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川(右)与同学
(记者 张玲)“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说上一句话语,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十年前,他是四川“512”地震灾区的一名小学生,在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南理工”)志愿者姐姐的陪伴与抚慰下,走出灾后影响;十年后,他是南理工的一名学生,还是该校兵器教学中心的一名志愿讲解员——他活成了“她们”的样子。
忆当年:老师大喊“快跑” 地面似在“游动”
“那天中午在2楼的教室午睡刚醒,还迷糊着,就听见老师在使劲喊‘快跑’,我们都往楼下跑,往学校外跑。跑到楼下,看到地面好像在‘游动’,街上的人都在乱跑乱叫。”尽管已经过去十年了,但十年前的那场“512”地震在当时年仅8岁的何振川记忆中印象深刻。
张婷婷(后排左一)吴思宇(后排右一)与孩子们
何振川说,他所在的德阳受地震影响不算大,所以在灾后没两天,他就随着家人自发组织的救援车队去了汶川,给灾区中心的人们送去一些食物。“当时下着雨,很多建筑都坍塌了,所见之处满目苍夷……”
南理工志愿者奔赴灾区 协助学生走出灾后影响
2008年四川“512”地震灾害发生后的9月,南理工2008届本科毕业生吴思宇和2008级研究生张婷婷作为社工志愿者,赴灾区参加灾后希望学校建设工作。她们跟着张曙教授一起来到德阳天元小学,参加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共同主办的四川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当时,何振川是该校四年级的一名学生,刚好是志愿者重点对接服务的年级。
帮扶地孩子们开展活动
带队的张曙教授说,当年来到天元小学后发现,虽然天元小学在那次地震中没有人员伤亡,但很多孩子灾后的行为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随即,张曙教授将工作重心定在了协助学生走出灾后影响,致力于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品质塑造和学习能力提升。
何振川成了跟着志愿者姐姐的快乐“小尾巴”
张婷婷说,来到德阳后的走访中发现,何振川家是一个流动家庭,小何在班上缺少归属感。为此,志愿者们就和小何爸爸妈妈沟通,让他们多参与到小何的成长学习中来,帮助小何融入到班级中去。在志愿者的建议下,小何有了第一个在班上和同学们一起过的生日,有了放学后小何和同学们一起写作业,妈妈在一旁给同学们做寿司的温馨记忆。渐渐地,小何爱说爱笑了,成了校园里跟着志愿者姐姐的快乐“小尾巴”。
天元小学校园建后的近期照片
吴思宇说,何振川是个个子矮矮的,小脑袋瓜特别灵光的“小尾巴”,总喜欢跟着志愿者们忙前忙后,出黑板报、打造社工之家、课后复习,总少不了他的身影。志愿服务的三年,就是通过千余个日夜的帮扶相助,把何振川这块被掩盖住光芒的“璞玉”挖掘出来的三年。进入中学后,何振川逐渐在学习中显示出了实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中组一等奖、高中组三等奖,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获奖。
灾区小孩考上志愿者姐姐母校 也成了志愿者
十年间,何振川与当时到灾区做志愿服务的吴思宇和张婷婷从未间断联系,他们时常打电话,时常通视频,聊生活,聊学习,聊未来。
天元小学校园建后的近期照片
高考时,何振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志愿者姐姐的母校。出于从小热爱兵器,出于南理工机械工程学院兵器专业在全国数一数二,更出于在十年前的震后,南理工的两位志愿者姐姐奔赴灾区,三年陪伴,一千多个日夜帮扶,如一道温暖的光,给他照亮了前行的路。
如今,何振川是南理工机械工程学院兵器专业2017级的一名学生。来到南理工学习的大半年来,何振川渐渐成长为了学习生活双能手。他把当年志愿者姐姐带着他学习,带着他搞活动的经验搬到了大学同学间,带着大家搞宿舍卫生,带着大家做好阶段复习。同时,他也是该学员兵器教学中心的一名志愿者——兵器讲解员。
采访末了,何振川告诉记者,几年前,他又去了一次汶川,他说,再见汶川,跟十年前有天壤之别,“道路干净多了,建筑修好了,更漂亮了。”
市畜牧兽医站召开2017年度组织生活会
【文明城行动】锅炉气化改造
市发展改革委(市物价局)走访慰问平安建设联系点困难户
“冰城味道”组团开拓西南市场哈尔滨绿色食品(成都)展销会开幕
不服管教,十堰这名中年男子竟用锤子挥向老母亲!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汶川地震灾区小伙十年成长记
魏县“六个坚持”做好国家考核反馈意见问题整改工作
6000对新人办喜事 “520”:今天你要嫁给我
衡水市“金秋十月人才交流会”将于13日举办
南阳市领导调研棚户区改造项目 优化规划布局 改善居住环境
中堂镇多部门联合执法 开展“散乱污”回收站点企业清拆行动
“绿秀嘉州”、“腾空建绿”项目有序推进
邵武大埠岗小学开展环境卫生签名活动
环市街教育全面提质工程正式启动 钱守旺名师江门市蓬江区环市街工作站揭牌
交房公告
市政府在庄河举行防洪应急抢险救援演练
嘉善县“飞地抱团”实现扶贫结对三级跨越
三角镇开展“我是美丽三角践行者”主题党日活动
看书、健身、做个工匠 自贸区里的那个轻文艺圈
占道经营太“霸气”