坪属宜昌市点军街办,听上去像城区,的确,离市区才七八公里。“但直到我记事,这里没通电,点煤油灯;很多男人打光棍,姑娘只嫁出,娶不来。”
答案其实明摆着。牛扎坪土地面积11.26平方公里,耕地仅0.6933平方公里。靠传统方式种地打粮,没法不穷。
谢宜均2007年考入华科大,2011年入职武汉一大型国企,两年就荣升工程部主任了。按一般路径,跟很多山区才俊一样,他会与故乡渐行渐远。
但2016年初,他辞职,回来了,种枇杷。
为啥咱家乡,要等别人建?
5月4日,立夏前一天,覃家花园湿热蒸腾,山路又崎岖,记者走得汗直淌。谢宜均的枇杷园,地上蚕豆茂盛,果荚饱满;枝上枇杷累累,琳琅满目。
“再过一周就可以摘了!”他摘一个偏黄的让记者尝,甜中带酸。所有水果,枇杷味道最飘忽,没哪两个味道全一样,很奇妙。
牛扎坪属喀斯特地貌,其滤水性和长江峡口独有的小气候,是枇杷生长的理想环境。初夏,堂前屋后黄澄澄一片,是游客对葛洲坝右岸这个小村最深的印象。
小谢辞职回乡,要从2016年2月7日(除夕)说起。
党的十八大后,村支书姜少华想学成都市郊植树种花,搞水果产业,搞农旅融合。但年轻人都出去了,靠空巢老人能发展经济?他很焦虑。
但无论走多远,都得回家过年吧!大年夜,姜少华心一动,逐一打电话,请“能人”们去他家搞“围炉夜话”,一杯清茶、几捧瓜子,叙乡情,聊聊家乡怎么发展。
谢宜均虽年轻,却牵挂家乡,求学时就自问:为什么家乡都等别人来建设?
舅舅不幸过世,留下几十亩枇杷园渐趋荒芜,他遗憾很久。那夜与支书一席谈,决定了,回家!把舅舅的枇杷园种起来!
你以为我回,只是种枇杷?
多年来,牛扎坪的枇杷从未形成产业,漫山遍野熟透,却都高挂枝头,任鸟啄。
创业得调研,全国枇杷产地一跑,差距找到了。“我们的枇杷个头小,味道又不纯,得改良。”
现在种的枇杷,是从四川引进的“大五星”。他对记者说:“你看这凹处,5个星点。”这款枇杷质优个大,1999年昆明世界园博会上曾获银奖(枇杷类最高奖),人称“枇杷王”。
果苗引入,免费给村民种,组建合作社。覃家花园30多户人家,全是会员。
记者说,就一枇杷园,跟“旧貌换新颜”还是有差距吧。
谢宜均说,那当然。
姜少华兴致勃勃带记者去看,覃家花园临南津关,绝壁断崖,拔地临江。枇杷园前观景台已建,莽江壮阔,一览心宽;后面将建植物科普馆和枇杷文化馆,一个极富文创特色的游览区雏形已现。
谢宜均说,我回来可不是只种枇杷!
牛扎坪的山水和城郊区位优势,过去被忽视了,应转型成集自然农法、生态保护和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农村,“这地理地形优势,全国罕见!”他说。
两年来,谢宜均已投入100多万元,目前收益尚微。“做农业是这样,见效不会快,我有心理准备。”目前最大困难不是政策、不是资金,是观念。他曾为修条公路到果园,家家户户工作都做通了,补偿也到位了,开工时还有人扯皮,“转变观念耗时间,费口舌,急不得。”
采访时,谢宜均正策划5月中旬一场小型枇杷节,启用文创思维,活用社交网络,激发农业潜值。
姜少华说,乡村振兴战略好,一股返乡浪潮正来袭,相信“让故乡旧貌换新颜”会由情怀变成实干潮流。(记者 刘振雄 通讯员 汪军 刘亚靖)
《湖北日报》2018年5月17日第10版
市科协深入企业增信心解难题
芗城:举行漳厦篮球友谊赛
德州市工商系统整顿纪律作风
统计局:常州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统计资料编撰工作正式启动
镇江老城区发现一块乾隆年古碑 淹没在历史尘埃中重新浮出
从大型国企辞职返乡,他发誓——让故乡旧貌换新颜
长葛市举办精准扶贫焊工技术培训班
岛上一病人危急,湛江海事协调“专船专运”
市邮政公司和广宗县共建196个电商服务站
大通区迎来“两会时间”
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公布 镇江名列第18,五个分项指数全A+
灵璧发放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读本
落实整改措施改善村容村貌
中鼎集团荣膺中国橡胶工业百强企业(非轮胎类)第一位
南阳助人为乐吕宏庆,中国好人!
日照移动公司开展消防安全演练 提高员工防灾减灾意识
白坭河市级河长、黎明副市长徒步巡查暗访白坭河流域劣V类河涌污染源
割水管电割机锯片崩飞扎胸 男子不幸身亡
平湖市农合联(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朱浩一行赴瑞安、温岭两地考察学习
摸清“家底”推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