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山楂树走致富路 打响“红果小镇”名声


寺头镇呈子村村民收获的山楂堆成堆
位于临朐县西南的寺头镇种植山楂已有多年,但由于地形等原因,当地山楂种植、销售一直无法实现规模化、产业化。为解决这一难题,寺头镇探索“公司+基地+支部+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走出了一条“村企联盟”的新路子。随着寺头山楂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寺头镇“红果小镇”的名声越来越响,当地乡村旅游正在兴起。
农户入了合作社,山楂种植销售都不愁
近日,一条从寺头镇偏龙头村至冶源镇琴口村的环山路正式通车了,这条路由寺头镇投资2100万元兴建,全长25公里、涉及周边10个村、2500多户村民。新修的水泥路就着山势蜿蜒而行,路面宽敞,沿路走去,满眼秋色,金黄色的柿子、红彤彤的山楂挂满枝头。村民将刚收获的山楂、柿子装箱,等待前来收购的车辆。
正在采摘山楂的马秀荣是寺头镇呈子村人,家里种植了7亩“大金星”山楂,今年收了约2万斤。种了多年山楂,以往收获时马秀荣总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山楂丰收了,忧的是要去哪里找买主。马秀荣说,寺头镇位置偏远,以前交通不便,虽然山楂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但知名度低,买家不愿意来。自从村里建起合作社后,马秀荣切实尝到了甜头。以前打农药、施肥都是凭经验来,现在有合作社专人指导,更省事的是,摘下来的山楂只要送到合作社,他光等着收钱就行了。合作社对价格进行托底,保证社员收入不低于市场价格。
距离寺头镇区十几公里的杨桃村有2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种山楂,平均每户每年山楂的产量都在万斤左右。当地建起了不少大型冷库,每到山楂丰收时,收购商会直接与农户联系,来不及销售的果品可以送入冷库暂存。

画家义拍作品成交近6万 全部捐给贫困大学生
衡水七中筑牢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防线
桦甸市统计局开展基层统计站工作质量测评工作
社会调查:“绿色骑行”为何会受市民青睐
蒋超良:谱写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篇章
“恋”上山楂树走致富路 打响“红果小镇”名声
金融高新区第二个十年规划将公布
恩平全面完成生态公益林扩面任务
烟台黄务街道开展扫黑除恶宣传
昌乐: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毫不含糊 成效显著
张广勇在中阳就脱贫攻坚、乡村旅游等进行调研
8月浙江房价数据公布 “金九银十”还会涛声依旧吗
山塘河拥堵运输船惹祸?让人蹊跷的沉船
常德市委召开常委会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相关会议精神
2018 BrandZ™全球品牌价值100强出炉 中国平安跻身全球金融业第三
省督导组到德阳督导防汛减灾和地灾防治
禅城全区近八成考生上本科线
台江整治西洋新村“脏乱差” 社区人员入户沟通
谌伟看望慰问市政协机关驻村扶贫干部
【央视快评】推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